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_全詩賞析

編輯: 淡泊明志 關鍵詞: 描寫荷花的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出自盛唐詩人的《子夜吳歌?夏歌》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
蒲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賞析
這首以寫景起端:“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边|闊三百里的鏡湖,在含著花苞的荷花吐發(fā)的時候,西施泛舟呈現(xiàn)了,成為采蓮人,然而她的明麗和美名引起了轟動,“人看隘若耶”,人人爭餐秀色,使廣闊的若耶溪變得狹窄了,這一“隘”字傳神,那種人潮洶涌、人舟填溪滿岸的熱烈局面,如同浮現(xiàn)在讀者面前,將的“艷色天下重”的虛寫,變成了驚動當?shù)氐娜鐚嵖坍。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著墨,而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讓讀者以公道的設想來補足:勾踐早已斷定應用麗人計來湊合吳國,而西施的美艷傾倒眾生,轟動當?shù),那么越國的君臣也不必去費勁探訪了,有了這位不二的美女人選之后,才“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較之王維的“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語異而意同,王維的詩多了一重波折,略去了勾踐君臣實行美人計的進程;的詩實施了“截割”,割去了選作吳宮妃子的成果,同樣地表示了“艷色天下重”的意思。這種截割,多了一些蘊藉跟暗示:既然是“歸向越王家”,勾踐同樣也能留下這個美人,但他在“報吳”、“復仇”的目的下抑制住了;而西施的入?yún),卻成為亡吳的起因之一。這即是是提示讀者:“到底是因為吳王夫差好色之過,仍是因為西施成了亡吳的癥結?假如西施是消亡吳國的要害,那么越國在后來的滅亡又是由于什么?”李白不對后續(xù)的發(fā)展著墨,并不是他寫不出,而是他有意不寫。這樣做,同樣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西施采蓮,在若耶溪里,豈但有傳說,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鏡湖之中,則是作者的想象了。但這一想象卻有更改事實之嫌,因為如果是借鏡湖湖水的明澈來表現(xiàn)西施“自鑒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來表現(xiàn)拜倒西施的人的眾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顯得過剩了,這可能是李白鴨蛋雖密也有縫的筆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4387.html

相關閱讀: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_全詩賞析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_全詩賞析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_全詩賞析
接天蓮葉無限碧,映日荷花別樣紅_全詩賞析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