鈉的發(fā)現史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在19世紀初,伏特(VoltaA.G.1745~1827,意)發(fā)明了電池后,各國化學家紛紛利用電池分解水成功。英國化學家戴維(DavyH.1778~1829)堅持不懈地從事于利用電池分解各種物質的實驗研究。他希望利用電池將苛性鉀分解為氧氣和一種未知的“基”,因為當時化學家們認為苛性堿也是氧化物。它先用苛性鉀的飽和溶液實驗,所得的結果卻和電解水一樣,只得到氫氣和氧氣。后來他改變實驗方法,電解熔融的苛性鉀,在陰極上出現了具有金屬光澤的、類似水銀的小珠,一些小珠立即燃燒并發(fā)生爆炸,形成光亮的火焰,另一些小珠不燃燒,只是表面變暗,覆蓋著一層白膜。他把這種小小的金屬顆粒投入水中,即起火焰,在水面急速奔躍,發(fā)出刺刺的聲音。就這樣,戴維在1807年10月6日發(fā)現了金屬鉀,幾天之后,他又從電解苛性鈉中獲得了金屬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45254.html

相關閱讀:名師講解:審好化學題的六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