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的感慨,在孩子初入中學時的感受:讀書習慣要養(yǎng)成,奧數要學。下面還有什么呢...
1、語文:
從小沒有養(yǎng)成看書的習慣,也買了不少課外閱讀書,但沒有堅持督促孩子閱讀,導致孩子語感不強、字詞美句積累甚少,現(xiàn)在孩子的語文成績很差,因為初中考試大部分是課外知識,后悔啊,現(xiàn)在更沒時間看了,也沒有這個習慣。
反思: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有了良好的讀書習慣,進入初中語文再差也不會差哪去。
2、數學:
小學學了點奧數,但種種原因(個人的、社會的)沒有堅持學,導致初中擇校時什么好學校也沒考上。搖號進了不錯的學校,分班考試很多都是奧數類型題,只進了平行班。
現(xiàn)在的初中數學真是不一般,孩子的周考、月考A卷難題B卷大部分題型很多跟小學的奧數差不多,只是原來的數字改成現(xiàn)在的字母(現(xiàn)在終于明白升學擇;蚍职嘁紛W數了,也明白所謂“禁奧”=放屁)。后悔啊,現(xiàn)在只有吃力地往前爬,花大把的金錢和時間去學。
反思:學過奧數即使沒拿到獎,進入初中再難的題也有解題的思路吧。
3、英語:
在小學自認為孩子的英語不錯,因小學英語每學期考試都是優(yōu),就沒上課外輔導班,F(xiàn)在初中英語雖然從字母學起,但進度很快,還沒消化又講新課,作業(yè)全是課外試卷,周末更是幾大張,大半的題不會(因很多單詞不知道),真不知道小學英語是怎么混過來的,還是小學英語老師不行或不重視。
我同事的孩子現(xiàn)在學到新概念2了,學英語很輕松,在小學感覺我的孩子和她的孩子成績一樣啊都是優(yōu)啊。后悔啊,沒有學課外的。
反思:小學英語學得扎實點,學得多一點,進入初中英語學習也會輕松許多。
小學的家長啊,我真羨慕你們,你們有更多時間培養(yǎng)好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重視早期培養(yǎng)。不要到時像我一樣后悔極了。
小學一年級: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對小學生活既新鮮,又不習慣,因而一時難以適應,好奇、好動、喜歡模仿,但很難做到專心聽講,特別信任老師,并且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
溝通:首先看看家長是不是沒有時間管孩子,我們主要教孩子如何安排時間,和孩子相處,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以適應為主,告訴孩子什么是學習。知識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小學二年級:培養(yǎng)學習習慣
個性差別大,二年級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要多表揚肯定孩子,隨時注意孩子心態(tài)的變化,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沖動,自控力不強。學習上還是要注重習慣的培養(yǎng)和基礎知識的把握。
溝通: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適應了小學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我們要對其不良行為進行及時糾正,培養(yǎng)學習興趣。以習慣為主,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如寫字、看書、做作業(yè)等。
小學三年級:解決情緒問題
8、9歲是孩子情感發(fā)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fā)展。情緒控制能力還是有限的,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悉心呵護和耐心引導,由于交往范圍擴大,認識能力不斷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種困擾也隨之而來,開始產生不安情緒,家長和老師需要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溝通:孩子普遍馬虎大意,做作業(yè)磨蹭,我們要注意并及時糾正這種不良習慣,培養(yǎng)學習興趣,為進入高年級學習奠定基礎。
小學四年級:提升綜合能力
孩子已經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果不注重引導,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困擾干擾了學習,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但通過正確的教育,這種不安可以轉化成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綜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
溝通:孩子的學習知識點已經增多加深,孩子開始出現(xiàn)小學階段第一分化,家長和老師要及時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樹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的問題,書寫習慣,培養(yǎng)孩子演算、檢查的習慣。
小學五年級:自我意識發(fā)展
出現(xiàn)變聲現(xiàn)象,男孩會很明顯,變聲期經常會發(fā)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聲調,引起哄笑這是正常現(xiàn)象。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是增強學習技能訓練,培養(yǎng)良好的智力品質,激發(fā)學習興趣,求知欲望和勤奮學習的精神,培養(yǎng)正確的競爭意識,鼓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做事情的堅持性,建立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促進自我意識發(fā)展。
預初年級:關注心理變化
學生進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強烈,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時還對師長的正當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緒不穩(wěn)定。注意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人的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銳,特別是由于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加強了,自我意識、評價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fā)展,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
溝通:預初年級的孩子意志力不堅強,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在發(fā)展中,所以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灰心,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使他們學好的同時,有個健康的心理發(fā)展。
初中一年級:加強心理輔導
進入少年期,身體形態(tài)發(fā)生顯著變化,身體機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應地產生變化。自我意識開始發(fā)展,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也開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在學習和紀律方面會認真努力,力爭給老師和同學留下好印象,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處于萌芽階段。雖然不愿讓大人管,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具體困難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關鍵詞“心理”:加強養(yǎng)成教育,注意心理輔導、自我意識的教育、情緒輔導、青春期教育。開展學法指導,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及時間分配等。還要注意不要放任不管不問,不要嚴管不解決問題。
初中二年級: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fā)展,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性行為,這些問題他們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另一心理特點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實際上從眾心理很重,既想標新立異又擔心脫離集體。于是,有的學生出現(xiàn)了緊張?焦慮?自卑等不健康心理。
關鍵詞“分化”:初二隨著對周圍環(huán)境的熟悉,對中學緊張、陌生的感覺逐漸淡化;同時距離中考還有一段時間,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加上初二是青春期萌芽的時期,學生的性格逐漸顯示出逆反的特點;這個階段如果教育得當,學習成績是一個很難得的鞏固和上升期,為中考奠定非常良好的基礎;但如果不注意,學習成績就會大幅度地退步,同時造成學生厭學、沾染壞習氣、自暴自棄等嚴重后果。
初中三年級:培養(yǎng)獨立能力
心理趨于定型,學習成績相對穩(wěn)定。觀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意義識記占主導地位,思維活動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機會,促使學生的心理更加成熟,為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同時,要繼續(xù)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學習態(tài)度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有很強的升學緊迫感。
關鍵詞“獨立”:初三學生獨立性獲得較大發(fā)展,學習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們喜歡同老師平等的討論問題,喜歡自己自由獨立地組織、開展一些活動。初三學生的“成人感”更加明顯,自尊心大大增強,要充分利用初三學生的這些特點,培養(yǎng)和發(fā)展他們獨立學習、獨立生活的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13805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