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白居易《錢唐湖石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錢唐湖石記
白居易
錢唐湖事,刺史要知者四事,具列如左:
錢唐湖一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筧。凡放水溉田,每減一寸,可溉十五余頃;每一復時,可溉五十余頃。先須別選公勤軍吏二人,一人立于田次,一人立于湖次,與本所由田戶,據頃畝,定日時,量尺寸,節(jié)限而放之。若歲旱,百姓請水,須令經州陳狀,刺史自便壓帖所由,即日與水。若待狀入司,符下縣,縣帖鄉(xiāng),鄉(xiāng)差所由,動經旬日,雖得水,而旱田苗無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時,即瀕湖千余頃田,無兇年矣。自錢唐至鹽官界,應溉夾官河②田,須放湖入河,從河入田。準鹽鐵使舊法,又須先量河水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數尺,水亦隨加,即不啻足矣。脫或不足,即更決臨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俗云決放湖水,不利錢唐縣官,縣官多假他辭以惑刺史。或云魚龍無所托,或云茭菱失其利。且魚龍與生民之命孰急?茭菱與稻糧之利孰多?斷可知矣。又云放湖即郭內六井無水,亦妄也。且湖底高,井管低,湖中又有泉數十眼,湖耗則泉涌,雖盡竭湖水,而泉用有余。況前后放湖,終不至竭,而云井無水,謬矣!其郭內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于人。與湖相通,中有陰竇,往往堙塞,亦宜數察而通理之,則雖大旱而井水常足。湖中有無稅田約十數頃,湖淺則田出,湖深則田沒。田戶多與所由計會,盜泄湖水,以利私田。其石函南筧,并諸小筧闥,非澆田時,并須封閉筑塞,數令巡檢,小有漏泄,罪責所由,即無盜泄之弊矣。又若霖雨三日以上,即往往堤決,須所由巡守,預為之防。其筧之南,舊有缺岸,若水暴漲即于缺岸泄之又不減兼于石函南筧泄之防堤潰也。余在郡三年,仍歲逢旱,湖之利害,盡究其由?謥碚咭蕰谑。欲讀者易曉,故不文其言。

長慶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記。
(選自《白居易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

【注釋】①錢唐湖:西湖。②官河:運河。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刺史要知者四事,具列如左 具:詳細
B.符下縣,縣帖鄉(xiāng) 帖:文告
C.縣官多假他辭以惑刺史 假:假托
D.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 典:掌管
5.B/下發(fā)文告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節(jié)限而放之 B. 刺史自便壓帖所由,即日與水
夜縋而出,見秦伯 水亦甚清,不與江水亂
C.盜泄湖水,以利私田 D. 其筧之南,舊有缺岸
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6.A/而:均為連詞,表修飾,地。B與:上句,動詞,給,放;下句,介詞,表對象,和、跟。C則:上句,連詞,表目的,來;下句,介詞,按照。D其:上句,指示代詞,那;下句,人稱代詞,他。

7. 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若水暴漲即于缺岸泄之又不減兼于石函南筧泄之防堤潰也
A. 若水暴漲?即于缺岸泄之?又不減兼?于石函南筧泄之?防堤潰也
B. 若水暴漲即于缺岸?泄之?又不減?兼于石函南筧?泄之防堤潰也
C. 若水暴漲?即于缺岸泄之?又不減?兼于石函南筧泄之?防堤潰也
D. 若水暴漲即于缺岸?泄之?又不減兼?于石函南筧?泄之防堤潰也
7.C/若水暴漲,即于缺岸泄之;又不減,兼于石函南筧泄之,防堤潰也。

8.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是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所寫關于西湖水利問題的文章,涉及灌溉農田、控制水位、疏通水井、防止?jié)⒌痰仁马,可謂詳盡。
B.白居易為官能切實為民著想,遇到旱年,令百姓直接前往州衙遞交狀紙“請水”,這樣做減少了中間環(huán)節(jié),使旱苗得以及時澆灌。
C.本文除立灌溉制度以告民眾及繼任者外,還對官府的自私、吏治的黑暗有所揭露,也肯定了李泌在杭州開鑿六井造福一方的做法。
D.白居易反對利用湖水耕種湖中無稅田,下令采取措施將石函及大小筧口堵塞,并派員巡查,有一點泄漏,就追究主管官員的責任。
8.D/白居易反對的是偷偷排干湖水來使無稅私田得利。

9.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時,即瀕湖千余頃田,無兇年矣。(4分)
⑵中有陰竇,往往堙塞,亦宜數察而通理之。(3分)
⑶ 仍歲逢旱,湖之利害,盡究其由。(3分)
參考答案:
⑴如果堤防修筑得合乎規(guī)格(或:如果按照規(guī)定修筑堤防),(雨季)及時蓄水,(旱季)及時放水(澆田),那么臨近錢唐湖的一千多頃農田,就不會有荒年了。(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時、瀕、兇年,各1分)
⑵(井與錢唐湖)之間有暗溝,時常堵塞,也應經常檢查疏通它。(陰竇、堙塞、數察而通理之,各1分)
⑶連年遇到旱災,湖水(帶來)的益處和害處,我都弄清了其中的緣由。(仍歲、盡究、其由,各1分)

【參考譯文】
關于錢唐湖水利的事,(杭州)刺史需要知曉的四條,詳細陳述如下:
錢唐湖又名上湖,周圍三十里。北面有石函橋閘,南面有排水管。大凡放水灌溉田地時,(湖面水位)每降低一寸,可以灌溉十五多頃;每一次引湖水灌田后待水位恢復時,可以灌溉五十多頃。(灌田前)先要挑選兩個心公身勤的官吏,一個站在田旁,一個站在湖邊,會同本地界農戶,根據農田面積,約定放水時間,算好放水尺寸,限量放水。如果遭遇旱年,百姓請求放水,必須讓他直接前往州衙遞交狀紙,刺史立即批回地界,當天放水。如果等待狀紙遞進州府所屬各部門,(州府的)公文下達到各縣,縣里再下發(fā)文告到各鄉(xiāng),鄉(xiāng)里再派遣所屬地界小吏,動輒要十天,即使得到了水,但旱田的禾苗等不及(早枯死了)。杭州這個地方,往往春天多雨,夏秋多干旱。如果堤防修筑得合乎規(guī)格,雨季及時蓄水,旱季及時放水(澆田),那么臨近錢唐湖的一千多頃農田,就不會有荒年了。從錢唐到海寧鹽官鎮(zhèn)地界,應該灌溉運河兩岸的農田,必須放湖水入運河,湖水由河道流入田地。按照鹽鐵轉運使的老規(guī)矩,又必須先測量河水的深淺,等農田灌溉完畢,再使運河水位還原。往往干旱嚴重的時候,湖水就不足。今年修筑湖堤,加高了幾尺,蓄水量也隨之增加,就差不多夠用了。倘或不夠用,就再開挖臨平湖,使湖水流入運河,就又(用之)有余了。民間傳說開決放流湖水,對錢唐縣官不利,縣官常找借口來迷惑刺史。有的說魚龍無處安身,有的說不利茭白、菱藕的生長。然而魚龍與民眾的性命相比,哪個更要緊呢?茭白、菱藕與稻米的利益相比,哪個得利更多呢?這是絕對可以知道的。又說如果放掉湖水,城中六井就沒水了,這也荒謬。況且湖底部高,井口低,湖里又有幾十眼泉水,湖水消耗了,泉水就涌出,即使用完湖水,但泉水用不完。何況前后放湖水,最終都不至于放完湖水,卻要說井里沒水,太荒謬了!那城中六井,是宰相李泌當年任杭州刺史時開鑿的,對百姓很有好處。(井)與錢唐湖相通,其中有暗溝,時常堵塞,也應經常檢查疏通它,那么即使遇到大旱,但井水總是充足的。湖中里有十幾頃免稅田,湖水淺了,田地就露出;湖水深了,田地就淹沒。田戶常與主管官吏勾結算計,偷偷排放湖水,來使私田得利。那石函橋閘、南排水管道和各小水管出口,在不澆田時,都必須封閉堵住,經常派人巡視檢查,有一點小泄漏,就追究主管官吏的責任,就不會有偷排湖水的弊端了。再有如果遇到接連三天以上的大雨,就往往容易潰堤,必須由主管官吏巡視看守,預先做好防患工作。那排水管道南面,堤岸過去就有缺損,如果遇洪水暴漲,就在缺損處泄洪。(水位)仍然不下降,就要同時用石函橋閘和南排水管道排水,防止?jié)⒌獭N以诤贾萑,連年遇到旱災,湖水(帶來)的益處和害處,我都弄清了其中的緣由。擔心后人想要知曉,所以刻在石碑上。想要讀者容易知曉,所以不修飾語言。
長慶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18183.html

相關閱讀:《鷓鴣天(金)元好問》閱讀答案
《晚望》閱讀鑒賞附答案
《結發(fā)為夫妻》閱讀答案
《菩薩蠻 李白》閱讀答案
《溪居 柳宗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