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閱讀書信畫面嘗試用親熱懇切的語言進行講述。
過程:
一、導入:認識信封
1.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東西。
2. 這是誰的信,誰寫給誰的信。
3. 寫信的人在中間下方,收信的人在中間。
4. 小熊奶奶的信,看一看信里寫了什么?怎么是一張圖片呢?寫了什么?
二、讀信
1. 有兩個小動物來給奶奶讀信。小老鼠和小松鼠。
2. 誰來讀信了?
3. 你喜歡誰讀的信,為什么?
4. 請幼兒學會用親愛的來打招呼。
5. 小老鼠和小松鼠讀信有哪些不一樣?
6. 為什么小松鼠要送給奶奶的禮物呢?
7. 奶奶聽了這些好聽的話?會說什么呢?
8. 熊奶奶到底會喜歡聽誰讀的信?
9. 同樣一句話同樣的內(nèi)容用不同的讀法是不一樣的。
三、幼兒讀自己的信
1.老師讀寶寶們的信,好聽嗎?在稱呼前用親愛的,輕輕的聲音。
2.幼兒讀信。
四、延伸
在生活中我們也有許多事情用溫柔的好聽的話講會更好,有兩個孩子在爭搶一個球,你怎么勸說?
目標:1. 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能用完整語言表達。
2. 體驗角色之間交流的美好情感。
過程:
一、分段欣賞故事
1. 畫面上有什么?
2. 樹上住著三只還沒長滿羽毛的小鳥,他們會飛嗎?
3. 樹下住著三只可愛的小田鼠,他們和小鳥是好朋友,小田鼠不會爬樹,小鳥不會飛,他們要在一起玩怎么辦?
4. 故事里的小田鼠和小鳥是怎么做的?
5. 是怎么做的,為什么要種喇叭花?
6. 仔細觀察圖片,他們在做什么?
7. 為什么要用喇叭花做電話?
8. 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9. 聽一聽他們在說什么?
10. 如果你是小田鼠你會說什么?
11. 老師講述小田鼠講述的內(nèi)容
12. 你聽到了什么?
13. 小鳥說什么,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4. 小鳥和小田鼠心里怎么樣?
一、完整欣賞故事
1. 你喜歡故事里的誰?
2. 你們喜不喜歡喇叭花電話,為什么?
二、師總結(jié)。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有關“彩色牛奶”的變化過程,感受想象的神奇與有趣。
2.關注蔬菜的顏色特征,嘗試根據(jù)故事中的句式進行仿編,表達“變”的過程。
二、活動準備
1.立體奶牛圖片四張,小圖片一套
2.各種蔬菜圖片,圍裙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奶牛場”情境,激發(fā)興趣
(二)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中“變”的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
師:這些奶牛神奇在什么地方?
2.結(jié)合畫面,講述故事第二段
(1)提問:小白兔怎么會變成小黃兔的?
(2)讓幼兒一起說說這件神奇的事(講述第二段)。
3.理解、講述故事第三、四、五段(灰狐貍變紅狐貍、小黑貓變小綠貓、小花鹿變小紫鹿)
(1)第三段:“灰狐貍變紅狐貍”
出示灰狐貍、西紅柿、紅牛奶,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講述灰狐貍變成紅狐貍的過程。
(2)第四段:“小花鹿變小紫鹿”
出示小花鹿和茄子,引導幼兒看圖、猜測講述小花鹿變成小紫鹿的過程
(3)第五段:“小黑貓變小綠貓”
出示小黑貓和小綠貓,引導幼兒猜測、講述小黑貓變成小綠貓的過程。
(三)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鼓勵幼兒一起講述
2.進一步感受“變”的神奇與有趣
(四)游戲“喂奶牛吃蔬菜”,嘗試仿編
1.幼兒選擇蔬菜圖片,學習描述蔬菜的顏色特征。
2.幼兒嘗試用故事中的句式結(jié)構仿編講述
附:故事“彩色牛奶”
奶牛場里養(yǎng)了幾頭神奇的奶牛,喂它們吃什么顏色的蔬菜,就會擠出什么顏色的牛奶。
小白兔給奶牛吃黃黃的胡蘿卜,就擠出黃黃的牛奶,小白兔喝了變成了一只小黃兔。
灰狐貍給奶牛吃紅紅的西紅柿,就擠出紅紅的牛奶,灰狐貍喝了變成了一只紅狐貍。
小花鹿給奶牛吃紫紫的茄子,就擠出紫紫的牛奶,小花鹿喝了變成了一只小紫鹿。
小黑貓給奶牛吃綠綠的青菜,就擠出綠綠的牛奶,小黑貓喝了變成了一只小綠貓。
從此,小動物們想變什么顏色的樣子,就給奶牛吃什么顏色的蔬菜,動物世界變得五彩繽紛,更加美麗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786433.html
相關閱讀:中班語言教案:風在那里
中班語言教案:小白鴿
中班語言活動設計與反思《母雞蘿絲去散步》
中班散文《落葉》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故事:小狐貍的槍和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