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數學課外活動實踐課的實驗研究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農村初中數學課外活動實踐課的實驗研究》是根據國家素質教育的要求提出的二期課改革要求:“以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為突破口,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及加強學習的實踐性和體驗性,從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時間,轉變?yōu)檎n內外相結合,綜合而富有彈性地安排學習時間,而制定的縣級實驗課題。

本課題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指導思想,對農村初中開展數學課外活動實踐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及教學模式加以研究和實驗。

一、課題背景及立論依據。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數學教學僅側重于現成的知識結論,而忽視了數學學科的基本精神 ----數學知識的應用。新的課程標準規(guī)定: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而我們長期的教學脫離實踐,為什么學習數學?學習數學有什么應用價值?許多學生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數學的影子,尤其是農村學生更是如此,由此可見,現在絕大多數學生都是為應付考試而學習數學的,對他們來說,學習數學是為了解題,為了考取高分,他們沒有真正體會數學知識的作用和意義,沒有學到真正的數學,因此,了解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數學的表現,也影響他們學習數學的動機。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意義不僅通過教師講授而得到的,而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背景下,通過人際間的協(xié)作、討論而實現對知識意義的建構,建構理論特別強調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而社會實踐活動課為數學教學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情境,為學生之間的交往、協(xié)作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會聽到、看到真實的數學現象和數學實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利用這些實例進行問題的發(fā)現和問題的解決活動,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社會實踐活動還可以縮短書本與社會的距離,學生把學到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同時又能用實踐中得來的知識補充和完善書本,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基于以上認識,我決定以農村初中數學課外活動實踐課的實驗研究,作為課題加以研究,探索出適合我們農村開展的數學課外活動實踐課所適用的原則和方法,以及為了適應這個變化規(guī)律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原理、機制要素。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課外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它的實踐意義在于探索出一條有利于提高學生能力的途徑、方法和過程及與之相適應的師生的角色定位、管理方法、活動模式,為同級、同類學校開展數學課外活動實踐課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可操作模式。

二、研究方案。

(一)課題研究目標。

1、通過理論研究和探索,創(chuàng)設適合我校的數學課外活動實踐課的原則、途徑和方法及與之相適應的活動課題模式。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讓學生在數學能力方面達到以下目標:

( 1)能用數學的態(tài)度去觀察、解釋和表示事物的數量關系、空間形式和數據信息,以形成良好的量化意識。

( 2)能解決日常生活、實際情況中的數學問題,發(fā)展為提出數學模型,了解數學研究方法,能提高應用數學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3)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培養(yǎng)學生形成忠誠、堅定、自信的意志品質和交際能力。

(二)研究內容

1、對現行教材的研究。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理論“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為了讓學生真正動手、動腦主動參與,我對現行的數學教材進行了篩選,把活動的重點定在“一次方程”、“函數”、“軸對稱圖形”、“直角三角形”、“統(tǒng)計”等內容上,分別開設了“生活中的一次方程”、“商標制作”、“現實生活中的函數”、“日常生活中的概率等問題”、“如何測高、測距”、“學?荚嚦煽兘y(tǒng)計”等活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739445.html

相關閱讀:2018初中數學學習方法:正確運用反饋原理,調節(jié)復習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