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指南:
《課程標準》對
7
~
9
級閱讀議論文的要求是
“
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qū)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fā)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
。議論文的閱讀材料一般選自課外,其內容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側重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人格修養(yǎng)、讀書學習等方面的教育。題型以主觀試題為主。
主要考點有:
1.
整體感知文章內容,能正確理解、提取、概括論點(包括分論點)。
2.
能準確區(qū)分、概括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把握論據與論點的關系,并能根據需要為文章補充恰當的論據。
3.
能正確辨別各種論證方法,分析其作用。
4.
能結合具體語境,闡釋抽象語句,解釋含蓄語句,明確指示代詞及過渡句(段)的作用。
5.
理清論證思路,概括論證過程。
6.
能準確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文章的觀點中獲取有益的啟示,或進行切合實際的拓展。
解題思路:
1.
如何找論點?
(
1
)根據論點出現的位置找論點。論點一般出現在:標題、開頭、結尾(特別是第一段的開頭和結尾)、中間。
(
2
)通過分析論題找論點。論題是作者所議論的問題,是論點針對的對象,認真閱讀文章弄清論題,再順藤摸瓜,找到作者對所論述問題持什么見解和主張,就找到了論點。
2006
北京市
(
課標
A
卷
)
《小議
“
慎獨
”
》
“
選文的中心論點是
”
(恪守
“
慎獨
”
是十分必要的!
(
3
)由語言的表述形式判斷論點。論點是作者對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它應是一個肯定或否定的的判斷句,形式上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如:讀書人是幸福人),有時雖沒有主語,但有動詞謂語,已表明作者的觀點和主張也可以(如:善于舍棄)。它不應是一個詞、短語或疑問句(如:單純;敬業(yè)與樂業(yè);說謙虛;奮斗的另一面;城市給了我們什么?)
(
4
)根據論據判斷論點。由于論據和論點的關系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系,因此我們可以根據論據來判斷論點。首先分析論據的選擇安排并理解它們對論點的支撐作用,再看看作者提供的事實論據、道理論據共同支撐的是什么觀點,如果這些論據都為同一個觀點服務,那么這個觀點就是論點,如《談骨氣》中作者選用了三個典型事例,雖然三個人物時代不同,身份不同,生活狀況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都是中國人并且都是有骨氣的。那么本文的論點就是: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
5
)依據語言標志來判斷論點。論點是在層層論證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那么,它前面自然會出現一些提示性詞語,如:
“
我認為
”
、
“
由此可見
”
、
“
總而言之
”
、
“
因此
”
、
“
不難看出
”
、
“
足以證明
”
等等。依據這些詞語的提示我們就不難判斷出論點。
2.
如何分析論據?
(
1
)區(qū)分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事實論據包括現實材料、歷史事實、統計數字等。道理論據包括自然科學的原理、定義、規(guī)律、法則,社會科學的經典論述、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一般情況下它們很容易區(qū)分,但有些學生把文章中凡是引用的語言都當作道理論據,這是不妥的。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我們應根據引文是否起證明作用來判斷它是否是論據,然后看它是否闡釋道理,還是交代事實,進而判斷它是否是道理論據。
(
2
)概括事實論據。
在概括文中事實論據時,要做到準確、全面,避免漏缺,并注意形式
“……
(人)
……
(事)
”
,形成主語、謂語同時具備的完整句式,且指向論點。
2006
江蘇徐州卷《寬容是一種愛》
“
請你用一句話概括文中第四段所舉的事例。
”
(作為定比定律的發(fā)現者,普魯斯特把自己成功的一半功勞讓給了論敵貝索勒。)
(
3
)分析論據的作用。
分析論據必須清楚每一類論據的一般作用,無論事實論據還是道理論據,它都是用來證明作者的觀點的。答題時還必須明確答出直接證明的那個觀點,這個觀點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有可能它只是一個分論點。
2006
江蘇省淮安市《科學是美麗的》
“
結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引用
‘
碳是女孩之最愛
’
這首詩的作用。
”
(這首科學詩用詩意的語言贊美碳的實用價值及其對生命循環(huán)重要性,使讀者形象地感受到了科學的內涵美。)
(
4
)補寫論據。
這是近來常見的題型,補寫的論據必須符合題干的要求,所選論據應具有典型性
——
事實論據應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道理論據應具有針對性和權威性,而且能有力地論證論點,語言表達要簡明通順。答好這類題,需要平時留心生活,多讀書、多積累。
2006
長春市卷《奮斗的另一面》
“
生活中有人正是因為讀懂了
‘
奮斗的另一面
’
的含義,才成就了一番事業(yè),請你列舉兩個事例。
”
(示例:①司馬遷忍受
“
宮刑
”
的恥辱,在獄中潛心創(chuàng)作了
“
史家之絕唱
”
《史記》。②越王勾踐屈做
“
階下囚
”
,臥薪嘗膽,最終消滅了吳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30545.html
相關閱讀:《心系一處》閱讀答案及解題指導
《中華傳統美德的時代價值》閱讀
寓言:一種古老而有生命力的藝術 閱讀答案(廣州)
《文明,與世界相擁》閱讀
議論文閱讀理解訓練:《人生的試金石》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