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開始走路后,父母應該做什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父母學堂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學會走路是孩子成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但它只是孩子掌握的工具而非目的。

  寶寶會走了!父母為此深感驕傲。

  然而,寶寶會走意味著什么?他的身體和內心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作為父母,你注意到寶寶的變化并做好應對的準備了嗎?

  能夠用雙腳走路是人特有的能力。一旦寶寶學會走路,他就成功地跨越了嬰兒期,成為一個幼兒了。

  嬰兒誕生的第一年,父母忙于了解寶寶發(fā)出的每一個信號以及滿足他的需求,到了寶寶學步期,父母關注的焦點應該隨之轉移——

  *幫助孩子學習照顧自己,發(fā)展自我意識;

  *鼓勵孩子探索周遭的環(huán)境,發(fā)現(xiàn)自我。

  關鍵詞:父母不能再以自己為孩子張羅一切事情而滿足。

  寶寶一旦會走,看上去好像長大許多。對孩子新發(fā)展出來的能力——會走了——所有的父母都會感到驕傲,欣賞之意溢于言表,這會強化了寶寶“長大成人”和“力氣大”自豪感。

  然而,在日常的教養(yǎng)中,父母的教養(yǎng)觀念常常比孩子的變化慢半拍,不能及時而充分地意識到孩子內在的變化,依然按以前的方式和習慣來看待孩子,F(xiàn)在這個時候,依然就很容易把他當作什么都需要大人照料的嬰兒。反抗和沖突就這樣發(fā)生了。

  面對脾氣越來越壞的寶寶,父母實在弄不明白孩子為什么總是和大人、和全世界過不去。

  兒童心理專家說:

  1.孩子學會走路是成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但它只是孩子掌握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2.學會走路,開啟了自我意識成長的新階段,孩子開始向獨立自主的個體不斷邁步。

  3.孩子要開始進行更有趣、更重要的學習,而且要以一個嶄新的方式來認識自己和周圍世界。

  4.反抗也是獨立的一種象征,反映出孩子想要自己照顧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的愿望。

  了解寶寶的感覺

  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常常沉浸在走路的興奮之中而廢寢忘食,甚至連他最喜歡的玩具都吸引不了他。他一心想做超乎自己能力的事情,不僅跟父母作對,還跟自己過不去,結果頻頻受挫,情緒變得脆弱而易怒。

  *一旦學會走路,走——這個動作讓孩子有長大的感覺,發(fā)現(xiàn)自我,感覺到獨立的興奮和自我控制的自由。這新鮮感覺讓他們充滿自信,強烈地想嘗試新的挑戰(zhàn)、發(fā)掘新的能力。

  和父母的沖突——興奮過頭的孩子,處處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喜歡把自己放置在新的狀況中,努力想要做平日做不了的事情,試驗“掌控一切”的能力,“門口明明很窄,他為什么偏要笨手笨腳把娃娃車推擠過去?&

  爬上去重復剛才的動作,掛著眼淚,還不讓大人幫忙,這不是自討苦吃?”

  不了解孩子變化的父母往往以老習慣來處理孩子的事務,“不行,不能爬”“不行,別碰那個”,雙方沖突不斷,而且“不”字說太多了,孩子探索的熱情和好奇心會大大降低。

  關鍵詞:成就感代表了寶寶逐漸形成的自我意識,對他今后的發(fā)展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一旦學會走路,孩子發(fā)現(xiàn)能根據自己的意愿移動自己的身體,變得獨立而自由了,或站或坐或走或跑,行動自如。孩子開心地練習自我控制,享受自我控制的自豪和自在。

  和父母的沖突——能自由地運用自己的肌肉,自由地走動,讓孩子忘乎所以,懷著“我可以做這些事情”的心理,精力充沛地到處走,四處探索,一心展示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活動能量劇增。

  孩子“整天折騰個沒完”,實在讓人精疲力竭,有的父母整天嘀嘀咕咕說著“不”,有的父母則大聲咆哮“不不不”。而孩子感受到的是挫折和障礙,還有來自父母的不信任,自信心大受影響。

  *一旦學會走路,能從不同的角度、自由地觀察周圍環(huán)境,寶寶的好奇心大大激發(fā);許多事物需要觀察,許多動作需要學習,他們終日忙著做“實驗”。

  和父母的沖突——日益強烈的好奇心,能靈活運用的雙手,加上不再被動的身體,孩子更加熱衷于探索和發(fā)現(xiàn),摳墻洞、翻垃圾箱的舉動頻頻發(fā)生,自己不會做的事情偏要做,力不從心就發(fā)脾氣。這在一心要維護秩序的父母看來,全然是調皮搗蛋,添亂惹禍,“嘉嘉,爸爸弄給你看”,“不是這樣,瞧媽媽的,應該這樣”。

  大人的干預,寶寶感受到的是沮喪,等于在告訴孩子“你不行,你做不了”。時間長了,孩子的自我評價會大打折扣,潛能的發(fā)揮可能受到影響。

  你不能錯過的專家建議

  不再事事包辦代替。寶寶會走了,意味著他要逐漸脫離大人的掌控,開始運用自己的身體和能力,一步一步邁向獨立,最終變成完全自主、有自己想法的個體。這時候,寶寶出現(xiàn)“唱反調”顯示出他對“自己做決定”這件事已經有所覺察。現(xiàn)在,你最需要做的是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改變教養(yǎng)方法,不能再事事包辦代替了。

  和寶寶一起體驗分離。寶寶學會走路以后,他就會經常走幾步后又急急忙忙地回到你的身邊;有時候,他會嬉笑著離開你,逗你追趕上他、再給他一個擁抱。這樣的嘗試和游戲會不斷反復。這是一個重要的現(xiàn)象,孩子正在試驗自己和母親的分離,體驗分離的感覺,體會自主行動的快樂,這讓他深感滿足。大人千萬不要因為擔心跌交、闖禍而限制寶寶。

  避免沖突的最好方法是理解孩子

  愛心提示:

  不要害怕寶寶發(fā)脾氣,也不能在“風口浪尖”上和寶寶對著干。寶寶發(fā)脾氣的時候,父母給予的關注過多,或者反應強烈,恐怕只會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面對嚎哭發(fā)怒的寶寶,盡量保持冷靜和平常心,對你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卻是減少“火山爆發(fā)”頻率的有效辦法。

  *別把學習當胡鬧

  摸這碰那,爬上爬下,惹事闖禍,又哭又笑。寶寶這么忙碌、如此調皮,在大人眼里完全是胡鬧。然而,寶寶就是通過這樣的運動和游戲,進行著他主動的學習和探索:人格在其中得以發(fā)展,生理機能和運動能力在其中得以發(fā)展,大腦和思維能力在其中得以發(fā)展。

  如果你的寶寶總是安靜地坐著,父母反而要有所警覺了。

  *行為發(fā)生變化就是孩子學習、進步的過程

  對寶寶來說,行為發(fā)生變化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大人習慣上把把認字、數(shù)數(shù)、學彈琴看成學習。其實,能走了、會說話了、會用小勺了,都是寶寶重要的學習成果。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著無數(shù)的、自發(fā)的、反復的學習。在看似淘氣的動手動腳的過程中,寶寶的大腦和客觀世界建立了聯(lián)系和條件反射,大腦得到訓練,積累了各種各樣的經驗,也為以后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心靈的活躍和身體的運動是相輔相成的,這是1~2歲孩子的年齡特點。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還有你的耐心和信任

  孩子在接觸新事物、探索新事物的時候,并不希望別人馬上提供意見和幫助。

  他們需要時間自己摸索,自己判斷。時機成熟的時候,孩子會發(fā)出信號,希望得到父母的解釋和幫助。孩子需要完整的時間自己反復琢磨、不斷探索,這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他的各種能力、獨立性和自信心,還能讓他感受父母的信任和善解人意。

  有人說得好,種籽成長的條件是水和陽光,還有時間。時間看不見、摸不著,但它是種籽發(fā)育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孩子的成長也一樣。

  *消除沖突,尋找替代的方法

  不要隨意限制孩子,讓孩子充分地自由地練習他的新技巧。孩子堅持要揮動胳膊丟東西,不妨給他幾個小沙包,鼓勵他在室外朝著小簍筐丟擲;孩子非爬高不可,鋪上地毯,任由他在沙發(fā)上爬上

  這個時期,孩子的新肌肉發(fā)展很快,家里未必一直都有適合他們練習肌肉的地方,公園和兒童游樂場通常都有發(fā)展大肌肉的游戲設施,父母可以定期帶孩子去接觸這些玩具,鍛煉孩子的肌肉。

  關鍵詞:

  1.睜大眼睛注意孩子的安全;

  2.給孩子創(chuàng)設自由而又安全的環(huán)境。

  關于安全的3點建議:

  這個階段,你和你學步寶寶經常正處在“天上人間兩重天”。寶寶無憂無慮,興奮快樂地勇往直前,你在一邊瞻前顧后,心驚膽顫,時不時要被孩子的危險舉動驚得大喊大叫,控制著不要發(fā)脾氣。如何調整雙方極端的兩種心理狀態(tài)的確是一個重要課題:

  1.這僅僅是一個過渡期,很快就會過去,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是父母的首要責任。

  2.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長的快樂,樂觀地看待事物,麻煩和勞累是暫時的,當父母首先是一種快樂的人生體驗。

  3.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安全的、寬敞的、自由的環(huán)境能讓你自己安心不少。

  保護安全,媽媽有秘招

  *放心、放手,不放眼

  讓一個學步孩子獨處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如果孩子離開了你的視線,而你又聽不到他的聲音,多半是他遇到麻煩了。無論你忙什么,也要絕對避免:孩子不在你的視線之內。(陸蜜)

  *再次檢查家里家外是否安全

  這個時期,家里的櫥柜、抽屜和擺設都要重新檢查一遍。剛能走的寶寶,會把椅子推到廚房,爬上椅子玩微波爐。所以,大人必須重新審視一遍孩子周圍的環(huán)境是否安全。(沈越)

  *和寶寶約法一章——有車的地方必須讓媽媽拉著手。

  寶寶學會走,馬上就想跑和跳。新學會的技能常常讓他忘乎所以,不分場合地試驗他的本領。有車的地方,一定要束縛孩子的活動范圍,我和他約定,只要我發(fā)出警告,他就得趕緊握住媽媽的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47851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