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xiàn)寫關于高考作文的感想比寫高考作文要難得多。至少去年高考作文我是在半個小時內完成的,但是這樣一篇感想卻耗費了我?guī)滋鞎r間,腦細胞都不知道損失了多少。
對命題者或者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來說,高考作文題的質量是由命題形式、內容、導向性、創(chuàng)新性等多個因素決定的。但站在學生的角度,我們在乎的只是這個題目好不好寫,能讓我們奮筆疾書的便是好的作文題,如果讓我們一籌莫展,那么可以肯定,在考場上出題人已被我們在心里咒罵了無數(shù)次,學習方法。如此說來,我們眼中的好題目必定是具有很好延展性的題目。
例如2014年山東省的題目《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浙江省的《行走在消逝中》,首先這樣充滿詩意的題目就讓我們有寫作的欲望。其次它能給我們的聯(lián)想也很多。在高考考場這種地方,最害怕的就是才思枯竭。這兩個話題作文題目讓我們很快聯(lián)系到我們的歷史課本,寫些歷史事件和歷史問題,比較容易下手,但是這種文章通常要有文采,而且要寫得深刻,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審視自己,寫心情故事或心靈獨白,還可以聯(lián)系實際,向理性、政治和哲學的方向發(fā)掘。福建省的作文題雖說只有“季節(jié)”2個字,但是思維也能展開。而像海南省的《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寧夏的《機遇與堅持不懈的精神》就很難讓我們跳出思維的定式和局限。江西省的題目以及安徽省的《提籃春光看媽媽》會讓我們摸不著頭腦、無從下手。
雖然高考對我們可以算得上生死攸關的事情,但是真正在寫高考作文時,我們很少會考慮能不能拿高分,怎么樣使其更有文采,而只是盡量想說出我們的心里話。因為我們明白,如果我們沒有郭敬明那樣華麗的行文,沒有韓寒犀利的語言和深刻的思想,我們能做的就是寫出真情實感,因為流露真情是最能打動人的。但是又有多少題目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在高三這樣緊張的生活中,我們怎么去寫“詩意的生活”?無論是明目張膽地喊或者心里暗暗地說,無一不是對高三生活的抱怨。然而這種抱怨怎么能寫進高考作文呢?就算寫了,也會被評卷老師看作是發(fā)牢騷和無病呻吟。而在一個重視英語甚于重視母語的國度,我們又怎么去寫好母語呢?也許大多數(shù)同學更關注自己的英語成績。
2014年高考已經過去了,我也順利地進入了重點大學,但是高考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件碰運氣的事情,比如說碰到了一個好寫的并且能表達心聲的作文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61678.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復習:亞洲 歐洲 大洋州 南極洲 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