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表現(xiàn)欲極強,喜歡引起成人的注意,如有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表揚,卻常常做出了成人不歡迎的事情來,成了“淘氣”的行為。
對策
對于想引起成人注意的孩子,成人則應該放下正在干的事情,去關心他,傾聽他的要求,然后對他進行合情合理的教育,讓孩子知道成人是關心他的,使他達到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而保持正確的行為。更為重要的是,對這一類孩子,成人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其行動,盡量做到防患于未然,遇事力求在事先打“預防針”,讓他知道成人對他是關心和注意的,避免引發(fā)其“淘氣”行為。
2因精力過剩造成的“淘氣”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各種能力也不斷提高,但是如果成人所能提供的活動環(huán)境和條件不能滿足孩子需要,他們剩余的精力無處使用,也會產(chǎn)生“淘氣”行為。
對策
對于精力過剩的孩子,成人應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和機會,提高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yǎng)其良好的意志力和品德,讓其過剩的精力有用武之地。其中父母指導孩子的游戲活動很重要。推薦閱讀:陪孩子克服怕黑、怕鬼心理反映兒童氣質的九大方面
不要小看了寶寶的玩,寶寶的玩需要父母的指導和適度參與,如果只是給寶寶買了一大堆的玩具,卻不教給寶寶怎么玩,或者大人根本就沒有玩過寶寶的玩具,那么你的寶寶就很難從他的玩具中得到更多的“智力營養(yǎng)”。也許他只會把積木雜亂無章地堆疊在一起;把球盲目地扔來扔去;別人玩娃娃家游戲時他往往充當一個破壞的角色;也根本坐不下來耐心地拼圖和畫畫;常常一會兒也閑不住,但也不知他在忙什么,上躥下跳,大叫大嚷,消耗他過剩的精力。這樣寶寶也就很難從玩具和游戲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反而會成為一個討人嫌的“小鬧將”。久而久之,不僅對寶寶的智力發(fā)展有影響,也會影響寶寶的性格。
3好奇心引出的“淘氣”
幼兒期孩子知識貧乏,許多事物對他們來說,都充滿神奇和奧秘。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渴望了解更多的事物,也希望自己能摸摸試試,往往成人越不讓看,越不讓做的事情,孩子偏偏要看要做,成人則視為“淘氣”。
對策
孩子對不了解的事情感到好奇,是一件好事,實際上這是一種探索、一種學習。這時成人如果只是斥責或打擊,他們的求知欲望就會被泯滅,正在萌發(fā)的自信心也會遇到扼殺。成人應該珍惜孩子的這種求知心理,抓住時機,予以引導,一方面,要向孩子介紹新接觸到的事物的簡單知識,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要耐心講道理,幫助孩子“淘氣”,并要求孩子不影響成人工作或損壞東西。這樣,既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使他獲得新知識,形成好行為。
4心懷不滿,有意識的淘氣
有的孩子喜歡用有意識的淘氣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當孩子對某些方面感到不滿意的時候,就會用過淘氣這種方式來發(fā)泄自己內(nèi)心的不快樂。當孩子淘氣的時候,家長要盡量放開心態(tài),因為在一定程度上這是一件好事,說明孩子的求知欲和學習能力在提高。家長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來成長,在淘氣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斥責孩子。
對策
對有意識“淘氣”的孩子,成人可采取“冷處理”的方法,既不要打罵,也不要訓斥,等到事情平息以后,再指出他的不良行為,并給予糾正。也可以用“自然后果”法懲罰一下,讓他感覺到自己的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后果,讓其牢記教訓,下決心改正錯誤。這種淘氣一般出現(xiàn)在年齡偏大的孩子身上,3歲前不常見?傊,對待孩子的“淘氣”,成人既不能簡單粗暴,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應該區(qū)別對待,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5再來了解一下淘氣的種類有哪些
1、愛惹別人
這樣的孩子應該多進行觸覺訓練,大籠球按摩、毛巾被卷蛋卷、網(wǎng)纜、羊角球、袋鼠跳。
2、不聽指令,多動
訓練平衡能力,尤其是那些從來都不覺得暈的孩子,要多做旋轉訓練,使外界信息能夠傳入大腦,這樣老師的話才聽得進。
3、自己愛做小動作
多進行協(xié)調(diào)性訓練,促進大腦對手的控制力。
4、情緒不穩(wěn)定,逆反
對這樣的孩子不要亂發(fā)脾氣,要多進行觸覺訓練。罰站也會有些作用,但是,要掌握時間,一般是一歲一分鐘,4歲的孩子只有罰站4分鐘有用,時間長了也不管用,還是需要輔助其他方法。
6家長一定要知道對待寶寶淘氣的正確態(tài)度
1、不要急于干預孩子的淘氣行為,要努力分清行為的本質和動機:是單純的淘氣,還是好奇心驅使下的探索行為,從而決定是加以勸阻,還是因勢利導。
2、家長要“童化”自己,要以小伙伴的身份和寶寶一起娛樂,有時還可以幫助寶寶出主意,想辦法,引導他將淘氣行為變?yōu)橛幸饬x的探索活動。
3、多點“好笑”,少點“好氣”。家長對孩子做出的淘氣行為往往會感到既好氣又好笑。如果孩子的淘氣不是太過分,那么不妨少點“好氣”、多點“好笑”,這不僅是出于營造輕松氣氛的考慮,而且還有利于你自己的健康。
4、要給寶寶立個規(guī)矩,讓他從小就懂得什么事對的、什么是錯的。這個意識在寶寶頭腦中扎下了根,就會成為他的行為準則,形成自律。寶寶需要一個界限,這個界限給他展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66257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