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現(xiàn)代社會中,‘孔融讓梨’這樣的教育方式已經過時了。”近日,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聯(lián)合中信銀行對家長們進行了一場題為《做幸福家長,培養(yǎng)陽光孩子》的講座,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專家講師團成員、泡小教科室主任陳競為家長們上了一堂顛覆許多傳統(tǒng)觀念的心理課。
另類觀點學習興趣十大元素
陳競認為,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有“十大元素”,即神秘、新奇、比賽、刺激、挑戰(zhàn)、意想不到、變化多節(jié)奏快、證明有能力、有可能得到肯定、能幫助到別人。“我們要了解并加以保護這些‘元素’,有時甚至要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孩子的這些成長‘元素’,讓孩子回歸‘快樂的童年’。”
陳競說,有家長陪孩子學鋼琴、畫畫、圍棋、游泳、書法、英語都很積極,的確,這些都是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孩子能力的一個方面,可是有些家長沒有抓住素質教育的核心。那什么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呢?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這才是素質教育的核心。都怪別人不對的思維方式、主次不分的思維方式、不愛動腦子的思維方式,都不是健康的思維方式。父母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以身作則,有時候無意中說的一句話也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
顛覆傳統(tǒng)孔融讓梨不再適用
“‘孔融讓梨’這樣的傳統(tǒng)教育故事已經不適用于現(xiàn)代社會。”陳競此語一出,許多家長都露出驚訝的表情。“在現(xiàn)代社會殘酷的競爭中,一定要教育孩子有競爭意識。”
陳競為此舉了一個例子:中國媽媽和美國媽媽都有3個孩子。兩位媽媽都買了3個蘋果。一個孩子說:“媽媽,我要那個最大的蘋果。”中國媽媽聽了不高興了,瞪了孩子一眼說:“沒禮貌,你不是好孩子,大的要讓給別人。”這就是中國媽媽的教育思想,謙讓是中華民族的美德。這個沒有錯,關鍵是現(xiàn)在是市場經濟了。你看人家美國媽媽是怎么說的:“你們都想得到這個最大最紅的蘋果嗎?好,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競爭才能得到。家里有一塊草坪,你們3個每人拿一把剪子去修草坪,看誰修得最好,媽媽就把這個最大最紅的蘋果獎勵給誰。”
陳競認為,美國媽媽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現(xiàn)在是市場經濟了,中國媽媽也應該換換腦子,應該按照市場需要的人才來培養(yǎng)孩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0872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