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提高探究性教學效率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摘要:文章從四方面反思了提高探究性教學效率的措施:積極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科學選擇探究類型、努力實現(xiàn)知識建構、注重提高自身素質(zhì)。

關鍵詞:探究、探究性教學

從2005年秋季開始,我省高一年級開始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生物》新教材。體現(xiàn)每個模塊獨特的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是這套新教材編寫的主要指導思想,這也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其中,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中選擇有興趣的問題或課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或課題,并獲得知識和體驗的一種學習。探究性學習是以接受性學習為基礎的,有它的許多優(yōu)點:能夠幫助學生體驗知識獲得的過程,體會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和遷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因此,這就要求生物學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更多實施探究性教學模式:一方面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與幫助,使學生明確探究的目的、方向和方法,一方面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良好的探究環(huán)境,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從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看,探究性教學模式在生物學教學中已有很多嘗試,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認真反思后也不難發(fā)現(xiàn),有些探究性教學的組織純粹是硬湊,是為了探究而探究,表面上很熱鬧,實際收效卻很少。

因此,如何結(jié)合生物學科知識內(nèi)容、學校設施條件、學生實際能力等實際,組織好相關探究性教學,從而引導學生通過做科學來體驗科學的真諦,發(fā)揮其創(chuàng)新精神,改進他們的思維品質(zhì),筆者總結(jié)了以下幾方面體會,供大家參考。

一、積極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

探究性教學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和興趣十分重要,只有讓學生動起來,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自主、探求的積極性。探究性教學設計可以通過優(yōu)化教學組織形式、精選良好的探究問題、巧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設計富有邏輯性和趣味性的教學語言等途徑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不斷啟發(fā)學生自主思考,引導同學深入下去。

例如,在學習“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高一新教材第三章第三節(jié))內(nèi)容時,我安排六人為一小組,通過對相關實驗材料的閱讀分析后,讓學生思考下列問題:在資料1中,移植后長大的美西螈體色與處理的哪個細胞有關?與該細胞的什么結(jié)構有關?如果要完善此實驗,還應該做怎樣的補充?資料2中,蠑螈受精卵原來無核的一半為何可以發(fā)育,速度為什么慢些?資料4中,怎樣排除傘藻形態(tài)結(jié)構的建成與“柄”無關?

在探究活動開展中,要求每組同學指定人選作好記錄,并屆時通過實物投影將本小組的探究結(jié)果與大家交流。同學們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調(diào)動起來,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很高。在匯報交流中,同學們認為:資料1中美西螈的移植實驗,還應該設置對照實驗,即:將白色美西螈的細胞核取出,移植到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細胞中,若移植后長大的美西螈體色是白色,則兩組對照,才能說明美西螈的膚色是由細胞核控制的。同樣,在傘藻嫁接實驗中,也應該采取相應的對照措施:傘狀帽傘藻和菊花帽傘藻的帽去除,分別將柄嫁接到對方的假根上;在傘藻的核移植實驗中,也應該增加一組:將傘狀帽傘藻的細胞核取出,移植進去核、去帽的菊花狀帽的傘藻中,其柄上將建成傘狀帽。對這樣的探究結(jié)果,老師應當毫不吝嗇自己美麗的辭藻進行表揚和鼓勵。顯然,學生的探究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并取得了理想的探究結(jié)果。而且,這樣類似情況的處理和安排,也會使同學經(jīng)常處于主動的思維過程中,因為,有些問題的設計富有挑戰(zhàn)性,對于高中同學來說,他們很樂于接受這樣的挑戰(zhàn),這也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

二、科學選擇探究類型

在探究性教學中,要組織同學開展有效的探究學習,應當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學生特點和學校條件靈活采用不同的探究教學類型。目前,用得比較多的探究類型有定向探究與自由探究、歸納探究與演繹探究、獨立探究與群體探究。當然,這些探究類型也不是完全獨立的,可以混合使用,新的類型也會在教學實踐中被不斷創(chuàng)造出來。

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與細胞》模塊是高中年級生物學學習的起始模塊,因此,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側(cè)重于觀察與實證,即學習科學家的一些科學實驗,從中獲得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利用將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影響酶活性的條件”的探究教學中,要求同學根據(jù)教材提供的一些影響消化酶的背景資料,提出問題和作出假設,并根據(jù)提供的一些材料用具、設計實驗的原則以及注意事項,自己獨立設計探究實驗,完成科學探究。從這樣的組織安排來看,給予了同學更多的選擇空間。例如,從酶的選擇看,既可以選擇過氧化氫酶,也可以選擇唾液淀粉酶、α-淀粉酶、胃蛋白酶等等;從影響酶的條件來看,既可以選擇溫度,也可以選擇pH。學生除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外,還必須考慮不同的條件、不同的酶,因此,所探究的問題和設計的實驗自然是各不相同的。如果不同組的同學探究不同的問題,全班同學將會有更多的問題和心得進行交流。這樣的探究性類型遠比全班同學共同探究一個問題所涉及的知識、碰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措施要多得多,所涉及的信息量要廣泛得多。

有些知識的學習,不一定如上述那樣處理,它們比較適合選用教師按照科學探究的方式講解和演示,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的探究類型。也就是說,學習課題、假設、驗證的方案和資料、實驗由教師提供,學生通過演示經(jīng)歷了探究的過程,強化了意義學習。例如,“細胞器的分工”、“物質(zhì)跨膜運輸?shù)姆绞健钡戎R的學習采用這種探究類型的教學比較合適。

三、努力實現(xiàn)知識建構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簡單是知識的傳遞,而是學習者建構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的過程,這種建構是通過新舊經(jīng)驗之間的雙向的、反復的相互作用而實現(xiàn)的?茖W探究活動正是這樣一種知識建構的過程,所以在重視探究過程的同時也應當重視探究的結(jié)果。在這里,過程與結(jié)果相輔相成,過程搞得好才能取得好結(jié)果,為了取得好結(jié)果才會重視并努力地去搞好過程,過程可以培養(yǎng)人和鍛煉人,結(jié)果可以鼓舞人和激勵人。因此,只重視過程或只有過程的探究不是科學的探究。筆者聽過一些探究模式的課堂教學,在組織實施中只有熱鬧的表面,卻很難達到思維和內(nèi)容的深入。所以,在探究性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jù)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設計出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要引導同學利用現(xiàn)有的知識對問題做出分析和推論,形成解決問題的假設,并通過實驗或討論來對自己的假設作出檢驗。最后要引導同學不斷總結(jié)自己做得怎樣,然后再對自己的問題解決過程及其結(jié)果進行反思、分析,特別是看實際結(jié)果是不是像自己所預期的那樣,自己原來的觀念是否正確,是否需要調(diào)整。探究結(jié)果不僅包含了新經(jīng)驗的獲得,而且包含了對知識經(jīng)驗的合理性的評價、分析及調(diào)整。

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同學提供實時的幫助和引導(包括講解),而不是在學生探究活動開展中“游離”于課堂外,教師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對隱含在問題中的基本原理進行提煉和概括,從而使同學們建構起系統(tǒng)的知識,而不只是與某一兩個觀念建立聯(lián)結(jié)。在知識建構過程中,同學們始終處于積極的思維活動之中,而不只是理解和記憶現(xiàn)成的結(jié)論。這樣,同學們將對知識具有更深、更靈活的理解,從而可以更靈活、更廣泛地遷移應用,并逐步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思想)。

四、注重提高自身素質(zhì)

教師素質(zhì)是教師穩(wěn)固的職業(yè)品質(zhì),它是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通過科學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時代特點的思想、知識、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職業(yè)修養(yǎng),包括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道德素質(zhì)、文化素質(zhì)、能力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身體素質(zhì)和外在素質(zhì)等七項因素。筆者以為,在實施新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努力提高個人綜合素質(zhì),才能在改革實踐中取得良好成績,也才能實現(xiàn)新的課程目標。

就探究性教學而言,教師是探究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其主要任務是為學生探究知識創(chuàng)造條件與提供必要的幫助。教師探究意識的建立和探究能力的提高是實施探究性教學成功的關鍵,生物學教師除必需的學科知識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生產(chǎn)實踐、社會生活經(jīng)驗和科研訓練的基礎。在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之前,教師自己應先學會“探究”,應深刻理解“探究”的涵義,能把握“探究”的核心問題,通過“教”引導“探究”。探究性教學設計要具有啟發(fā)性和可行性,教學語言要具有科學性、趣味性,要繪聲繪色,淺顯易懂,不能胡言亂語,信口開河。要善于用“興趣”、“懸念”、“任務”等途徑引導同學進入情境展開充分思考。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始終與同學平等交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反饋。教師就應該是智慧象泉水一樣噴涌而出,思想言行都可以做學生的榜樣。

總之,影響探究性教學效率的因素很多,筆者以為,只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反思,才能去除影響教學效率提高的不利因素。要經(jīng)常反思哪些知識的探究處理比較理想,反思自己的語言組織是否科學恰當,反思學生的知識建構是否成功,反思探究活動的每一個細節(jié)。這可能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只要我們能夠持之以恒地去做,一定會帶來生物學教育教學美好的明天。

參考資料

1.趙占良:《高中生物課標教材選修模塊的特點和教學建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陳琦、張建偉:《建構主義學習觀要義評析》,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科版),1998

3.金正昆著 :《實用禮儀教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8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167159.html

相關閱讀:高中生物中生物數(shù)學模型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