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化學家 拜爾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1835年10月31日

德國化學家拜爾出生

 

 

拜爾

1905年德國著名化學家拜爾因在靛藍和芳香烴化合物方面的工作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1835年10月31日,拜爾生于柏林。拜爾的父親是普魯士總參謀部人員,母親是一位宗教法官兼文學史家的女兒。1858年,拜爾獲得博士學位后于186o年在柏林格威柏學院擔任教職。1872年他被任命為斯特拉斯堡大學的化學教授,875年他繼承李比希作慕尼黑大學的化學教授,并在那里度過余生。

1864年拜爾繼續(xù)維勒、李比希和施利珀在尿酸方面的工作。說明了有關的一系列衍生物的特性,包括阿脲、仲班酸、海因和巴比土酸等。

1871年他將酚和鄰苯二酸酐混合加熱,發(fā)現(xiàn)了酞染料酚酞和熒光黃。在作這項工作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了苯酚甲醛樹脂,后來貝克蘭在工業(yè)上大大發(fā)展了這種樹脂。然而,拜爾最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是靛藍,這項工作從1865年開始一直延續(xù)了20年。

第一步是把靛藍還原成它的母體吲哚,拜爾是用它與鋅粉混合加熱的新方法來完成購。最早的合成方法是從苯乙酸開始的,步驟很多。以后用鄰硝基肉桂酸和鄰硝基丙炔酸,步驟就縮短了。

1883年拜爾發(fā)表了靛藍的結構,這個結構除了雙鍵的立體化學排列之外其余都是正確的,這個雙鍵后來由調射線結晶學證實是反式排列(1928)。工業(yè)合成靛藍最后是在1890年完成的。拜爾的工作還導致了許多新型染料的生產(chǎn)。

拜爾從靛藍轉向了聚乙炔。這個化合物的爆炸性質使他考慮到不飽和環(huán)狀化合物中碳碳鍵的穩(wěn)定性。他提出了拜爾張力學說:即化合物的鍵角離理想的四面體排列越遠化合物越不穩(wěn)定。拜爾的其它研究還包括四價氧化合物;以及芳香族化合物的還原,他觀察到在還原時芳香性即失去;他還研究了萜烯化合物,包括在 1888年首次合成萜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825277.html

相關閱讀:我國再生橡膠生產(chǎn)實現(xiàn)“近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