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塞下曲四首原文_翻譯和賞析_王昌齡古詩

編輯: 淡泊明志 關鍵詞: 關于戰(zhàn)爭的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塞下曲四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齡

原文: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奉詔甘泉宮,總征天下兵。朝廷備禮出,郡國豫郊迎。
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臣愿節(jié)宮廄,分以賜邊城。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將軍。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
功勛多被黜,兵馬亦尋分。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云。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選析

作者:佚名

  邊塞詩大多以詞情慷慨、奇麗的邊塞風光、豪情報國的忠貞或深沉的鄉(xiāng)愁為特點。常建的這《塞下曲四首》卻獨辟蹊徑。這里選擇其中的第一首詩進行賞析。

  這第一首詩既未渲染軍威聲勢,也不慨嘆時運,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謳歌了化干戈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題。自古以來中央朝廷與西域諸族的關系,就陰晴不定,時有弛張。詩人卻著力對團結友好的關系加以熱情的贊頌,讓明媚的春風驅散彌漫一時的滾滾狼煙,賦予邊塞詩一種全新的意境。

  詩的頭兩句,是對西漢朝廷與烏孫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動概括!坝癫,指朝覲時攜帶的禮品!蹲髠?哀公七年》有“禹合諸侯于涂山,執(zhí)玉帛者萬國”之謂。執(zhí)玉帛上朝,是一種臣服和歸順的表示!巴弊窒碌霉P重情深,烏孫使臣朝罷西歸,而頻頻回望帝京長安,眷戀不忍離去,暗示恩重義浹,相結很深!安环Q王”表明烏孫歸順,邊境安定。烏孫是生活在伊犁河谷一帶的游牧民族,為西域諸國中的大邦。據(jù)《漢書》記載,武帝以來朝廷待烏孫甚厚,雙方往使不絕。武帝為了安撫西域,遏制匈奴,曾兩次以宗女下嫁,訂立和親之盟。太初間(前?前),武帝立楚王劉戊的孫女劉解憂為公主,下嫁烏孫,生了四男二女,兒孫們相繼立為國君,長女也嫁為龜茲王后。自此,烏孫與漢朝長期保持著和平友好的關系,傳為千古佳話。詩人首先以詩筆來謳歌這段歷史,雖只寥寥數(shù)語,卻以少括多,用筆之妙,識見之精,難能可貴。

  一、二句平述史實,為全詩鋪敘。三、四句順勢騰起,形成高潮!疤煅摹鄙铣小皻w去”,烏孫朝罷西歸,馬足車輪,邈焉萬里,這遼闊無垠的空間,就隱隱從此二字中見出!办o”字下得尤為有力。玉門關外的茫茫大漠,曾經是烽煙不絕的兵家要塞,如今卻充滿和平寧靜的氣氛。這是把今日的和平與昔時的戰(zhàn)亂作明暗交織的寫法,于無字處寓有深意,是詩中之眼。詩的結句雄健入神,情緒尢為昂揚。詩人用彩筆繪出一幅輝煌畫卷:戰(zhàn)爭的陰霾消散凈盡,日月的光華照徹寰宇。這種理想境界,體現(xiàn)了各族人民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崇高理想,是響徹入云的和平的頌歌!氨鴼狻,用語字新意煉。不但扣緊“銷”字,直貫句末,且與“靜處”切合,將上文繳足。環(huán)環(huán)相扣,沈德潛詡為“句亦吐光”,可謂當之無愧。

  常建的詩作,大多寫于開元、天寶年間。他在這首詩里如此稱頌和親政策與弭兵理想,當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黷武政策而發(fā)的。

  第二首: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解釋:詩中呈現(xiàn)沙場日暮,骷髏灰飛,陰風地動,一片凄楚。詩人來到長城塞上,北方陰風強吹,陣陣襲來,氣候不佳,空見塞外的昭君祠,客死塞外盡望鄉(xiāng),長城線上皆是士兵的白骨,荒涼的景象,一陣風沙吹來,灰飛煙滅,可憐塞上戰(zhàn)死的無名英雄連安葬的地方都沒有。

  昭君是歷史上為和平、為忠愛國家而犧牲自我的女子,詩歌中許多寫其哀怨的故事,也寫其和親出塞時孤寂悲怨的一面,塞外苦寒的異地上留有昭君祠,陪伴著塞外戊守的長城卒,一同悲歌。


相關內容王昌齡   王昌齡 (? ),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古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420118.html

相關閱讀:《讀中興頌碑》譯文注釋_《讀中興頌碑》點評_張耒的詩詞
《塞下曲四首》譯文注釋_《塞下曲四首》點評_盧綸的詩詞
黃鶴樓 登黃鶴樓原文_翻譯和賞析_崔顥古詩
《擊鼓》譯文注釋_《擊鼓》點評_詩經的詩詞
君子于役原文_翻譯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