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杠桿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杠桿;
(2)知道杠桿的一些應用。
2、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杠桿的結構;
(2)通過探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了解杠桿的應用,進一步認識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學法點撥】
“力臂”對同學們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而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在探究杠桿平衡條的活動中可以體會很深刻。例如教材中圖12.4-5,可以把右邊的鉤碼換成一個彈簧測力計,讓測力計向不同方向用力拉,為了讓杠桿平衡,看力的大小是否相同,想一想,為什么?
【達標自查】
1、如圖12.4-1,是用一根木棒在撬石頭,這根木棒的特點有:①木棒不易 ;②能在力F的作用下圍繞著 旋轉。我們就可以把這根木棒叫 。
2、在上題中,我們從O點作一條N的垂線,這條垂線的長度就是力F的 。
N這條直線就是力F的 。
3、下列物體中不能看成杠桿的是( )
A、筷子 B、火鉗 C、剪刀 D、橡皮筋
4、杠桿的平衡條是 ;如果分別用不同方向的三個力作用于杠桿的
A點,都能使圖12.4-2所示的杠桿平衡,那么最小的力是 。
5、生活中的杠桿可以分成三類,一是省力杠桿,例如 ;二是 ,例如 ;三是等臂杠桿,例如 。(把“釣魚桿,蹺蹺板,瓶起子”填在“如”字后的橫線上)
6、如圖12.4-3,圖中輕質木棒AB可以看成一個杠桿,C點吊一重物,B點用繩子拉著,杠桿的支點是 點。請在圖中標出動力F1,阻力F2,并畫出它們的力臂L1、L2。如果木棒靜止,,則等式:F1L1= 成立。
7、用一根細棉線把一段直鐵絲吊起,讓鐵絲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將棉線右邊的鐵絲對折一下,鐵絲還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嗎?實際做做,然后回答:
①你看到的現(xiàn)象是: ;
②猜想可能的原因是: ;
③猜想的依據(jù)是: 。
8、用剪紙的剪刀剪一疊較厚的紙,是用剪刀的尖端容易剪斷還是用剪刀的中部容易剪斷,試試看,并和同學交流一下,討論是什么原因?利用的物理知識是什么?
能力提高
9、在探究杠桿平衡條的活動中,你一定注意了首先調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吧!這樣做對你填寫書中表格中的哪幾項數(shù)據(jù)有利,為什么?
10、在探究杠桿平衡條的活動中,我們使用的杠桿兩端有兩個螺母,它們的作用是 。如果不要這兩個螺母,請你設計一種裝置,使它具有與螺母相同的作用,畫出設計草圖,加上必要的字敘述。
11、在探究杠桿平衡條的活動中,小紅發(fā)現(xiàn)用2 個鉤碼可以平衡3個鉤碼。如圖12.4-4,小紅想,杠桿平衡,肯定不能光看動力和阻力,可能還與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有關。于是她反復做了幾次實驗,分析得出杠桿的平衡條為:
動力X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X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
老師看后,指出她的不足之處,可小紅據(jù)理力爭,“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怎么可能有問題呢?”老師為了讓小紅相信,拿一個彈簧測力計,把測力計的掛鉤掛在A點上,則…….小紅明白了。
①你能說說教老師是怎么做的嗎?
②小紅在老師的指導下,把自己得出的“平衡條”等式兩邊各改了一字,就變成了正確的結論,想一想她是怎么改的?
12、能否用量稱為5N的彈簧測力計測一名同學的重?
需要的輔助器材:
應用的物理知識:
啟發(fā)你這樣創(chuàng)意的:
13、如圖12.4-5,一個圓柱形質地均勻的桶重400N,直徑1m,要把它推上一個高20cm的坎,此時這個桶就可以看成是一個杠桿,它的支點是 ,O點為重心。如果要用最小的力把它推上坎,應如何使力,在圖上把它畫出,并算一算,這個最小的力應是多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34806.html
相關閱讀: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