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聞砧
杜鵑聲不哀,斷猿啼不切。
月下誰家砧,一聲腸一絕。
杵聲不為客,客聞發(fā)自白。
杵聲不為衣,欲令游子歸。
【賞析】
砧聲的特點在于“哀”而“切”。每當蕭縈之秋,月明之夜,一聲聲砧杵,刺破寒空,無不給人以凄楚蒼涼之感?墒菫榱送怀稣杪曋,詩人卻不從正面著手,而是先用兩個人們熟知的哀音作為比較:“杜鵑聲不哀,斷猿啼不切。”杜鵑的聲音算得哀了,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詩云:“蜀國曾聞杜鵑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子規(guī)即杜鵑,鳴聲凄切,似“不如歸去”,最易引起羈旅愁思。然而它與砧聲相比,詩人卻說它“不哀”。斷猿,指斷腸之猿。《世說新語·黜免》載:“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又《荊州記》引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杜甫亦有詩云:“風急天高猿嘯哀。”(《登高》)“聽猿實下三聲淚。”(《秋興八首》)猿聲之哀,一至于此。可是這里卻說它“不切”。其實不是真的“不哀”“不切”,這是為了烘托砧聲。
鋪墊已足,詩人便縱筆描寫砧聲。這時詩中主人公遠游他鄉(xiāng),月下徘徊之際,忽然陣陣砧聲,傳入他的耳畔。他不由一驚:“月下誰家砧?”這聲音好凄苦:“一聲腸一絕。”本來杜鵑聲、猿聲皆令人腸斷,然而對一個經常涉水登山的人來說,已經司空見慣,無動于衷,唯有這月下砧聲,才能撩撥他心中的哀弦。于是下文轉入自我愁思的抒發(fā)。
“杵聲”以下四句,重在寫自我的主觀感受。所謂“客”和“游子”,都是指詩中人物。孟郊以寫《游子吟》著稱,他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千百年來,膾炙人口。他還有一首《游子》詩云:“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也寫得情真意切。這里既言“客”,又言“游子”,是一再強調作客他鄉(xiāng)之意。是的,“杵聲不為客”,它是生活中的客觀存在,搗衣婦并非專為惹動游子愁思才揮動搗衣棒。盡管砧聲無意,而聞之者卻有心:“客聞發(fā)自白。”聽了砧聲,頭發(fā)不禁為之愁白。古代婦女搗衣,有的是為了寄給征人,故唐代陳玉蘭《寄夫》詩云:“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此云:“杵聲不為衣,欲令游子歸。”是代搗衣婦設想,意為她此時搗衣,并非為了寄給游子,而是想讓他聽到砧聲,惹起鄉(xiāng)思,速速歸來。語直而紆,感情深摯。上兩句分明說“杵聲不為客”,而這里實際是說杵聲專為游子而發(fā)即“為客”,語言似相互矛盾。其實這是反復言之,上兩句從游子角度著眼,下兩句從對面(思婦)寫來,多層次、多側面地描述了砧聲之苦。
這首五古不雕章琢句,而是以質樸的語言,傾訴胸中的感情。同是詠砧,同是寫游子,但作者能獨辟蹊徑,自出機杼,寫得真摯感人。誠如蘇軾《讀孟東野詩》所說:“詩從肺腑出,出?愁肺腑。”
【作者介紹】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早年生活貧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785~805)中張建封鎮(zhèn)徐州時,郊曾往謁。46歲始登進士第。后東歸,旅游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中任為溧陽尉。在任不事曹務,常以作詩為樂,被罰半俸。元和(806~820)初,河南尹鄭余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xié)律郎,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死去官。鄭余慶鎮(zhèn)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xiāng)(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詩與韓愈并稱“韓孟”。有《孟東野詩集》。更多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ci/quantangshi/911226.html
相關閱讀:喻坦之的詩
卷四百零九?元稹的詩
司馬承禎的詩
全唐詩 卷一百七十 李白
《古悠悠行》李賀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