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題 :關于“丁都護歌”的來源,《宋書?
樂志》記載說,彭城內使徐逵之被魯軌殺了,宋高祖派府內直督護丁旰去處理后事。徐逵之的妻子是宋高祖的長女,她叫丁旰到她的府閣下,親自詢問殯殮之事,每問一句,都嘆息“丁督護!
”語聲很哀切。后人根據她的悲嘆聲進一步推衍成這支歌曲。郭茂倩《樂府詩集》中所保存的《丁督護歌》都是詠嘆軍旅生活的艱苦和思婦的哀怨的。
(二)朗讀,讀準加點字。
商賈 (
) 水濁(
)不可飲
鑿(
)磐石
達江滸(
) 石芒碭 (
)
(三)、文本分析
1
、在詩中找出描寫“纖夫”勞苦的句子。
2
、“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這兩句描寫什么?試分析句中用典的表達效果。
這兩句寫
。吳牛喘月用典。作用:既可使詩歌
,又可增加詩詞內容含量,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表述模式:述典故+
聯(lián)語境+
表用意
用典效果:以吳牛的典故表現氣候的炎熱,連吳地的水?匆娏嗽铝炼颊`以為是太陽而喘息,寫得極形象極生動。李白借用典故,構建畫面,巧妙點出炎夏酷暑的時令特征,使纖夫逆水拖舟的形象躍然紙上。
3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這兩句描寫什么?試分析句中“水”這一意象。
這兩句寫纖夫生活條件的艱苦,具體細致地表現拖船纖夫的痛苦。
因為天旱水淺,河中的水混濁得不能飲用,而壺中僅余的一點點水也都成了混漿泥水,頭頂上烈日炎炎,空氣也象著了火,拖船纖夫連汗也淌光了,急需要水,卻不能得到,“不可飲”,“半成土”,都渲染了纖夫的不堪忍受的痛苦。詩人抓住“水”這周圍環(huán)境的典型事物,突出地表現了拖船纖夫所受的煎熬和痛苦。不僅如此,水濁如泥漿,足見天熱水淺,又交待出“拖船一何苦”的另一重原因。
分析形象的表述模式:引述詞語+
分析特點+
體味暗示或情感+
關聯(lián)主題
4
、“萬人鑿磐石” 二句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怎樣的場面?請描述一下。這二句又和詩中的哪句是照應的呢?
給我們展示的是:
的讓人驚心動魄的場景,此句照應了“
”,極言行役之艱巨。“無由達”而竟須達之,更把纖夫之苦推向極端。
5
、詩中哪些句子描寫了“纖夫”們的心情?使用了什么表達技巧?
“
”這兩句刻畫纖夫心理的悲苦。但不是通過直接的心理描寫,而是通過
來表現的。因為統(tǒng)治階級大興土木,纖夫們被迫掙扎在生死邊緣。這不約而同唱起的拉船號子,一聲歌,一行淚,凄切哀怨,令人不忍聽聞:在繁重勞動下茍延殘喘的纖夫們悲苦的內心世界被表現得淋漓盡致。稱其為“都護歌”,不必指古辭,乃極言其聲凄切哀怨,故口唱心悲,淚下如雨,這也照應了題面。
提示:分析修辭作用的表述應首先指出這首詩所用的修辭及其具體內容,在分析辭格的一般作用的基礎上,發(fā)掘它對表達詩人感情和詩歌主旨的作用。
表述模式:辭格類別+
辭格內容+
一般作用+
特殊作用(主旨和情感)
6
、詩中哪一句是深化主題之筆?采用了怎樣的表達方式?
“
”二句由眼前所見聯(lián)想到更遠的將來,石芒碭,是指石頭又大又多。這樣的石頭采之不盡,輸之不竭,而纖夫之苦足以感傷千古,沒有盡頭。深化了詩歌主題。
結尾兩句
,詩人的悲苦之情奔涌而出,達到高潮。這廣大的磐石,采不盡,運不完,苦難深重,哪有盡頭。
(四)、總結:這首詩詩人運用樂府舊題,另創(chuàng)新意,描繪了纖夫拖船的勞苦情景,
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窮奢極欲、不顧人民死活的罪行,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全詩言近旨遠,意蘊深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46699.html
相關閱讀:杜甫《歲暮》閱讀答案
沈周《梔子花詩》閱讀答案
《陌上!穼W案設計
《落日悵望 馬戴》閱讀答案
辛棄疾《西江月 明月別枝驚鵲》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