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教案 聲音變形記

編輯: 天高云淡 關鍵詞: 中班科學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設計意圖:

  “請你猜猜我是誰”是最近一段時間我班幼兒經常會玩的一個聲音游戲。一開始他們僅僅是通過不斷變換“被猜人”來進行游戲,幾輪之后有想法的一些孩子不滿足于這種簡單的重復,其中一個小女孩兒把自己的聲音變得粗粗的來讓大家猜,孩子們覺得這個方法很有意思,紛紛模仿變化聲音的粗細來玩猜聲音游戲。于是我想,孩子們多變的嗓音本身就是一個現(xiàn)成的值得探究的科學活動材料,在這樣的思考下生成了這一科學活動,以引導幼兒探究聲音除了粗、細的變化還有哪些可變的方式。

  活動目標:

  1.感知人聲的各種變化。

  2.嘗試運用多種方式讓自己變化聲音,并用標記來表示。

  3.體驗模仿各種聲音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相關圖片、聲音和視頻。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打招呼導入活動,比較聲音“粗細”的不同。

  1.師:小朋友們,讓我們用響亮的聲音跟客人老師打個招呼吧,請坐!

  2.配班老師藏于幕后,用粗、細不同的兩種聲音向幼兒問好。

  師:聽,是誰呀?再聽!

  師:到底是誰呢?請這位老師走出來!

  師:哇,原來是 孫 老師呀! 孫 老師跟我們打了兩次招呼,聲音有什么不一樣呢?(一次粗、一次細)。

  3.幼兒用粗、細不同的兩種聲音回應問好。

  師:我們也把聲音變一變來跟 孫 老師打個招呼吧!

  【孫:小朋友們好!——幼: 孫 老師好。ù謀細)】

  4.嘗試設計不同的標記表示聲音的粗、細。

  師:如果用兩個標記分別來表示粗、細不同的兩種聲音,你覺得怎樣設計合理呢?誰來試一試。

  二、幼兒變化不同的人聲,并用標記記錄。

  1.幼兒自由探索變化聲音的方式,并用標記記錄。

  師:剛才我們用了粗、細不同的兩種聲音來說話。除了粗細變化,你還能讓自己的聲音發(fā)生哪些變化呢?

  師:請你試著變一變、說一說,然后設計標記將聲音的變化記錄在這張紙上。(幼兒自由嘗試并記錄)

  師:記錄好了可以說給旁邊的人聽一聽。

  2.幼兒介紹記錄表,并大膽在集體面前演示。

  師:請小朋友把記錄表送到黑板上來吧!誰愿意來介紹一下!

  (3-4名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表,并用一句話演示聲音的變化方式。)

  教師小結:哇,我們的聲音有這么多變化,可以變粗變細、變大變小、變快變慢,還可以變得高興和難過,真了不起!

  3.師:這么多標記你們都看得懂嗎?有沒有問題要問的?

  4.看標記變化聲音玩“聲音變變變”的游戲。

  師:我們看著標記圖玩?zhèn)“聲音變變變”的游戲吧,怎么玩兒呢?我們一邊唱《拔蘿卜》的歌,一 邊看 老師點的標記圖來變變你們的聲音,可以嗎?

 。ㄓ變糊R唱《拔蘿卜》三遍,教師由易到難指標記,幼兒根據(jù)教師指示的標記來相應變化唱歌的聲音。)

  教師小結:哇,老師點什么標記你們就能唱出什么樣聲音,真了不起!掌聲送給自己和小伙伴們。

  三、欣賞口技表演,幼兒嘗試變化生活中的聲音。

  1.幼兒欣賞口技表演。

  師:聽,又有一段好聽的聲音來了,我們聽聽有哪些聲音呢?(口技表演《邊防哨所的一夜》聲音版)

  師:你們都聽到了哪些聲音?其實啊,這些聲音都是一位叔叔用嘴巴發(fā)出來的,我們來看看!(視頻版)

  教師小結:太精彩啦!我們也把掌聲送給他!這就是口技表演。我們也來試著當個小小口技演員!

  2.幼兒嘗試口技表演。

  幼兒自由表演,再根據(jù)圖片表演,并初步給聲音分類。

  四、自然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厲害!模仿了動物的聲音,大自然中的聲音,還有生活中的聲音。以后你們可能會模仿更多的聲音,說不定還能成為出色的口技演員呢!現(xiàn)在站起來吧,變一種你最喜歡的聲音跟老師們說再見!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繼續(xù)深入探究聲音的變化,教師提供各種生活中的輔助材料來改變聲音,生成聲音變化的系列活動。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jié)以孩子們多變的嗓音為探究材料的中班科學活動,在實施過程中體現(xiàn)了以下兩個特點:

  一、 探究過程快樂。

  1.快樂的游戲情境。

  以幕后打招呼的游戲導入活動,先引導幼兒感知聲音的粗細,進而探究聲音的其他簡單變化,再到技術加藝術化的口技嘗試,讓幼兒始終保持著較高的興趣。

  2.快樂的交流表演。

  教師沒有泛泛地講解聲音有多少種變化,而是鼓勵幼兒自由地交流一句話來體現(xiàn)他們探究的聲音變化的過程:聲音變粗變細、變快變慢、變高變低亦或是情緒的變化;特別是在模仿口技表演環(huán)節(jié),幼兒很主動地要求表演,技能上無可厚非是欠缺的,但表演的范兒還是十足的,儼然就是一個個小小的口技演員,紛紛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二、經驗提升無痕。

  1.無痕解決重難點。

  幼兒如何能合理有序地將自己探究的聲音變化的方式盡數(shù)來交流與表現(xiàn)呢,為了解決這一重難點,我設計了記錄表,嘗試讓幼兒自己做記錄,這樣便于記錄者交流,也便于教師了解幼兒的思考過程,同時也能讓其他幼兒參與其中來提出問題;幼兒是否能運用各種方式來變化聲音呢,我設計了看標記演唱《小兔乖乖》的歌曲,演唱有三遍,這三遍體現(xiàn)了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此類方法的運用,使難點易化,有利于幼兒主動建構提升經驗。

  2.無痕提升再拓展。

  科學集體活動一定要讓幼兒有提升、有發(fā)展,于是我精心準備了一組口技大師表演的聲音與視頻《邊防哨所的一夜》,帶給孩子們強烈的聽覺和視覺沖擊力,拓寬了幼兒視野,提升了科學探究的素養(yǎng),為幼兒今后科學探究精神的樹立奠定了良好基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395487.html

相關閱讀:中班教案“誰在皮球里”
中班科學教案:我們的電動玩具
火的小實驗
中班科學《挖野菜---薺菜》
小手真能干(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