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對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都非常重視,在社交中,成人對孩子的尊重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
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人人平等
在一個大型超市門口,有的小朋友喜歡讓門口的店員在收據(jù)上畫個小笑臉,有一次,一個小朋友對店員說:“I want happyface(我想要笑臉)。”那個店員畫完了笑臉后,彎下腰,直視小朋友,很和藹地告訴她:“我教你一個有魔力的詞(Magic Word)好不好?當(dāng)你需要別人幫忙時,你要說‘Please(請)’!
美國人不光在公共場合尊重孩子,在家庭中更是時時體現(xiàn)著尊重。Please(請),Thanks(謝謝),You are welcome(不客氣),My Pleasure(我的榮幸)這些有魔力的詞匯,孩子都運用得非常嫻熟。有一次出去野餐,看到英國的一家人,吃飯時,三個孩子安安靜靜地等著媽媽分食品,每個拿到餐盤的孩子都會跟媽媽說:“謝謝!”最小的孩子1 歲多,剛剛會說話,媽媽拿著盤子,看著他說:“寶貝,跟媽媽說謝謝!敝钡胶⒆诱f了,她才把盤子放到他手上。后來等老大吃完了還想要時,跟媽媽說:“媽媽,請您再給我些雞翅!
孩子需要大人幫忙會說這些魔力詞匯,當(dāng)大人與孩子交談時,也會把這些詞掛在嘴邊,請孩子們幫忙,說“請”,做完事,也會很認真地說“謝謝”!
在學(xué)校里,老師請孩子們清理完玩具,教具,老師也會奉上真摯的感謝。每學(xué)年結(jié)束時,學(xué)生們通常會給老師帶一點小禮物表示謝意,而在學(xué)期的最后一天,孩子們都會收到老師的感謝卡,感謝孩子們的禮物,也感謝這一年來孩子們對老師工作的支持,表明老師也很享受這一年教學(xué)的快樂。
正是由于家長,老師在社交活動中給與孩子們足夠的尊重,孩子們感受到被承認的快樂與自信,相應(yīng)地他們也會去模仿、去學(xué)習(xí),他們彼此之間也會試著以同樣的方式去相處。
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孩子自己解決社交中的糾紛
美國的家長聚會一般都帶著孩子,家長們聚在一起聊天,而孩子們聚成另一個小團體在玩,很少會看到父母夾雜在孩子們中間管東管西。一般情況下,只要不出現(xiàn)孩子們大哭的情況,父母都會放手讓孩子們自己玩,自己解決糾紛。有時就是明明看到自家孩子吃了點兒小虧,父母也很少上前去“找回公道”。糾紛交給孩子們自己去排解,讓他們有機會運用從父母長輩那里學(xué)來的各種本領(lǐng),這不能說不是對孩子們社交能力的最佳鍛煉。
其實孩子們的圈子,也是一個小社會:有的孩子霸道一些,有的懦弱一些,有了父母的摻合,孩子有了依仗,學(xué)會的只是仗勢欺人,反而不懂得如何自處,成年人之間也容易鬧矛盾。所以做父母的不妨讓自己的眼睛暫時從自家孩子身上離開一會兒,利用這難得有時間放松一下自己,享受短短的休息時間,順便鍛煉一下自家孩子的獨立社交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0207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