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精選之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元曲精選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者:周德清

  原文:

  長江萬里白如練⑶,淮山數(shù)點青如淀⑷。

  江帆幾片疾如箭⑸,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⑹,新月初學扇⑺。

  塞鴻一字來如線。

  注釋

  ⑴塞鴻秋:曲牌名。塞鴻,塞外飛來的大雁。 即景:寫眼前的景物。

  ⑵潯(xún)陽:江西省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別稱。

 、蔷殻喊捉,白色的綢子。

 、然瓷剑涸诎不帐【硟龋@里泛指淮水流域的遠山。淀:同“靛(diàn)”,即靛青,一種青藍色染料。

 、山航嫔系拇

 、释碓贫甲兟叮阂馑际钦f傍晚的彩霞,都變成了朵朵白云。露,這里是“白”的意思。

 、顺鯇W扇:意思是新月的形狀像展開的扇子。

  譯文

  萬里長江猶如一條長長的白色綢緞伸向遠方,淮河兩岸青翠的遠山連綿起伏。江上的片片帆船急速地行駛著,如同離弦的箭;山上的清泉從高聳陡峭的懸崖上飛奔而下,仿佛迅捷的閃電。道道晚霞都變成了白白的云朵,一彎新月宛若剛剛展開的扇子。從塞外歸來的大雁在高高的天上一字排開,宛如一條細細的銀線。

  賞析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shù)點青如淀”,這兩句是遠寫。舉頭遠望,目所能及之處,有秋江萬里,澄澈耀眼,靜如白練,綿延屈曲,伸向遠方;有秋山“數(shù)點”,蔥郁蒼翠,青如藍靛,給人一種秋天特有的蒼茫、寂靜、高遠的感受。作品從大處、遠處起筆,為全篇設置了一個宏闊、高遠的背景基調!敖珟灼踩缂饺С唢w如電”,這兩句是近寫。俯瞰腳下,江上點點白帆,輕疾如離弦之箭;仰望高崖瀑布,飛流直下快如閃電。作者從江與山的眾多景物中各截取其一點,從近處、細處著眼于江上疾駛如飛的“江帆”,懸崖陡壁間飛瀉千尺的“山泉”。雖然寫的只是一個個的個體的景物,卻又極富群像性,給人以動態(tài)的感官體驗。“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在這兩句里,詞人轉換了視覺角度,由前邊寫地上的景物轉換為寫天上的景物,抓住事物特有的物征描繪了“晚云”與“新月”的情態(tài)變化和背景的明暗變化。從“變露”與“學扇”這兩個詞語里,讀者不僅能體會到景物變化的動態(tài)美,意態(tài)形象的朦朧美,還能清晰地感受到時間的流動感!叭櫼蛔謥砣缇”,寫從塞外歸來的大雁,排成長長的一字形掠過煙波浩渺的江天,仿佛就像一條細長晶瑩的銀色絲線。這一句不僅點明了季節(jié)時令,也創(chuàng)建了一個令人展開無限遐想的空間。這是一首寫景的小令,作者選擇了獨特的視覺角度,按照由遠及近、自下而上的空間順序,采用了比喻、對仗并用的修辭手法,借助于動態(tài)描寫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為讀者勾畫了一幅生動傳神的潯陽江動態(tài)秋景圖!叭呔渌氖遄,卻尺幅萬里。分則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畫,七個風景鏡頭,千姿百態(tài),各放異彩;合則構成潯陽江山的立體壯觀,好似一部名勝風景影片。其間遠近高低,動靜明暗,聲光色態(tài),無不咸備。真是氣象萬千而又和諧統(tǒng)一,壯麗雄奇而又韻味無窮。從作品的表現(xiàn)中可以看出,作者善于捕捉充滿活力的藝術鏡頭,在他的筆下,江舟、山泉、晚云、新月、塞鴻這些景點都呈動態(tài),并且都在萬里長江和數(shù)點淮山這一整體構思中被不露痕跡地融合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yuanqu/29730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