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簡答題解答方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三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化學簡答題,要求用意思完整、言辭簡潔、邏輯性強、能擊中要害的字、詞、句、字母、符號、化學用語、數(shù)字、單位等來回答、解釋化學現(xiàn)象,它是中考題型所能達到的最高層次,并已作為考查學生綜合分析、理解應用、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實驗操作和靈活運用知識能力的一種必要題型,但同時也是主觀性試題中較易失分的題型。那如何在中考中提高化學簡答題的答題正確率,關鍵還在于應掌握化學簡答題解題要義。

  一般解答這類題型時,應該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要審清題意,抓住核心,分清要說明問題還是要歸納結論、或者是要驗證原理;

  2.從化學知識、原理入手,分析題意,找出題中所有的大小知識點,要抓住各知識點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進行分析、思考和解答;

  3.知識遷移,把書本知識滲透到題目中,積極思維,尋找知識交叉點;草擬方案,聯(lián)系題意進行分析,歸納小結,要注意表述的有序性,層次性,要盡量做到語言簡捷,尤其用化學語言作針對性的回答時忌拖泥帶水,F(xiàn)精選數(shù)例這類試題,并對其作簡要的分析。

  例1.(2000年山西省大同市中考題)某同學用酚酞試液和濃氨水做“氨分子擴散”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試管內(nèi)濾紙條上沒有變色,而試管口所塞的脫脂棉卻變成了紅色。請問(1)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錯誤操作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2)這一錯誤實驗操作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分析:“氨分子擴散”實驗是教材規(guī)定的學生實驗,做過實驗的學生應該對本實驗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實驗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應該是濾紙條上酚酞點從試管口向試管底逐漸變紅,說明氨分子在不斷地運動,而本題的現(xiàn)象卻正好相反,題目要求分析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做好學習實驗,認真觀察演示實驗,認真地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學會用化學實驗解決簡單的化學問題是解決該題的關鍵。

  解答: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錯誤操作可能是濾紙條上錯滴了氨水,脫脂棉上錯滴了酚酞。這一實驗仍可得出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分子在不斷地運動等結論。

  例2.(2001年黑龍江省中考題)某探險家牽著自己的狗進入一個山洞去探險,當走近洞底時,他發(fā)現(xiàn)狗突然暈倒在地。試簡要回答:

  (1)用人學過的知識解釋其原因;

 。2)在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后,他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收集一集氣瓶洞底的氣體帶回實驗室進行研究。

  分析:本題一反過去規(guī)范的氣體收集的操作,把氣體的收集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運用排水、排氣法收集氣體的原理解決實際問題。氣體收集的方法不外乎排水、排氣兩種。運用排氣法顯然不夠理想,運用排水法收集又要考慮所收集的氣體的溶解性問題。由于洞底的氣體只能從地殼中來,而地殼中必然有水存在。因此一般說來,這樣的氣體的溶解度不會很大,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那又如何利用排水集氣的原理收集一瓶氣體呢?用常規(guī)方法顯然不行,因為用氣體的壓力將水從集氣瓶中排出的操作太復雜,能不能用逆向思維的方式考慮讓水主動給氣體騰出空間呢?看來可以。

  解答:(1)洞底存在著密度比空氣大并且不能供給呼吸的氣體;

 。2)將裝滿水的集氣瓶帶入洞底,將水倒出并蓋緊瓶塞即可。

  例3.(2004年浙江省中考題)某同學采用大理石與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在把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氣泡,但澄清的石灰水沒有變渾濁,試分析原因。

  分析:CO2制取中,采用大理石的原因是考慮了反應速度和它是塊狀固體,使用稀鹽酸而不用濃鹽酸的原因是濃鹽酸有很強的揮發(fā)性,使得產(chǎn)生的CO2中混雜有大量的氯化氫氣體,本題如用化學方程式來回答就顯得簡明扼要。

  解答:原因是該同學使用的鹽酸過濃,有大量的HCl氣體揮發(fā)出來,發(fā)生的反應如下:

  例4.(2003年云南省中考題)云南盛產(chǎn)三七、天麻、冬蟲、夏草等名貴藥材。其中天麻的主要成分是天麻素,其化學式為,它具有鎮(zhèn)靜、安眠和鎮(zhèn)痛等作用,可用于治療神經(jīng)衰弱等癥。從天麻素的化學式,將你所知道的信息(即該化學式的涵義)至少寫出三項。

  分析:天麻素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zhì),因此其化學式也叫分子式。分子式的宏觀涵義是:表示一種物質(zhì);表示這種物質(zhì)由哪些元素組成;微觀涵義是:表示該物質(zhì)的一個分子;表示一個分子由哪些原子構成。按照上述描述思路,可以寫出多項信息。

  解答:(1)表示天麻素這種化合物;

 。2)表示天麻素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3)表示一個天麻素分子;

 。4)表示一個天麻素分子由13個碳原子、18個氫原子和7個氧原子構成等。

  例5.(2003年廣西南寧中考題)對大量客觀事實與實驗進行分析,找出一些規(guī)律,并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和物質(zhì)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對一些物質(zhì)的性質(zhì)作出推測,這是化學學習中必須訓練的科學方法。

  在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四種物質(zhì)中,其中一種物質(zhì)具有的某種性質(zhì)(特性),是其它三種物質(zhì)所不具有的。例如:常溫常壓時炭是固體,其他三物質(zhì)是氣體,炭與其它三種物質(zhì)的狀態(tài)不同。試按上述要求再列舉三例(答對三例給滿分)。

  分析:該題前一部分的文字旨在對考生進行科學方法教育,與題目的分析與解答關系不大。回憶四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按題目中提供的示例,找出四種物質(zhì)中某一物質(zhì)獨有的特性,是該題解答的關鍵。從物理性質(zhì)的角度出發(fā),可找出炭的特性(吸附性)。從化學性質(zhì)的角度出發(fā),可找出氧氣的特性(助燃性);一氧化碳的特性(毒性);二氧化碳的特性(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紫色石蕊變紅)。

  解答:(1)炭具有吸附性,其它三種物質(zhì)沒有吸附性;

 。2)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其它三種物質(zhì)無毒;

 。3)氧氣具有助燃性,其它三種物質(zhì)不具有等。

  例6.(2001年江蘇省無錫市中考題)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將一個新鮮的雞蛋放入盛有稀鹽酸的玻璃筒中,可觀察到雞蛋一邊冒出氣泡,一邊沉到筒底,一會兒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時又下沉,如此反復。如何解釋其中現(xiàn)象?

  分析:本題是一道用化學知識解釋物理現(xiàn)象的題目。命題人將物理知識與化學知識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有效地考查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解這類題應從兩個角度入手:從已知條件入手,分析出哪類反應可能發(fā)生;從未知條件入手,探討解題時需要哪些物理、化學的知識以及這些與已知條件的關系。

  解答:當雞蛋殼與鹽酸接觸時,便開始有二氧化碳生成,附著在雞蛋殼的表面。隨著附著的雞蛋殼表面的氣體的逐漸增多,雞蛋所受到的浮力也逐漸增大,當浮力大于重力時,雞蛋上。划旊u蛋殼表面的氣體足夠多的時候,氣體便脫離開雞蛋殼,使得雞蛋所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雞蛋下沉。

  例7.(2001年上海市中考題)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都是有機物,它們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一些騙子聲稱,他們發(fā)明了一種試劑。只要在水中加入少量這種試劑,就可以使普通的水變成燃料油,從而解決世界性的能源問題。請你依據(jù)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駁斥這種謊言的荒謬之處。

  分析:本題必須抓住駁斥謊言的根本依據(jù)是質(zhì)量守恒定律。從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shù)、原子種類不變,再分析生成物汽油、煤油、柴油等有機物和反應物水的組成后,便戳穿了這一謊言。

  解答: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粒子,燃料油屬于含碳元素的有機物,通過化學反應,不可能使水中的氫元素或氧元素變成碳元素,所以“水變油”完全是一種謊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san/288768.html

相關閱讀:初三元月調(diào)考!打響中考第一槍!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