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0-3歲做到“4個學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句被廣告商家用濫了的宣傳語,依然在家長心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幾乎每個孩子都進行過學前教育,有的甚至在只有兩三歲時,就已經(jīng)開始學寫字、背詩、畫畫了。武漢大學兒童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楊健對此并不贊同。他指出,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接受和學習的東西不同,一般在4歲前,尤其是3歲前,應該任由孩子的天性發(fā)展。

  楊健說,0—3歲是孩子基本素質(zhì)的發(fā)育時期,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的報告稱,這一時期的孩子只要能做到“4個學會”就可以了。

  即學會對周圍事物的基本認知,學會做一些自我服務、力所能及的事,學會與人共同生活及處理簡單的人際關系,學會認識自我并有安全意識。比如洗洗手絹、學會聽和念一些簡單的三字兒歌、能跟小朋友合作、學會“交朋友”、能隨意寫一些筆畫、信筆涂鴉一些圖形。

  之所以有這樣的建議,楊健說,還是與孩子的生理發(fā)育有關。由于孩子手部的肌肉不發(fā)達,對筆的控制能力有限,根本不能以正確的筆順和姿勢穩(wěn)定地書寫,所以只能信筆涂鴉,強迫他寫得很準確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而且,這時期的孩子理解力和記憶力很有限,家長念的兒歌、詩歌或短文如果過于生僻,即使讓他們死記硬背下來,也完全起不到“早教”的作用。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理事、幸福泉兒童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程淮在談到這個問題時也表示,一般情況下,4歲前,家長都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填鴨式地讓孩子背誦詩詞或?qū)W習一些技能性較強的繪畫,不要強迫孩子學他們不感興趣的東西。

  程淮認為,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個性,觀察他們的興趣愛好,再選擇對其進行恰當、個性化的教育。對于一些天資比較好、腦子反應較快、對某種事物表現(xiàn)出特別濃厚興趣的孩子,可以在其入學前,適當提前半年至一年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過度超前教育,孩子接受不了時,容易產(chǎn)生焦慮和壓抑的情緒,反而可能會給今后的成長留有一些心理障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57030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