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階段性質量檢測試題(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八年級語檢測卷
一、積累與運用(共20分)
(一)積累(共12分)
1下面字,把中拼音所表示的漢字依次寫在括號內。(2分)
人會長大,花會枯wěi( ) /垂掛下一季濃密期盼的感覺很長/一旦歡悅zhàn( )放的時刻真短/啊,在變幻的天空次第消失的云朵/曾經(jīng)一切都在眼前,伸手可及/故鄉(xiāng)和童年奔chí( )在綠蔭的夢中/時光以高速前行/奪走我親情和不jiě( )事的年少。 ——選自席慕容《時間》
2.根據(jù)原。(共8分)
①五嶺逶迤騰細浪, 。
② ,風煙望五津。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④ ,恨別鳥驚心。
⑤幾處早鶯爭暖樹, 。
⑥ ,化作春泥更護花。
⑦人生自古誰無死, 。
⑧ ,鐵馬冰河入夢。
3名著:(2分)
①.《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作者 的作品。
② 保爾在 (人名)的影響下,走上革命道路。
(二)運用(共4分)
4.下列語段有幾處毛病,請用規(guī)定的符號直接在原上修改。(4分)
換用號: 增補號: 刪除號: 調位號:
不論是清晨甚至夜晚,在我家門口長長的一條胡同里走著的時候,總能聽到一陣陣悅耳的琴聲。那樂曲時而低沉,時而高亢,時而悲傷,時而奔放……一個個音符似乎變成了輕紗般飄動的云朵,變成了艷麗奪目的彩帶,突然,又似一股清泉從高聳的崖上落入水潭,那水花飛珠滾玉般的動聽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盤那樣好聽。我走著,仿佛是一只小小鳥隨著音樂歡樂地歌唱。
從那時起,似乎被小提琴的那種魅力給迷倒了,整天吵著要去學,可媽媽總是笑著說:“你還小”!
(三)綜合性學習(4分)
5、某班開展了一次“中國月化”主題探究活動,下面是同學搜集的資料。閱讀后,按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上古暑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習俗。唐代賞月十分盛行,并將中秋節(jié)定為固定節(jié)日;兩宋時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取“人月共圓”之意。這一風俗延續(xù)至今。
材料二:

(1)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內容,寫出你的探究結果。(2分)

(2)請為“中國月化”主題探究活動擬一則宣傳語。(要求至少用一種修辭方法)(2分)

二、閱讀理解(共40分)
(一)6.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 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小。
(1)“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一聯(lián)中的“割”字突出了泰怎樣的形象?

(2)這首詩最后一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閱讀蘇軾《記承天寺夜游》,完成7—10題。(10分)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 念無與為樂者 念 (2)蓋竹柏影 蓋
(3) 相與步于中庭 于 (4)但少閑人 但
8.翻譯下面句子。(2分)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9.賞析中的句子。(2分)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10.篇末的議論表露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或感情?(2分)

(三)閱讀下列短,完成11~15題。(11分)
①2010年8月7日,一場突如其的災難降臨甘肅省舟曲縣,昔日秀美的中小城頓時滿目瘡痍,許多同胞不幸罹難。罪魁禍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發(fā)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將含有沙石且松軟的土質體經(jīng)飽和稀釋后形成的洪流。相對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體碎屑物,最高體積含量可達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壞力。它往往發(fā)生在區(qū)等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qū)。
③舟曲縣城所在的白龍江地區(qū)地勢起伏較大,谷地勢高差達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處于兩之間的峽谷地帶,這給泥石流匯集和流動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條件。舟曲位于龍門地震活動帶北緣,又臨近天水地震活動帶。由于歷史上的幾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質構造巖性松軟、破碎,風化程度嚴重,堆積物很多。此外,災害發(fā)生之前持續(xù)的干旱造成附近體干縮,加大了巖石間、體間的縫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巖體、體互相之間更加沒有黏性。
  ④這些地質條件給舟曲埋下了安全隱患,但如果沒有力量去推動這些松散物質的話,泥石流依然不會發(fā)生。暴雨就是推動泥石流的“手”。
⑤處于黃土高坡上的舟曲縣原本是一個干旱的地區(qū),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歷史記載的暴雨近百年只發(fā)生過2次,分別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發(fā)當晚,該地區(qū)在短短40分鐘內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溝床中的固體堆積物質,使其穩(wěn)定性降低。飽含水分的固體堆積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發(fā)生運動,形成了泥石流。作為生命之的水成了這場災難的導火索和幫兇。
⑥如果說強降雨是“導火索”的話,體風化、水土流失則是“火藥”,而人類活動擔當了“催化劑”的角色。
⑦20世紀50年代,舟曲縣森林覆蓋面大,生態(tài)環(huán)境平衡,有“隴上江南”之稱。然而之后的半個多世紀,舟曲的森林覆蓋率從67%銳減到20%。森林的過度砍伐導致舟曲水土流失嚴重,體風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風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著谷傾瀉而下。另外,近10年,舟曲縣獲批的大小水電站有55座。修建水電站要炸辟地,會令巖體變得松動,植被遭到破壞,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質。更有甚者,舟曲礦產(chǎn)資豐富,開礦遺留的廢棄土石處理不當,使松散碎屑物質量大增。這樣,在自然狀態(tài)下需數(shù)十、數(shù)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的松散碎屑物質量,現(xiàn)在幾年內便達到了。桶里裝滿了“火藥”,自然一點就炸。
⑧由此可見,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為天災,人為因素也促進了泥石流的發(fā)生發(fā)展,擴大了它的規(guī)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經(jīng)濟發(fā)展中應該重視環(huán)保,只有真正貫徹落實可持續(xù)發(fā)展,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11.請簡要概括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3分)
(1)
(2)
(3)
12.第⑦段中劃線句運用了作比較、 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 。(2分)
13.第②段“它往往發(fā)生在區(qū)等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qū)”一句中,加點的“往往”一詞不能刪掉的理由是什么?(2分)

14.第⑥段字,在結構上起著 的作用,在語言上體現(xiàn)了說明語言 的特點。(2分)
15.為了避免悲劇重演,結合你所掌握的知識對泥石流易發(fā)生區(qū)的居民提出兩條預防泥石流的建議。(2分)


(四)閱讀短,完成16~20題。(15分)
在冬夜里歌唱的魚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蒼茫,鳥兒離開了岑寂的北方;馃瞥恋侥且贿叀徤,風一陣冷過一陣,蒿草在風中蕭瑟。目光越過一道道梁,一個人的影子就會在昏暗中挾裹著晚風,逐漸清晰。我和妹妹就在這樣的黃昏,在這樣的梁上等待父親,還有父親手中的魚。
②父親手中提著一尾胖頭魚,這種魚頭重尾輕,是鄉(xiāng)村廉價的魚,很適合我父親的購買能力。父親微薄的工資,要養(yǎng)活一家六口,只能偶爾買這種魚。他很少笑,只在遞給我們拴魚的草索時“嘿嘿”幾聲。在夜色中,牙齒很白,這是他留給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飛跑著,把魚交給母親。妹妹在身后搖搖晃晃地追趕。母親接過魚,刮鱗、剔腮、破肚,把整條的魚分成小塊,嫻熟而又忙亂。當菜籽油的香味混合著松枝騰起的濃煙彌敞開的時侯,廚房成了溫暖的心臟,召集一家人圍攏到一起,催促著母親往爐膛添柴。火舌從灶口舔出,母親的影子貼上后墻,忽大忽小,斑駁搖曳。罡風纏繞窗欞發(fā)出嗚咽,屋里的溫度升起,熱量向著寒冷四散突圍。
④鍋中的水,沸騰起了。咕嚕咕嚕,魚開始在水中歌唱,由一個聲部轉入另一個聲部。這是世間最美的音樂,傳遞口福的信息。大姐在這時也不忘記做弟妹們的表率,裝模作樣地伏在灶臺做作業(yè);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長辮,眼睛隨著騰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繞著灶臺打架,虛張聲勢,有別于平日里泄憤的爭斗,而是在幸福的預感中,矯揉造作,故作嬌嗔。父親黝黑、冷峻的臉上露出慈愛和笑容,雖然沉默獨坐,而他內心必然掠過一陣陣瞬間的喜悅,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時間過了多久,母親撮起嘴,吹鍋蓋上的蒸汽。揭開鍋蓋,如同揭開一個謎底。魚怎么樣了?母親撒下大把翠綠的蔥絲,鮮紅的辣椒。鍋蓋合上時,她用毛巾環(huán)繞住鍋與蓋的縫隙,讓蒸汽悶在鍋里,但仍擋不住滲出異香。
⑥魚熟了,母親只吃魚湯泡飯。她撥開我們幾個孩子貪婪的交叉著的筷子,挑出一塊大而少刺的魚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們茫然的眼神里走出異香氤氳的房間。
⑦寒冷跟隨著溫暖的小碗,跟隨著母親推開那間草屋的門。溫暖的魚讓瞎老爺爺?shù)谋涞男∥萃瑯荧@得了溫度。老人邊吃邊有淚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緣故?
⑧同樣是一個冬天的夜晚,這位孤寡老人孤單地走了。臨終前,他告訴在場的人,他慶幸的時刻是那個冬夜,因為他吃到了我母親送給他的魚。他用手摸著胸口,說:“這里,很暖!”
⑨另一個冬天。黃昏,我們不再去那個崗張望。我父親在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黃發(fā)已經(jīng)扎成了小辮,我們漸漸長大成人。但我們常常想念那樣的冬夜,溫暖只會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門程。
⑩嚴寒襲時,需要取暖,并且不讓一個人孤單。
(選自《讀者》2007年第14期,有刪節(jié))
16.題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題目表達了哪些感情?(3分)

17.理解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含義。(4分)
(1)廚房成了溫暖的心臟。
(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18.③段中寫到:“罡風纏繞窗欞發(fā)出嗚咽,屋里的溫度升起,熱量向著寒冷四散突圍。”這句景物形象生動,分析它在表達感情方面的作用。(2分)

19.第④段寫了孩子們的表現(xiàn),請分析他們此刻各自的心理活動。(3分)
(1)大姐:
(2)二姐:
(3)我和妹妹:
20.結尾寫到:“嚴寒襲時,需要取暖,并且不讓一個人孤單!边@句話含義深刻,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3分)

三、(40分)
21.閱讀下面的字,按要求。
微笑是一束馨香的百合花。給家人一個微笑,讓花香沁入彼此的心間;給朋友一個微笑,讓花影留在彼此的記憶中;給陌生人一個微笑,讓花朵綻放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請以“微笑”為題,寫一篇。
要求:①內容充實,感情健康真實;
②寫成記敘或議論;
③標點正確,書寫規(guī)范,不少于600字;
④中請不要出現(xiàn)自己的真實姓名和校名。
題目:


八年級語檢測卷答案
1 萎、綻、馳、解
3 奧斯特洛夫斯基 朱赫
4.參考:(1)“甚至”改為“還是”。(2)“長長的一條”改為 “一條長長的”。(3)“時而悲傷,時而奔放”不夠協(xié)調,可以將“悲傷”換成“含蓄、舒緩、內斂、纏綿”等,也可將“奔放”改為“歡快、興奮”等。(4)“那水花飛珠滾玉般的動聽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盤那樣好聽”表達不簡潔,可改為“那水花飛濺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盤那樣動聽”等。(5)在“似乎”前加“我”。(6)“你還小”!句中的“!”放在引號里面。(4分。改對一處得1分,若有其他改法,只要符合要求且正確合理亦可得分)
5、(1)中國有悠久的“月化”(中國人喜歡借月寄情) (2)示例1:月,傳悠久化;月,寄人間真情。 示例2:月,你如一位翩翩仙子,款款走進多少人墨客的夢中。
6.(1)高大巍峨(2)不畏艱難,勇于攀高的豪氣壯志。
9.(2分)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月光的皎潔(清澈透明)。句中沒有寫“月 ”字,卻無處不見皎潔的月光,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蔬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只要扣住“比喻的手法”和“月光的皎潔”即可得分)
10表現(xiàn)出作者豪放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也隱含著被貶后內心的悲涼與自慰。
11.(1)地質條件;(2)暴雨或強降雨;(3)人類活動或人為因素。
12.列數(shù)字 表明短時間內森林覆蓋率銳減,具體準確地說明了人類過度砍伐森林造成了環(huán)境的惡化,加速了泥石流的形成。
13.往往,表示大多數(shù)情況如此,但不排除個別情況,更加切合實際,體現(xiàn)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14.過渡或承上啟下 生動
15.略。評分:共2分。每條1分,建議合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36606.html

相關閱讀:2013年4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1、5單元調研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