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 教案設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政治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教學目的】(一)目標:1、發(fā)展的概念、發(fā)展的實質

2、新事物、舊事物的含義

3、判斷新舊事物的客觀標準

(二)目標:1、分析論證問題的

2、比較分析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通過本課時的,樹立現(xiàn)代科技意識,提高對科技作用的認識,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發(fā)展觀。

【重點和難點】1、發(fā)展的實質

2、新事物、舊事物的含義

3、

【教學過程 】

“孫權勸學”的故事,說的是吳國大將呂蒙自幼從軍。沒有文化、常常鬧出笑話。后在吳主孫權的勸導下,他發(fā)憤讀書,進步很快。魯肅當上都督以后,仍認為呂蒙不過是一介武夫,有點瞧不起他。不料在一次討論戰(zhàn)略問題時,呂蒙卻能問一知三,對答如流,魯肅大為驚喜的說:“我以為你只有武略,今天才知道你學識淵博,已經(jīng)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呂蒙幽默地說:“土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意思是說人們三天不見,便要另眼相看,怎么能用老眼光看我呢?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

我國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在《回鄉(xiāng)隅書》中寫到: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些都說明了什么樣的哲學道理?(提問)

這些都說明了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變化發(fā)展的。所以,今天我們來學習辯證法的第二個特征,(板書)

可以說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再到人的認識都是個變化發(fā)展的過程。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永恒發(fā)展的過程 初中歷史,那么到底什么是發(fā)展呢?這是我們所學的第一個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2887.html

相關閱讀:高效演練:八年級下冊《我們的權利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