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孩子蹣跚學步時,當她搖搖擺擺地爬上兩級臺階,你鼓勵她再爬兩級,并一直往前走,直到她能夠到達目的地。那個時候,你就是“幼兒樂觀隊”的教練。
世界似乎越來越充滿不確定因素。打開電視,我們看到災難、犯罪和恐怖事件。社會調查告訴我們,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要面對父母離婚的事實。就連電影和動畫片里,英雄也被刻畫為要通過暴力手段才能達到目的。這一切,帶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新的挑戰(zhàn):他們需要學會如何正確地處理問題和面對未來。
樂觀,或者說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思考和生活,開始被更多的兒童教育者所重視。而且,他們一致認為,樂觀主要是后天培養(yǎng)的結果。
心理學上的新思考——醫(yī)治傷害還是提高抵抗力?
樂觀是最近才開始研究的一個相對較新的課題。許多年來,心理學主要研究人們存在的弱點和問題,也就是說,研究錯誤的方面,卻忽略了正確的方面。
馬丁.塞里格曼博士是積極心理學運動的倡導者,他著有《培養(yǎng)樂觀主義》(Learned Optimism) 一書。在他看來,現(xiàn)代心理學過于強調醫(yī)治已經(jīng)造成的傷害,其實我們本應著重幫助人們形成堅強的意志和豁達的態(tài)度,對于孩子更應如此。
塞里格曼博士的研究小組測試了埃德蒙學校四到六年級將近 400 個孩子的樂觀狀況,然后跟蹤他們在閱讀和數(shù)學考試中的分數(shù)。結果表明:樂觀的孩子學到了更多知識。
一位研究樂觀主義的心理學家認為,樂觀的人也更愿意抓住每一個機會。有趣的是,男孩和女孩看待機會的角度是不同的。12歲之前,女孩的樂觀多表現(xiàn)在對美好世界的想象上,而男孩則對實現(xiàn)某個具體目標更有信心。
一個男孩如果喜歡某個女孩,他可能會思考從哪條路線往學校走就能正好碰見那個女孩。而對于同樣這種情況,女孩就不太可能做到這一點。不過,到了15歲,這種差異就消失了,男孩開始構筑更宏偉的理想,女孩也表現(xiàn)得更為積極。
你的陪伴帶給孩子安全感
心理學家認為,要培養(yǎng)一個樂觀向上的孩子,這三方面缺一不可:目標、毅力、執(zhí)行力。目標可小可大。小孩希望夠到書架上的一個可愛的玩具,這是一個小的目標。他說,“我長大了要當一個科學家或宇航員。”這是一個大的目標。
毅力就是實現(xiàn)目標的動力。當你腦海中有了清晰的目標時,你更容易堅持不懈。所以,學習闡述自己的目標也是樂觀的一個方面。
執(zhí)行力是一種判斷力。擁有了執(zhí)行力,即便你遇到無法預期的障礙,你仍能克服重重困難,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要獲得執(zhí)行力,必須幫助孩子明白,解決一個問題不止有一個方案,也不止一種途徑。
因此,一個滿懷希望的孩子,他既樂觀(期望最好的結果),又具有堅定的意志(把逆境當作挑戰(zhàn),而不會認為走投無路)。如何把這些品質逐步灌輸給你的孩子?一個重要卻簡單的途徑就是多花一點時間陪陪你的孩子。幼年時對父母的依戀會給孩子帶來很強的安全感,這樣的孩子今后會胸懷大志而且非常自信。
專家指出,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你都能培養(yǎng)他的樂觀。
對于小寶寶來說,耐心地回答他的提問,會增強他描述自己愿望的信心和能力。蹣跚學步的孩子可能會開始問你“這是什么”或“為什么”之類的問題,在你回答他時,他描述自己愿望的能力就得到了增強,而那正是他實現(xiàn)愿望的第一步。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你要幫助他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并鼓勵他實現(xiàn)目標。通過幫助你的孩子確立“階段性目標”,可以教會孩子享受每一次挑戰(zhàn)。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52207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