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鑒于大家對高中頻道十分關(guān)注,小編在此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英語寒假作答案業(yè)總匯(地理物理)”,供大家參考!
高一英語寒假作業(yè)答案總匯(地理物理)
P1
一、C
二、1、矯 2、妨 3、膚 4、生 5、暴 6、棋 7、璀 8、繚 9、煥 10、邪 11、厲 12、叵
三、1、卻,則,但,但,卻。2、可,卻,并且,特別,所以。
四、A 五、B 六、D
P2
一、給人留下余想,通感
二、為后文作鋪墊
三、被太陽曬了與沒有曬的有不一樣的香味
四、一位年輕的農(nóng)夫與作者在曬谷子時,體會陽光的香味
P3
一、B
二、B
三、2,5
四、1、A 2、D 3、E 4、D 5、C 6、B 7、B 8、C
五、1、D 2、C 3、A 4、C
六、四書:《論語》《大學(xué)》《中庸》《孟子》
五經(jīng):《詩》《書(尚書)》《禮》《易》《春秋》
六書: 象形 指事 會意 形聲 轉(zhuǎn)注 假借
六藝:(1):《詩經(jīng)》《尚書》《儀禮》《樂經(jīng)》《周易》《春秋》
(2): 禮 樂 射 御 書 數(shù)
P4
一、同意,1、她活潑有主見 2、有好的機會
二、既表揚了我,又委婉的拒絕了我。
三、我們適應(yīng)了環(huán)境,就可以做的更好。
四、C、D
P5
一、B
二、D
三、D
四、C
五、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六、雨落:不知是誰在哭泣,連老天也一起哭泣了,那綿綿的細(xì)雨,似乎是微微的啜泣聲
P6
一、C
二、A
三、D
P7
一、A
二、4、B、C、A 5、D
P8
嘿嘿,標(biāo)點自己寫,,懶得公布拉`
P9
一、B
二、C
三、A
四、D
五、D
六、B
數(shù) 學(xué)
P10
一、1、A 2、A 3、B 4、A 5、A
二、1、{XX<-3或X>4},{XX<1或X>3} 2、{(x,a)ax+by+c=0}
P11
一、1、C 2、C 3、B 4、D 5、C
二、1、-3 3、a≥0
P12
一、1、C 2、C 3、D 4、D 5、B
二、(1)、(1,2)(2)、2 (3)、0 (4)、1>m>n0
P13
一、1、C 2、C 3、C 4、A 5、A 6、A 7、D
二、2、a<2/3
P14
一、1、D 2、C 3、C 4、D 5、D
P15
一、1、D 2、D 3、B 4、C 5、D
P16
一、1、D 2、D 3、D 4、A 5、C
二、1、45° 2、②③
P17
一、1、D 2、C 3、C 4、B 5、B
二、1、4 2、x+2=y 3、1,0,3 4、x-2y=0
P18
一、1、C 2、C 3、D 4、B 5、A 6、B
二、1、(1,0) 2、5
英 語
P19
一、1、D 2、A 3、C 4、B 5、A 6、A 7、C 8、C 9、A 10、A
二、1、A 2、C 3、A
P20
一、1、C 2、B 3、C 4、A 5、A 6、C 7、B 8、B 9、D 10、C 11、A
二、submarine,long,unsinkbale,1912,iceberg,ocean,USA,hours,sank,cold,life-boats, sunrvived,oceanographers,voyage,halves.
P21
一、1、D 2、D 3、D 4、A 5、D 6、B 7、B 8、C 9、C10、D
P22
一、1、2、experience 3.intevest 4.teenager 5.crazy 6.charge 7.reason 8.recover
9.effect 10.contain
三、1.surfing 2.rock climbing 3.bungee jumping 4.caving 5.parachuting 6.rafing
7.BMX biking
P23,表格難得弄,自己隨便寫
P24
一、1.A 2.B 3.B 4.B 5.C
二、1.actually 2.interview 3.dustry 4.silence 5.supply 6.harmony 7.enry 8.surround9.publish 10.unfortable 11.adventure
12.government 13.including 14. schedule
15.formal
P25
一、1.which 2.as that 3.to whom 4.when 5.as that 6.why 7.where 8.which 9.when
10.as that
二、1.Africa 2.pyramid 3.Sphinx 4.desert 5.camel 6.Mammy7.cairo 8.The Nile
P26
一、1.D 2.C 3.B 4.B 5.A 6.B 7.D 8.D
物 理
P27
一、1.B 2.C 3.A 4.10,25 5. 1m/s ,向前,4s 6.3s
P28
一、1.B 2.C 3.A 4. 48N,2N 5. mg,mg/2
P29
一、1、B 2、A 3、C 4、A 5、2,1.5
P30
一、1.B 2.A 3.B 4.C 5. 3 6.弄不出來那式子 7.10
P31
一、1.A 2.C 3.B 4.D 5.10m
二、(1)豎直下落(2)向上運動
化學(xué)
P32
一、1.C 2.C 3.A 4.B 5.D 6.B 7.D
P33
一、1.C 2.C 3.D 4.B 5.C 6.C 7.C
P34
一、1.A 2.C 3.D 4.C 5.A 6.C 7.C
P35
一、1.A 2.B 3.C 4.B 5.A 6.C 7.A
P36
一、1.B 2.A 3.C 4.D 5.A
思 想 政 治
P42
一、1.B 2.D 3.A 4.A
二、1.因為商品是通過貨幣來表示其價值。衡量一切商品價值大小
2.人民幣升值有利于我國進口,而不利于我國出口。
P43
一、1.C 2.D 3.C 4.C
二、1.價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為基礎(chǔ)。
2.甲:坦然面對價值下跌,乙:對價值供求關(guān)系的影響一直沒有想明白。
P44
一、1.D 2.A 3.C 4.A
二、1.先存入1萬元銀行,以備不時之需。在用剩下的錢,一部分買人身保險,一部分買國庫券,最后一部分入股。
P45
一、1.A 2.A 3.D
二、1.國有企業(yè)減少,民營企業(yè)增多。A市第三產(chǎn)業(yè)迅速發(fā)展。學(xué)歷越高,就業(yè)率越高,年收入也越高。
2.對于就業(yè)問題,我們應(yīng)提升我們的知識面,建立良好的擇業(yè)觀。
3.選擇與自己所學(xué)的專業(yè)相同或相仿的職業(yè)。
P46
一、1.C 2.D 3.D 4.B 5.A
二、政府:加強監(jiān)管力度,檢測標(biāo)準(zhǔn)提高。商家:向廠商了解到真實情況。消費者:發(fā)現(xiàn)后,應(yīng)及時處理,醫(yī)治
歷 史
P47
一、1.B 2.C 3.C 4.D 5.A 6.D
二、1.1和3主張丞相以輔佐皇帝處事。2主張廢 丞相,以免威懾皇權(quán)。
2.唐;長官都是宰相,相權(quán)分散。宋:設(shè)立中書門下作為最高行政機構(gòu)。明:裁撤中書省和宰相
三、皇權(quán)進一步集中
P48
一、1.B 2.C 3.C 4.D 5.C
二、1.民主的原則,解決了中央集權(quán)與民主共和的矛盾
2.美國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黑人奴隸得到解放
3.從種族與膚色及奴隸上來規(guī)定。從性別上規(guī)定,從年齡上來規(guī)定。
4.美國近200年選舉權(quán)的變化,逐漸從不完善走向健全,不公平走向平等,所以,中國也要將制度與權(quán)力完善。
P49
一、1.C 2.A 3.D 4.A 5.C
二、1.1895年
2.1895年簽定《馬關(guān)條約》規(guī)定割臺灣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3.抒發(fā)了作業(yè)對故鄉(xiāng)被分割出祖國的悲傷之情。
三、19世紀(jì)中后期,中國政府軟弱無能,所以西方列強的侵華戰(zhàn)爭屢屢得手,列強的侵華戰(zhàn)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嚴(yán)重后果
。
P50
一、1.C 2.B 3.C 4.C 5.C
二、1.1912年,中華人民南京政府
2.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民主憲法
3.民主,反對封建制度
4.強調(diào)民主平等,確立了政治法制,制定了大總統(tǒng)權(quán)利。
P51
一、1.D 2.B 3.D 4.D 5.B 6.C
二、1.戈爾巴喬夫改革給蘇聯(lián)解體埋下好的基礎(chǔ),不正確
2.不應(yīng)當(dāng),蘇聯(lián)解體,美國和西方國家起了一定作用在思想上,沒有在實際方面起到一定作業(yè)
三、重視教育,虛心學(xué)習(xí),科技技術(shù),我們要多學(xué)習(xí)先進技術(shù)
地 理
P52
一、1.D 2.C 3.D 4.D
二、1.太陽日,恒星日
2.自轉(zhuǎn)角度不同
3.A 4.右,59
三、1.水星,金星
2.火星,木星,木星
3.質(zhì)量,體積,小行星
P53
一、1.D 2.A 3.B 4.B 5.A 6.D 7.B 8.B
二、1.甲:背斜 乙:向斜
a: b:地壘
2.背斜頂部受張力易受風(fēng)侵
3.風(fēng)力 4.甲,乙 5.甲
P54
一、1.D 2.D 3.B 4.D 5.C 6.A
二、1.冷 2.大雨大雪 3.6,C,B 4.AD
三、1.增多,人類能源利用,森林砍伐
2.植物光合作用
P55
一、1.D 2.A 3.D 4.A 5.D 6.D 7.B
二、1.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北美洲 E.南極洲 F.大洋州
2.陸地,河流
3.亞洲,南極洲
4.巴西,5
5.A洲人口少,C洲蒸發(fā)量大,河流少
6.水資源污染,人口多,用量大
P56
一、1.A 2.A 3.B 4.B 5.C 6.D 7.C 8.C
二、1.我國位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
2.①,這種方法用時短,可以更小減少人員的傷亡。
3.③,①②,
1. choose a film (choose – chose – chosen – choice) 選擇
2. read a film guide 看一個電影指南
3. discuss which film to see = discuss which film they are going to see 討論看哪部電影
4. take a look at sth. = have a look at sth. 看一看某物
5. The Stupid Clown is a funny film. 愚蠢的小丑是一部滑稽電影。
6. Police Story is an action film. 警察故事是一部動作電影。
7. Action films are full of actions. 動作電影充滿了打斗動作。
8. I like film about adventures. 我喜歡探險電影。
9. It’s a love story about a swan princess and a prince. 它是一個關(guān)于天鵝公主和王子的愛情故事。
真的不掉線嗎??、????????????
10. It’s about policemen and robbers. 它是關(guān)于警察和搶劫犯的。
11. It’s about the adventures of some astronauts in space. 它是關(guān)于一些宇航員在太空探險的。
12. I like science fiction film best.我最喜歡科幻電影。
13. I hate horror film. So do I. 我討厭恐怖電影。我也是。
14. Horror films are very horrible. 恐怖電影很恐怖。
15. rob – robbed – robber – robbery 搶劫(動) -- 搶劫(過去式)--搶劫犯(名)-- 搶劫案(名)
16. rob sb. of sth. 搶劫某人的東西
17. steal sth. from sb. (steal – stole – stolen) 偷竊某人的東西
18. Funny films are also called edies. 滑稽電影也叫做喜劇。
19. Shall we see the cartoon film “Swan Lake”? 我們?nèi)タ纯ㄍㄆ?ldquo;天鵝湖”好嗎?
I don’t like films about cowboys. Neither do I. 我不喜歡關(guān)于牛仔的電影。我也不喜歡。
20.轉(zhuǎn)自新東方〓同聲傳譯技巧探討
一、同聲傳譯譯員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
1、倒裝句的處理
英、漢語的語序差別很大,這就給口譯造成了較大困難。例如:Japan surrendered in 19 45 after Americans dropped two atom bombs。同聲傳譯時,往往是剛剛譯出前半句"日本人在1945年投降了",接著又出現(xiàn)了后半句"美國人投了兩顆原子彈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譯員已按英文語序譯出,只好把句子重新組合,再重復(fù)說一遍。但這又顯得翻譯水平不高。如何處理好呢?以下二種方法不妨試一試。第一種:譯員不要接得太緊,而是等講話的人將大部分句子說出后,再開始翻譯。但是,在快速的同聲傳譯中,往往等不了這樣長的時間。這樣,我們可以采取第二種方法:將一個句子斷為二、三個簡單句,在簡單句之間,適當(dāng)補充一些字、詞,把它們有機地聯(lián)結(jié)起來。上述例句可以譯成:"日本人投降了,那是在1945年,在這之前,美國人投了兩顆原子彈。"這樣譯,雖然不完美,但是主要意思都譯出來了,而且句子也比較通順。
2、被動語態(tài)和主動語態(tài)
英語常用被動語態(tài),相對來說,漢語則多用主動語態(tài)。了解這一點,在互譯時,就會避免譯出英文式的中文,或中文式的英文。例如:In some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eople ar e given the biggest social benefit such as medical insu rance.此句英文用的是被動語態(tài),翻譯時應(yīng)將其改為主動語態(tài),譯為:"在有些歐洲國家里,人民享受到最廣泛的社會福利,如醫(yī)療保險等等。"在同聲傳譯時,由于時間緊迫,譯員很容易順著英文的句子結(jié)構(gòu)往下譯,譯成"……人民被給予最大的社會福利……"。仔細(xì)聽國際會議的同聲傳譯,就會發(fā)現(xiàn)不少譯員經(jīng)常犯這一通病。因此,應(yīng)當(dāng)引起足夠的重視。
3、長句的處理
處理好長句子,是同聲傳譯的基本功之一。翻譯長句,除要注意根據(jù)意群,將其切斷為簡單句外,還有一個關(guān)鍵要掌握,即英文句子之所以長和復(fù)雜,那是為了避免重復(fù)使用同一個詞,于是用who, which, that代替主詞和賓語,因而使句子變得很長。而中文則不怕重復(fù)使用同一詞語。例如:That is the single moa ry policy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at the next European Union Conference。這里,英文中為了避免在第二句話中重復(fù)single moary poli cy,將其簡化成一個which,并將兩個句子合為一句復(fù)合句。在譯成中文時,可以不怕重復(fù),譯為"那就是單一的貨幣制度,這個貨幣制度將在下一屆歐洲聯(lián)盟會議上進行討論。"
除了上面所說的這一關(guān)鍵,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要學(xué)會使用"潤滑劑"。在同聲傳譯時,為了趕時間,往往盡可能依照原文的句法結(jié)構(gòu),避免做大的改動。當(dāng)把長句切為短句時,難免會造成一種斷斷續(xù)續(xù)互不關(guān)聯(lián)的感覺。因此,在短句之間,要靈活地添加一些虛詞,這些詞本身不只有任何意義,但卻能使譯出的句子聽起來不那么艱澀、生硬。例如:How can the European Un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E uropean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me industry which is petitive in the would market, forward looking and ca pable of radiating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culture an d of creating jobs in Europe?這個長句,在同聲傳譯時在不打亂其完整結(jié)構(gòu)的情況下,首先將其切割為短句,在必要的地方,重復(fù)使用一些字詞,同時在斷句之間,添加一些虛詞,使句子與句子之間有機聯(lián)結(jié)起來。此句可以這樣譯:歐洲聯(lián)盟應(yīng)該怎樣做才能對歐洲的電影、電視工業(yè)有所貢獻,使它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能力,使它有能力發(fā)揮歐洲文化的影響,并且能夠在歐洲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呢?
4、詞義的細(xì)微差別的處理
中國譯員的特點是記憶力強,但是,普遍存在的不足之處是對英語詞語之間的細(xì)微差別,在理解上有所欠缺。因此在翻譯時,常常是大意都翻譯過去了,但是卻丟掉了發(fā)言人用詞的微妙之處,顯得比較生硬,有時,甚至因為不了解詞義的細(xì)微差別而導(dǎo)致意思上的重大差別。例如有的譯員一聽到"關(guān)心",馬上就譯為"be concerned about"。" 我們對中國的四化建設(shè)進展非常關(guān)心"這句話,曾有人譯為:"We are very much 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s Four Modernization."豈不知英文里"concern"一詞帶有"worry"之意,選用此詞,給人一種錯覺,認(rèn)為講話人對中國的四化建設(shè)十分擔(dān)憂。此處應(yīng)選用"be interested"或"follow closely"。再例如有不少人在"問題"一詞上也易出錯。英文里,"問題"可以用"question"、"issue"或"problem"等詞表達。但在口譯時,一定用心體會上下文意思,體會這幾個詞的詞意差異,才不致于犯錯誤。在一次會議上,發(fā)言人說:"下面,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有關(guān)中國婦女權(quán)力的問題。"這句話里的"問題"實際上是指"topic",但譯員卻譯為"women''''s rig ht problem in China",這是極端錯誤的譯法。講話人本意只是轉(zhuǎn)換一個話題,但由于誤譯,使聽眾認(rèn)為將要討論一下中國婦女權(quán)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因此,作為譯員,應(yīng)該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盡可能地吸收各類與英語語言相關(guān)的知識,利用聽、說、讀、寫各種方法,熟悉英語的習(xí)慣表達法,體會詞義之間的細(xì)微差別,以求臨場擔(dān)任同聲傳譯時,能作出正確、快速的反應(yīng)。
二、同聲傳譯臨場緊急情況的處理
下面談?wù)勅绾翁幚碓谕晜髯g時遇到的一些臨場問題。
1、遇到聽不懂的詞怎么辦?
翻譯時,最怕遇到聽不懂的詞?朔@一障礙的唯一辦法是口譯人員應(yīng)培養(yǎng)自己的猜測和預(yù)測能力。當(dāng)然,事先充分了解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知識是十分重要的。這樣做,譯員就能心中有數(shù),知道講話人要談什么方面的內(nèi)容。譯員在這個基礎(chǔ)上進行翻譯,即使遇到個別不會的詞,根據(jù)上下文,根據(jù)對整個講話精神的體會,也可以將全句內(nèi)容猜測出來。千萬不能被一個詞卡住,而不能將翻譯任務(wù)繼續(xù)下去。
2、如何在現(xiàn)場糾正傳譯中的錯誤
同聲傳譯,又要同步,又要快速和準(zhǔn)確,難免發(fā)生錯誤、漏譯和誤譯。如何在現(xiàn)場糾正同傳過程中的錯誤,這也是一門技巧。下面就討論一下這方面的問題:譯員發(fā)現(xiàn)自己譯錯后,真的不掉線嗎??、????????????
如果是小錯,只要是不影響大局的,則不必糾正,可接著往下進行;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容出現(xiàn)了大的錯誤,則必須立即糾正,可以明確地說:"剛才這點翻譯錯了,應(yīng)該譯為……"千萬不能顧及自己的面子而給會議造成損失;如果完全聽漏了一句話,這時千萬不要慌,最好的辦法就是接著現(xiàn)在的話往下譯,而不必考慮剛才漏聽了什么,同傳中漏聽掉的話如同灑出去的水,是無法收回的。有的人過分認(rèn)真,總在想剛才漏掉了什么意思,這樣一來,不但漏掉的話補不回來,而且會漏掉更多的話。
3、碰到發(fā)言人講話速度過快怎么辦?
遇到這種情況時,譯員可以請發(fā)言人講得稍慢些。但有的人講話快已成習(xí)慣,很難克服。這時譯員一定要穩(wěn)住,不能著急,要仔細(xì)分析整段的內(nèi)容,緊緊抓住中心思想譯出即可。
規(guī)劃的人生更精彩:我的哈佛日記(節(jié)選)
作者:張楊
從清華到哈佛--笑看過去(1)
從清華到哈佛--笑看過去(2)
我所經(jīng)歷的留學(xué)與考研:我所經(jīng)歷的留
我所經(jīng)歷的留學(xué)與考研:我所經(jīng)歷的留
我所經(jīng)歷的留學(xué)與考研:我所經(jīng)歷的留
你好,哈佛(1)
你好,哈佛(2)
哈佛園里的中秋
美國學(xué)校的信用制度:多元化和主動性
請讓我來幫助你!(1)
請讓我來幫助你!(2)
天幕電影及其他
人生的河
哈佛的管理模型、財務(wù)制度及獎學(xué)金制
哈佛的管理模型、財務(wù)制度及獎學(xué)金制
紐約,未知的以后
生命的輪回(1)
生命的輪回(2)
感受不一樣的世界(1)
感受不一樣的世界(2)
走出期末的壓力(1)
走出期末的壓力(2)
給點陽光就燦爛(1)
給點陽光就燦爛(2)
母親(1)
母親(2)
哈佛留學(xué)學(xué)什么?(1)
哈佛留學(xué)學(xué)什么?(2)
哈佛留學(xué)學(xué)什么?(3)
當(dāng)公主嫁給海盜(1)
當(dāng)公主嫁給海盜(2)
當(dāng)公主嫁給海盜(3)
夢想的力量(1)
夢想的力量(2)
夢想的力量(3)
從清華到哈佛--笑看過去(1)
從1998年9月離開父母去武漢讀書算起,2007年是我在外求學(xué)的第九個年頭了,也是最后一年。九年中我經(jīng)歷了四所學(xué)校:本科的華中師范大學(xué),研究生的清華大學(xué)和哈佛大學(xué),當(dāng)然還有新東方,雖然我沒有機會上過這所學(xué)校的任何一個班,但是卻在這里教了將近4年的書。
從1985年五歲走進小學(xué)算起,27歲的我已經(jīng)在學(xué)校里待了22年。從小學(xué)到驚險考入當(dāng)時我們那個小城歷史上唯一一屆的重點初中(之前沒有,之后取消了重點初中制),到后來更加驚險,幾乎是最后幾 名考入在我們那里久負(fù)盛名的枝江一中,再到后來高中成績起起落落,連累爸爸媽媽也跟著我一驚一乍的,擔(dān)驚受怕。
很多人說,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我相信這句話的道理。教育讓我從一個小縣城走到了湖北的省府——九省通衢的大武漢。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看見過的新奇東西,也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小小的改變。大一暑假,我?guī)е鴰装賶K錢,坐著最便宜的綠皮火車,和一個朋友去北京看了清華和北大。當(dāng)時看著北大的未名湖和清華的大牌坊,我心里默默地說:“如果有一天我能到這兩所中國頂級的大學(xué)讀書,該有多好啊!”然后從北京到上海,去看了看復(fù)旦大學(xué)和上海交通大學(xué)。當(dāng)時住在剛剛從上海交大畢業(yè)的一個大哥家里。大哥對我非常好,以前兩個暑假和寒假都給我免費補課。但當(dāng)時我坐不住,就像一個猴子一樣動來動去。按照我媽的說法:“補課的人比上課的人還認(rèn)真。”大哥帶著我去看上海的東方明珠電視塔,記得當(dāng)時塔有三個珠子可以讓游客參觀,越往上的價格越高。我們當(dāng)時錢不多,所以只能爬到第二個珠子。當(dāng)時和大哥有一個約定:若干年后再回上海,我們一定要爬到最上面的那顆珠子的餐廳去吃晚餐。若干年后,大哥從密歇根大學(xué)畢業(yè),僑居休斯敦,還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而我在波士頓的哈佛大學(xué)學(xué)習(xí)。我們沒有實現(xiàn)那個同回上海的約定,但是我卻一個人爬到了紐約帝國大廈的最高層,哪怕那張門票要比東方明珠的貴得多。
考上清華之后,實現(xiàn)一個小小的夢想——來到了北京。剛來北京,似乎覺得自己一下子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但是沒有幾天就發(fā)現(xiàn)這里應(yīng)該不是我的終點。我的導(dǎo)師董關(guān)鵬老師是劍橋大學(xué)的畢業(yè)生,他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張他畢業(yè)典禮時跪著接受學(xué)位的照片,而董老師的外交風(fēng)范也讓我向往一個更大的世界。李希光老師是哈佛大學(xué)肯尼迪學(xué)院的訪問學(xué)者,他獨特的見解讓我認(rèn)識到自己思維和視野的局限。所以剛剛到清華的時候,我就開始向往一個更大的世界——我希望走出中國,看看世界是什么樣的。讀書的時候在新東方默默地教了近四年書,認(rèn)認(rèn)真真地旁聽了北京大學(xué)法語系的課程,那個時候很想去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xué)院學(xué)習(xí),也做了很大的努力。我沒有受過正式的法語訓(xùn)練,最早是在華中師范大學(xué)跟著楊芬老師學(xué)習(xí),后來在法國文化部的法語聯(lián)盟學(xué)校學(xué)習(xí)。但是我一直學(xué)得很努力,2004年還得到了北京地區(qū)法語演講比賽的三等獎,而我是其中唯一的一個非法語專業(yè)的學(xué)生。
2004年底,我申請了巴黎高政,本來是志在必得,沒想到第一輪就被淘汰了?粗臀乙黄鹕暾埖耐瑢W(xué)拿著法國政府的艾菲爾獎學(xué)金去巴黎學(xué)習(xí),我經(jīng)歷了自己所謂的“人生的第一個沉重打擊”。消沉的幾個月里,董老師給我聯(lián)系了路透社實習(xí)的機會。這個寶貴的實習(xí)機會讓我結(jié)識了路透中國的首席記者羅朗先生,他畢業(yè)于斯坦福大學(xué)的政治系。后來,又得到機會參加了中宣部和國務(wù)院新聞辦主辦的全國新聞發(fā)言人培訓(xùn)班。在這個全國各省巡回的培訓(xùn)項目中,我有幸跟著時任美國新聞發(fā)言人的裴士蓮女士和公使銜參贊裴孝賢先生,他們和美國大使館公共事務(wù)處高級助理王培女士對我的英文翻譯給了極大的鼓勵和肯定,所以我也跟著參加了很多省份高級官員的培訓(xùn)。旅行成了一份工作,也成了一種學(xué)習(xí)。這些經(jīng)歷讓我走出了申請赴法國留學(xué)慘敗的陰影,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剛好這個時候,我在新東方的好朋友張曉楠被哥倫比亞大學(xué)、康奈爾大學(xué)、卡耐基梅隆大學(xué)等多所著名大學(xué)的
從清華到哈佛--笑看過去(2)
MPA公共管理碩士項目錄取。臨走的時候,我們幾個新東方的好朋友做飯給她餞行,曉楠給我們講了她申請的經(jīng)歷,這些經(jīng)歷給了我非常大的信心。
我也開始了向美國大學(xué)的申請。當(dāng)時的想法非常簡單:“曉楠能申請上這么多所美國知名的大學(xué),也許我沒有她優(yōu)秀,但是我可以廣泛申請,總有一所會錄取我吧。”可是當(dāng)我準(zhǔn)備申請的時候才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從來沒有參加過托福和GRE考試,而這個時候距離申請前的最后一次托福和GRE考試只有三個月了。這三個月是我最辛苦的三個月——路透社的實習(xí)、新東方的暑假班,再加上新聞辦的全國培訓(xùn),身體處于非常透支的狀態(tài)。10月份,我在一周內(nèi)陸續(xù)考完了托福和GRE,開始了申請。由于上次申請失敗的經(jīng)歷,這次申請我非常謹(jǐn)慎。我挑選了自己比較向往的8所學(xué)校,根據(jù)每所學(xué)校的情況認(rèn)真寫好了申請材料,趕在2005年圣誕節(jié)之前寄出。剛剛寄完材料,就傳來爺爺在圣誕節(jié)去世的消息。我陪著媽媽度過了她最痛苦的一段時刻,回北京上完了寒假班,然后去三亞度假。三亞讓我慢慢從爺爺去世的悲痛中走了出來,暫時忘記了過去的很多事情——不過,也把自己剛買的一個很好的相機忘在了那邊。
回到北京的那天晚上,也就是2006年3月1號的晚上,我正在為丟相機的事情傷心不已,卻接到了哥倫比亞大學(xué)的電話——我已經(jīng)被這所學(xué)校提前錄取。這是非常超出我意料的一個結(jié)果。因為哥大正是曉楠讀書的學(xué)校,美國排名第9。我恨不得馬上就告訴哥大我會去讀書,媽媽勸我再等等。這個時候反而是最難熬的時候:一方面很想去哥大,一方面又不知道還會不會有更好的機會。正好新東方在煙臺、威海和青島有一個巡講,新東方多語種部的主任好友范猛叫上我和他一起去講講學(xué)習(xí)法語的心得。出差旅行讓我暫時緩和了等待的焦慮。3月7號的晚上6點鐘,去青島海洋大學(xué)講座前的5分鐘,我最后檢查了一遍郵箱,意外地收到了斯坦福教育學(xué)院教育管理及政策領(lǐng)袖專業(yè)的項目主任給我寫的一封信,我知道自己被美國排名第4的斯坦福大學(xué)錄取了,馬上給曾為我寫過推薦信的路透社北京首席記者羅朗寫了一封短信,告訴他我已被他的母校錄取。他的回信是:“你會發(fā)現(xiàn),斯坦福有全世界最美的校園。”
說實話,我當(dāng)時心里的斗爭很激烈。在加州的小城和紐約之間,我更希望到紐約,因為這里有更多的機會,但又有些舍不得斯坦福。
這個時候,其他學(xué)校如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康奈爾大學(xué)、波士頓大學(xué)的通知陸陸續(xù)續(xù)都到了,除了哈佛。當(dāng)時也沒有在等哈佛。這所學(xué)校的上寫著每年錄取的競爭是多么多么慘烈,我想自己不可能會被這所美國排名第一的學(xué)校錄取。于是每天就在斯坦福和哥倫比亞大學(xué)之間斗爭來斗爭去,實在是一個很難的決定。為了放松心情,我每天6點起床去北京的郊區(qū)學(xué)車,好暫時忘記這些事情。3月15號的中午學(xué)完了最后一節(jié)課,約好了路考,看看時間還早,就去新東方總部辦了一些事情。正好范猛在辦公室,大家約好一起吃飯?斐鲩T的時候,也就是中午12點剛過,范猛關(guān)電腦的時候我說來查查郵箱吧。沒有抱任何的希望,因為這個時候是美國東部時間深夜12點,沒有哪個教授會這個時候給你寫信。但是打開信箱,收到了一封哈佛的信?礃(biāo)題看不出到底是錄取還是被拒了。打開信,第一句話是:“恭喜您,經(jīng)過認(rèn)真考慮,您已經(jīng)被我們錄取。”后面寫的是什么我已經(jīng)不記得了,只知道我不用再選擇了,我有機會可以去這所著名的大學(xué)學(xué)習(xí)了。
現(xiàn)在回想當(dāng)時的整個申請過程,我似乎還有一些激動。最渺茫的希望慢慢變成了現(xiàn)實,我越發(fā)覺得人生的很多事情在剛開始的時候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使是最小的夢想也有可能慢慢變成現(xiàn)實。前提是這個夢想本身是可行的——如果一只大馬哈魚的夢想是爬到喜馬拉雅山上去,這只大馬哈魚這輩子估計很難實現(xiàn)這個夢想了。現(xiàn)在回想當(dāng)時的每一個場景,似乎能從中學(xué)到很多東西。比如當(dāng)時最受打擊的時候,幸好自己沒有放棄和消沉下去,在老師的幫助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一些機會,重新找回了自信;比如做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自己的強項和弱項,盡量避免用自己的弱項和別人的強項硬拼;比如多向身邊朋友請教,很多人生重要的決定或許是在一次不經(jīng)意的交談中獲得靈感的。
我所經(jīng)歷的留學(xué)與考研:我所經(jīng)歷的留學(xué)與考研(1)
人生會經(jīng)歷很多選擇,有時候一個正確的選擇會給一個人帶來很大的發(fā)展機會,而一個不切實際的選擇會讓我們走很多彎路。當(dāng)代的很多大學(xué)生,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總是很難判斷大學(xué)畢業(yè)之后到底哪條路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究竟是應(yīng)該出國、考研還是工作?
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都很難找到合適的朋友或者師長來咨詢。首先一個原因是中國的大學(xué)還沒有比較成熟的職業(yè)規(guī)劃咨詢系統(tǒng)。在美國,在所有的大學(xué)和學(xué)院里,職業(yè)規(guī)劃和咨詢是由專門的辦公室和有經(jīng)驗的專業(yè)人士來負(fù)責(zé)的。以哈佛大學(xué)為例,進學(xué)校的第一天,學(xué)校就會讓學(xué)生意識到找工作的重要性。每一個學(xué)院都有Career Office(職業(yè)辦公室),這個辦公室的主要任務(wù)是幫助學(xué)生找工作,包括盡最大的努力來聯(lián)系校友,邀請他們回學(xué)院聚餐、講座和咨詢,甚至帶回一些工作機會,或者在紐約、舊金山和華盛頓這樣的主要城市舉行真的不掉線嗎??、????????????
Career Day(職業(yè)咨詢?nèi)?,讓學(xué)生在那個時間段飛到這些城市,學(xué)校則會邀請重要工作單位的校友舉行咨詢會,集中解決學(xué)生的疑問。如果學(xué)生平時有疑問,可以隨時預(yù)約這個辦公室的咨詢老師,咨詢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可以請他們幫助你修改簡歷和個人陳述信。另外一個原因是在中國,讀書的重要性被過度地夸大。中國的很多父母不太希望孩子們經(jīng)歷太多的風(fēng)險,他們希望孩子們走的路越穩(wěn)越好。于是孩子們即使發(fā)現(xiàn)讀書并不是自己最感興趣的選擇,也會迫于父母的壓力而選擇讀書,于是本科畢業(yè)之后讀碩士、碩士畢業(yè)之后讀博士、博士畢業(yè)之后讀博士后,最后終于讀成了“烈士”甚至是“圣斗士”。千軍萬馬在通過了高考這一關(guān)之后直接沖向了考研這下一關(guān),太多的人壯烈犧牲了自己的寶貴青春。
選擇,改變我們的命運。正確的選擇會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1998年走進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2年本科畢業(yè)考上了清華大學(xué)新聞與傳播學(xué)院,2006年考上哈佛大學(xué)教育學(xué)院,我親身經(jīng)歷了考研和出國的全過程。雖然很難說這條路是不是最適合我的或者說這樣的選擇是否是最好的,但是很幸運的一點是,從南方的一個小鎮(zhèn),從一個沒有任何背景和資源的家庭,我一步一步地進入了中國和世界最好的大學(xué)去讀書,在年輕的時候獲得了最寶貴的教育機會,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體驗。這樣的選擇也是經(jīng)歷過很多次失敗或者成功之后才慢慢探索出來的。
在我上本科的時候,最開始的想法是要在大學(xué)畢業(yè)之后馬上出國。當(dāng)時最感興趣的是去關(guān)注那些出國留學(xué)的信息,最喜歡讀的書是關(guān)于出國留學(xué)成功人士的書。楊瀾的《憑海臨風(fēng)》,王輝耀的《我在東西方的奮斗》,還有北大百年校慶的時候出版的《精神的家園》幾乎都被我翻破了。我不厭其煩地看著那些描寫留學(xué)經(jīng)歷的故事,然后做著自己的美夢。但是我慢慢發(fā)現(xiàn)這樣的選擇對于我而言似乎是非常不現(xiàn)實的。首先,出國留學(xué)需要良好的經(jīng)濟條件。從準(zhǔn)備出國留學(xué)開始,就得花很多錢,比如報名參加培訓(xùn)班、考試報名費、申請學(xué)校時要交的注冊費(哈佛是75美金左右,斯坦福是100美金左右)、制作申請材料的費用、郵寄費(快遞一份大概是130元人民幣)。2006年我申請了8所學(xué)校,后來統(tǒng)計了一下大概用了兩萬塊錢,這么大一筆費用是本科時期的我肯定沒有辦法支付的。因為當(dāng)時的我并沒有太多的經(jīng)濟來源,主要是靠爸爸媽媽每個月給的500塊錢的生活費。除了準(zhǔn)備出國的費用以外,還得準(zhǔn)備一筆數(shù)目不小的學(xué)費。美國的很多碩士項目,尤其是非常熱門的碩士項目的獎學(xué)金是非常少的。如果全靠自費,一年的學(xué)費和生活費在4萬到6萬美元之間,再加上機票等費用,我逐漸發(fā)現(xiàn)本科出國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但是我還想繼續(xù)深造,于是我調(diào)整了自己的思路,準(zhǔn)備考研,并且一定要考北京地區(qū)的研,因為我認(rèn)定北京能夠給我提供更大的發(fā)展機會。
大三下學(xué)期決定考研以后,我用了一年的時間來準(zhǔn)備。最開始的時候是聯(lián)系學(xué)校和老師。由于沒有什么錢,我就坐著最便宜的火車去了一趟北京。幸好當(dāng)時有幾個大哥在北京廣播學(xué)院和清華大學(xué)讀書,所以我省下了一筆住宿的錢。在北京,我綜合考察了北京廣播學(xué)院、清華大學(xué)和北京大學(xué),最后決定考清華大學(xué)。我在清華的招生辦公室領(lǐng)取了招生簡章,然后就回家復(fù)習(xí)了。當(dāng)時考研需要考政治、英語還有三門專業(yè)課。我從5月份開始慢慢地走進了全面?zhèn)淇嫉臓顟B(tài),這里是我當(dāng)時的一個大致的復(fù)習(xí)時間表:
我所經(jīng)歷的留學(xué)與考研:我所經(jīng)歷的留學(xué)與考研(2)
5月份:收集各門課的資料,包括歷年考題和學(xué)校指定教材,報名參加考試培訓(xùn)班,調(diào)整生活規(guī)律等等。
6月份:在準(zhǔn)備期末考試的同時,繼續(xù)在網(wǎng)上收集考研的有關(guān)信息,包括收集學(xué)校教授的信息,加深對學(xué)校和專業(yè)的了解。
7月份:暑假剛剛開始,上一些考研的輔導(dǎo)班,聽老師先把歷年的考題串講一遍,然后制定暑期的復(fù)習(xí)計劃。
8月份:這一個月是考研過程中第一個最容易放棄的時間段,因為這個時候覺得身心很疲憊,并且長期的復(fù)習(xí)似乎也沒有什么太明顯的效果,所以很容易分心甚至放棄。記得我當(dāng)時差點都不想考了,聽說身邊有同學(xué)想去法國留學(xué),我也想去,幸好媽媽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和我長談,讓我慢慢穩(wěn)定了情緒。當(dāng)時和媽媽的約定是:我盡力去考清華大學(xué),考試的過程中不留遺憾,如果考不上的話再去法國留學(xué)。那個暑假期間,我完成了第一輪的復(fù)習(xí),對整個考試的內(nèi)容和復(fù)習(xí)的框架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了解。
9月份:新學(xué)期開始。這個時候除了準(zhǔn)備新學(xué)期的課程之外,主要是開始第二輪復(fù)習(xí)并制定新學(xué)期的復(fù)習(xí)計劃。
10月份:新學(xué)期的課程慢慢走上正軌,我開始用更多的時間復(fù)習(xí)。每個星期我都會制定一個復(fù)習(xí)
進度表,查漏補缺,告訴自己還應(yīng)該準(zhǔn)備些什么,哪些地方還應(yīng)該加強。
11月份:第二輪復(fù)習(xí)基本結(jié)束,我開始強化第三輪復(fù)習(xí)。第三輪復(fù)習(xí)的重點在于歸納。因為政治和專業(yè)課有大量的內(nèi)容需要記,死記硬背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就自己準(zhǔn)備了幾個筆記本,把所有的復(fù)習(xí)重點歸納總結(jié)起來。
12月份:第四輪復(fù)習(xí)開始。這一輪主要是開始背誦,由于背誦需要大量的時間,并且非常枯燥,所以這一段時間是另一個考研的危險期。我有很多朋友之前準(zhǔn)備得好好的,可是到了這個月一點點風(fēng)吹草動就放棄了。要么輕易地接受了保研,要么和大家一起找工作去了。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每年媒體上總會報道多少多少萬人加入考研大軍,其實真正能堅持到這個時候的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了。
1月份:這個階段是考試的沖刺期。我會給自己制定一個考前24天倒計時沖刺表。這樣我可以保證把自己調(diào)整到最飽滿的戰(zhàn)斗狀態(tài)。同時我會給自己設(shè)計很多考題和模擬考試,然后自己考自己,看是不是每一個考點都復(fù)習(xí)到了,掌握得是否扎實。
一個漫長的復(fù)習(xí)過程,是對意志的一場考驗?纪曛笞叱隹紙觯已鎏扉L嘯一聲,把所有的書都塞進最深的柜子里,給自己好好放了一個假。我告訴自己:“我真的已經(jīng)盡力了,考上考不上,我都沒有遺憾了。如果考不上,我也鍛煉了自己的意志。”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每次我最沒有把握的時候,我就這樣對自己說。但是一般來說,只要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且有很完整的復(fù)習(xí)策略,我都能達到自己的夢想——一個月之后,我接到了清華的復(fù)試通知單,三個月之后,我接到了清華的錄取通知書。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條路是我當(dāng)時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清華帶給我一個更大的平臺和視野,在北京和清華,我積累了申請哈佛大學(xué)的工作和實習(xí)經(jīng)歷。
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本科畢業(yè)馬上出國,所以如果經(jīng)濟條件不好,外語水平不高,或者工作經(jīng)歷不夠的話,我的建議是先工作或者先考研,等條件成熟之后再沖擊更高的目標(biāo)。
與考研一樣,留學(xué)也需要很長時間的準(zhǔn)備,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還有準(zhǔn)確的判斷力。2005年年初,當(dāng)我知道我被法國高等政治學(xué)院拒絕了以后,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對自己進行了重新的規(guī)劃和設(shè)計。
首先,我找出了自己的不足。我覺得自己第一次申請的時候有點太自負(fù)了,在準(zhǔn)備材料的時候沒有太用心,在申請美國的時候就避免了這樣的錯誤。我的留學(xué)申請反復(fù)修改甚至是顛覆了十幾遍。用簡短的1,000個英語單詞說服一個根本不認(rèn)識你的人,這本來就是對公關(guān)能力的大考驗。我仔細(xì)研究了每個學(xué)校的錄取要求,然后根據(jù)他們的要求,用最能打動人的語言將我過去的工作和實習(xí)串聯(lián)在一起;除此之外,我意識到本科成績不太好是我一個很大的缺陷,于是專門寫了一封補充說明信,告訴錄取委員會的老師我的成績不好是因為我當(dāng)時還不太懂事,把很多精力放在了課外活動上,忽視了學(xué)習(xí)成績。為了說服他們,我還把我在大學(xué)的一些課外活動的獲獎證書的復(fù)印件寄了過去。為了進一步說服他們,我還打印了非常精美和詳細(xì)的簡歷。其實這些材料都不是學(xué)校要求的,但是我相信這些材料只要錄取的老師多掃一眼,就能讓他們多了解我一些。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就會爭取。
我所經(jīng)歷的留學(xué)與考研:我所經(jīng)歷的留學(xué)與考研(3)
其次,我拿出了當(dāng)年考研的勁頭來準(zhǔn)備托福和GRE考試。由于我準(zhǔn)備這兩個考試的時間只有三個月,并且這三個月是新東方暑假班最辛苦的時候,所以我還是吃了不少苦頭。當(dāng)時因為我經(jīng)歷過考研的系統(tǒng)復(fù)習(xí),我知道制定計劃是最重要的。于是我給自己設(shè)立了一個三個月的復(fù)習(xí)計劃:
7月:在網(wǎng)上收集考試信息,購買教材。我當(dāng)時參考了很多網(wǎng)上前輩的意見,比如寄托網(wǎng)、太傻網(wǎng)等等,參考了很多人的復(fù)習(xí)計劃,制定了最適合自己的計劃。
8月:主攻GRE考試。因為我當(dāng)時發(fā)現(xiàn)托?荚嚦寺犃Ρ容^難以外,其他都比GRE簡單。所以我發(fā)明了獨特的“高原理論”——在高原上奔跑訓(xùn)練,在平原上參加比賽,復(fù)習(xí)難的,考簡單的。所以我在復(fù)習(xí)的時候,每天練習(xí)托福聽力,然后主攻
GRE,后來證明這樣的策略幫我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提高了復(fù)習(xí)的效率。
9月:主攻GRE作文。北美研究生院非常重視托福和GRE的作文成績。因為在北美讀研究生,大量的時間就是在寫論文。一般來說,GRE作文以4.5分以上比較合適。由于這些作文題目都是公開的,所以我把題目歸納成了一些特殊的大類,然后集中強化練習(xí)。
10月:由于時間很緊,所以我是10月15號考GRE,10月22號考托福。考前最后一周,我還是像當(dāng)年考研一樣,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倒計時沖刺表,讓自己逐漸進入一種考試的戰(zhàn)斗狀態(tài)。
考完之后,我開始準(zhǔn)備申請材料。準(zhǔn)備的時候,可以請教一些美國的朋友,因為中西方的評價標(biāo)準(zhǔn)是不一樣的,一個中國人眼中的優(yōu)秀學(xué)生也許是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普通生,所以請美國朋友幫忙參謀參謀是非常重要的。
12月25日圣誕節(jié)之前我寄出了申請材料。3月 1日,哥倫比亞大學(xué)的通知寄到;3月7日,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和斯坦福大學(xué)的通知寄到;3月15日,哈佛大學(xué)的通知寄到……
收到通知書的那一刻,你所能想到的只有快樂和自豪,以往付出的那些辛苦都會煙消云散。這也許就是選擇和堅持的快樂——越重要的選擇,就意味著越大的未知和風(fēng)險;而越大的未知和風(fēng)險,就能帶來越大的成功和幸福。
所以,當(dāng)你看準(zhǔn)了一條路,走得很辛苦很想放棄的時候,不妨這樣想一想:有了正確的選擇和樂觀的堅持,很多遙遠(yuǎn)的夢也能成為現(xiàn)實。
除了考研,除了出國,還可以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和發(fā)展的軌跡——就像當(dāng)年如果比爾·蓋茨被逼著考研,也許世界上就少了一個商界天才;如果比爾·克林頓被逼著讀博,世界上就少了一個政治家,F(xiàn)在成功的路越來越多,看準(zhǔn)一條,做出你的判斷,堅持走下去,一定會找到自己的天空。
你好,哈佛(1)
對我來說,和哈佛的相遇是一個絕對的意外。
從小到大有很多的求學(xué)夢。作為一個出生在中國南方小鎮(zhèn)的孩子,我渴望走到更大的世界去看一看。由于爸爸和媽媽小時候沒有受過太好的教育,所以他們期望我能夠讀更好的大學(xué),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實現(xiàn)他們沒有實現(xiàn)的夢。于是我不停地做著現(xiàn)實或者不現(xiàn)實的夢,跟著這些夢,我慢慢地從武漢走到了北京,從華中師大走到了清華。實現(xiàn)這些夢想的過程,也是我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慢慢改變自己的一個過程。因為慢慢靠近這些夢,所以每當(dāng)我回顧兩三年前的時候,總會看到一個有一些幼稚、甚至帶一些傻氣的自己。夢想改變了我,所以,我愛上了做夢。
走進清華的第一天,我告訴我自己,這里或許
是我求學(xué)之夢的最后一站了——因為我從小到大能做的最遠(yuǎn)的夢在清華已經(jīng)停止了——我想我可以停下來歇一會兒了。但是我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一個愛做夢的人似乎很難停止自己的腳步。走進清華,我發(fā)現(xiàn)身邊很多人都在尋找著出國深造的機會,也有很多人剛剛從海外回來,如魚得水地開始了他們的職業(yè)生涯——比如我年輕的導(dǎo)師,他就獲得了劍橋大學(xué)的碩士學(xué)位。
在這些朋友的影響下,我開始回到了做夢的年代——做上了一個出國留學(xué)的夢。看過很多書,聽過很多講座,海外留學(xué)生是近代中國國際化的推進器,不管是在政界、商界、知識界還是在文藝界,總能找到很多海外留學(xué)生的身影。于是我開始了自己的努力,但也意識到出國留學(xué)對我而言是一個奢侈的夢——我沒有錢,甚至交不起報考托福的學(xué)費。畢竟,我來北京的時候,全身上下只有1,000塊錢,而爸爸媽媽也不太可能負(fù)擔(dān)得起我昂貴的出國學(xué)費;蛘呒词顾麄兡苤Ц兜闷穑乙膊惶敢饪克麄兊腻X出國;我不太善于英語考試,從小到大考了很多試,似乎已經(jīng)把我“考傷了”,只要是和考試沾邊的事情,我都容易發(fā)揮失常。
后來有機會到新東方工作,我的經(jīng)濟條件開始好轉(zhuǎn),于是我可以開始準(zhǔn)備了。可是出國的路卻一波三折?剂巳窝潘,每次作文都考砸,加上英國的學(xué)費實在太貴,我去英國的希望慢慢破滅。后來又想去法國,那時候很叛逆,覺得大家都去英語國家,我偏要去法國。于是靠著以前二外的底子,在北大法語系蹭了一年的課,居然還得了北京地區(qū)法語演講比賽三等獎。信心膨脹的時候申請巴黎高政慘敗而歸,第一輪就被淘汰……
越挫越戰(zhàn),越戰(zhàn)越挫——我已經(jīng)快放棄出國留學(xué)的夢了?墒窃诰鸵艞壍臅r候,新東方的一個好朋友張曉楠成功地申請上了哥倫比亞大學(xué)、康乃爾大學(xué)、卡耐基·梅隆大學(xué)等等著名學(xué)校,打破了新東方老師無法去美國的傳聞——之前由于新東方和ETS的官司,內(nèi)部傳言新東方老師出國很難獲得簽證云云。
我開始了對美國學(xué)校的申請。在選擇學(xué)校的時候想法非常簡單,母校清華是中國最好的學(xué)校之一,如果去美國讀書,我也得盡量去排名前10的學(xué)校;蛘,至少排名前20吧——畢竟申請法國失敗讓我的自信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沒有恢復(fù)。一切忙忙碌碌地進行,甚至有些倉促——我在半年的時間內(nèi)考完了托福和GRE考試,準(zhǔn)備好了申請材料,申請了美國的六所學(xué)校,其中我抱希望最大的是哥倫比亞大學(xué),同時也想沖擊一下斯坦福大學(xué)。但是材料做到最后還剩一份,我想到了哈佛——“試一試吧,反正申請哈佛失敗了也沒有人會笑話我”,我這樣安慰自己。于是我把最后一份材料按照哈佛的要求修改了一下,在快截止的時候寄了過去。幾乎是同樣的順序,在陸陸續(xù)續(xù)收到了其他學(xué)校的通知書之后,我收到了斯坦福的錄取通知。我下定了決心,就是斯坦福了。2006年3月15日的正午,我收到了哈佛的通知。這個時候,我告訴自己什么都不用再猶豫了——我將開始一段意外的夢想之旅。其后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收到正式的書面通知,收到I-20表格,和未曾謀面的師姐聯(lián)系,買機票,簽證,收拾行李,朋友聚會,在機場告別爸爸媽媽,飛行13個多小時跨過蒙古、俄羅斯、北冰洋格陵蘭島、加拿大和紐約,抵達波士頓。
你好,哈佛(2)
這是我第一次出國,這一站是地球另一端——美國的哈佛。 9月4號晚上,當(dāng)我坐著地鐵穿過查爾斯河來到“哈佛廣場”這一站,看到迎面而來的那些從前在圖片中才看到過的紅磚建筑,我似乎忘記了以前的所有辛苦,覺得自己穿過地球就來到了這個夢想中的學(xué)校——幸福有時候如此意外,我告訴自己:要珍惜這里的每一天。你好,哈佛!在370年的歷史里,這里培育了無數(shù)個改變了世界的人,在你370歲生日的時候來到你的身邊,不知道你會對我的命運帶來怎樣的改變,而我又能為別人和這個世界帶來什么樣的改變。一切都是未知,未知讓我無限向往。
從走進哈佛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始把在這里經(jīng)歷的有趣的人、有趣的事記錄下來。這一定會是一段難忘的旅程。幸運的是,我的記錄一直堅持了下來,從最開始的寫給母親,到后來寫給自己,直到現(xiàn)在寫給更多的像我一樣做著夢的人。這一段旅程的記錄,就是您現(xiàn)在看到的《我的哈佛日記》。
哈佛園里的中秋
這是我來美國以后的第一個中秋節(jié),幾乎沒有意識到節(jié)日的到來。在美國這樣一個文化多元的社會,各種各樣的膚色,各種各樣的種族,讓傳統(tǒng)的中國節(jié)日在這里幾乎沒有任何的氣氛。像往常一樣上課。哈佛的課程往往是一節(jié)連著一節(jié)。比如這節(jié)課1點下課,第二節(jié)課就是1點上課。所以教授們也心照不宣,決不拖堂。因為到了下課時間,大家就會沖出去。匆匆忙忙地從一個教室飛奔到另一個教室,沒有遲到,正好1點鐘。走進教室,發(fā)現(xiàn)門口的長椅上擺著兩盒精致的月餅,才突然想起來今天是中秋節(jié)。兩個新加坡的女孩非常細(xì)心,提前一天去中國超市買了月餅,然后帶到教室里和大家分享。美國東部時間和北京時間相差12個小時,所以下午一點正好是國內(nèi)中秋節(jié)的凌晨1點。大多數(shù)美國朋友都沒有吃過中國的月餅,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這種食物,覺得是一個非常新奇的東西。看到大家這么感興趣的樣子,我和新加坡女孩干脆走上講臺,向大家介紹什么是華人世界的中秋節(jié)。新加坡人把中秋叫做“Moon cake festival(月餅節(jié))”,這個翻譯也不錯。把節(jié)日和食物聯(lián)系在一起,比較容易讓人記住。我接著補充道:“Mid-fall festival is the time for the Chinese around the world to appreciate the fullest moon and to celebrate the family reunion, as they do in the Spring Festival.(中秋是一年中月亮最圓的時候,和春節(jié)一樣,是全世界華人慶祝家庭團圓的日子。)”
恰巧中國的國慶節(jié)也是這幾天。當(dāng)中秋國慶碰到一起的時候,帶給我很多的驚喜。10月1號那天晚上去圖書館看書。坐在舒服的沙發(fā)上,身邊走過一個日本的男孩兒,看到我坐在那里,突然用中文對我說:“國慶好”。每天大家都是用英文對話,我甚至不知道他能說中文。突然一下子沒有反應(yīng)過來他并不是非常清楚的中文,等反應(yīng)過來是一個日本朋友在祝我國慶快樂的時候,心里有一種特別的感動。“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第一次在異國他鄉(xiāng)過中秋和國慶,除了來自國際朋友的感動和思鄉(xiāng)的情懷,期望更多的是中國文化能夠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也希望祖國越來越好。
美國學(xué)校的信用制度:多元化和主動性
一年前曾跟一個新東方的兄弟一起去齊齊哈爾大學(xué)做講座,那時正好是東北最冷的季節(jié),我們兩個在火車上談著自己的生活,談著自己的夢想。他說的最多的是他和妻子的幸福生活。再次和他聊天已經(jīng)是一年后的冬天了,只不過我們沒有想到,我們的生活都發(fā)生了變化。他從學(xué)校調(diào)到了集團,我離開北京來到了波士頓。他依然非常幸福地給我推薦他夫人的博客,告訴我那里記錄了他們的夢想。我之所以寫這本書,就是這位兄弟的建議。他很誠懇地建議我多寫幾篇關(guān)于在哈佛學(xué)習(xí)和生活的文章,這樣做可以幫助正在讀大學(xué)的朋友多了解美國的生活,也可以幫助我曾經(jīng)教過的學(xué)生,讓他們能夠多了解一些美國的校園。原話是:“你的日記應(yīng)該給他們些啟迪。不過,這會讓你覺得有點累,不能很自我地暢游生活、暢游哈佛。但是,我想你為他們做些事情,這也是你的日記最大的亮點。”所以,以后我除了繼續(xù)寫游記外,還會找機會給大家多講講哈佛這邊的學(xué)習(xí)和生活。
在哈佛讀書的最大感受就是大家都會非常自覺地投入到自己喜歡的學(xué)習(xí)中。有一個國內(nèi)大學(xué)的校長來參加一個論壇,非常感慨地問一位哈佛的教授:“你們的學(xué)生都怎么了?一個一個忙著這么多門課,忙成這樣了還開心得不得了?!你們是怎么讓他們這么刻苦的?”
美國的大學(xué)的確和中國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首先,美國是一個信用社會。這個信用也包括 academic record(學(xué)術(shù)記錄),不管是繼續(xù)深造還是找工作,都要出示大學(xué)成績單和教授推薦信。所以,每一個學(xué)生都非常想盡可能多地得到A,得到老師的欣賞。這樣,以后的發(fā)展就相對比較順利。但是國內(nèi)的考研和找工作似乎都不怎么在乎大學(xué)成績,所以成績好一點壞一點影響不大。其次是因為美國大學(xué)的自由度比較高,大家可以非常自由地選課。比如我們可以在哈佛任何一個學(xué)院選課,也可以到麻省理工和TUFTS大學(xué)選課,這些學(xué)分都是被學(xué)校認(rèn)可的。也就是說只要修滿自己本專業(yè)的基本學(xué)分,就可以天馬行空地去選自己喜歡的課,而自己喜歡的課肯定會很投入地學(xué)習(xí)。
其次,我在這里很大的一個感受就是社會多元化、校園多元化。在美國,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移民社會的各種挑戰(zhàn),這是美國人很自豪的事情,但同時也是非常棘手的事。今天晚上一個很著名的教授來講座,院長和教授也坐在學(xué)生中間一起聽,氣氛非常好。我負(fù)責(zé)整個講座的錄像,所以能更清楚地看到每個人的表情。講座中教授提到,紐約生活著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移民。后來再一想,就在哈佛這么一個地方就生活著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學(xué)生。因此每個學(xué)生和教授對多元文化是非常習(xí)慣的。比如今天早上上課,一個黑人女孩突然站起來對著全班學(xué)生大聲念了一篇我們都沒聽懂的經(jīng)文(不知道是什么宗教),然后很坦然地坐了下來。教授和同學(xué)們似乎已經(jīng)很習(xí)慣這一切,你念你的經(jīng)、我上我的課,反正老師的麥克風(fēng)聲音大。第三個感受就是美國學(xué)生的主動性。東方文化強調(diào)“多聽少說”,所以很多亞洲學(xué)生剛來的時候幾乎只聽不說,我就是一個典型。不過慢慢發(fā)現(xiàn)不行了,因為美國學(xué)生上課時手似乎沒放下來過,生怕沒有機會表達自己。老師只是引導(dǎo),學(xué)生討論是最重要的課堂內(nèi)容。“blabla...”每一個人就像一個演講家。而我也因為不喜歡說話而收到了教授一封“委婉”的信,他信中寫道:“Alex, what happened to you? Have you met with any technological problems?(Alex,為什么上課聽不到你的聲音,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技術(shù)故障?)”于是我馬上調(diào)整風(fēng)格,投入了“熱火朝天”的討論中,終于解決了“technological problems”。我很欣賞這種學(xué)習(xí)的主動性,我覺得東方的教育方式應(yīng)該有所調(diào)整,不應(yīng)該要求學(xué)生不說話,而應(yīng)該鼓勵學(xué)生更智慧和幽默地說話。
第四點就是對殘疾同學(xué)的幫助。我們有一門課上有個女孩子是“聽力受損”的同學(xué)(我覺得這個詞比較禮貌,英文是Hearing Impaired),每節(jié)課都有兩個手語老師輪流給她打手語翻譯。學(xué)校專門設(shè)有殘疾學(xué)生辦公室,號召大家為殘疾同學(xué)做筆記,然后學(xué)校付費,大概一個小時14美元。邊上課邊掙錢自然會有人做,學(xué)校這種人性的關(guān)懷自然會帶給學(xué)生很大的溫暖和幫助。有了這樣的潛移默化,學(xué)生畢業(yè)以后也會去關(guān)注殘疾朋友,幫助殘疾朋友。
請讓我來幫助你!(1)
今天意外地提前完成了一篇非常難的assignment(作業(yè)),這意味著周末我又可以去旅游了。我們Richards宿舍二樓的25個樓友團結(jié)在一起得到了 “extra money”,所以就“冒上”來寫完這篇日記,介紹一些哈佛學(xué)生的互助制度。
首先講一講哈佛同學(xué)間在學(xué)習(xí)上的互助。前面提到美國大學(xué)的信用制度,A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都努力想得到A。A的數(shù)量并不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如果大家都做得好,那就都是A。這樣利益并不沖突。何況世界這么大,明天你在哪個角落都不一定,所以我們一起來互相幫助吧。學(xué)生互助最常見的形式是自由組合的study group(學(xué)習(xí)小組)。每當(dāng)一個作業(yè)布置下來的時候,我們就會各顯神通。你可能會參加老師和助教的復(fù)習(xí)課,我可能會去問學(xué)長,你可能會幫我潤色語言,我可能會幫你收集思路,大家電子郵件一發(fā),約好一個時間,討論半個小時,基本上再難的作業(yè)也能完成了。以我今天為例,本來今天早上還覺得不可能完成這個作業(yè),實在太難了!67頁的數(shù)據(jù)要分析,但是折騰了一天,又是找老師,又是參加助教的復(fù)習(xí)課,然后和一個印度朋友討論(印度、印尼、菲律賓這些國家的同學(xué)的英語很多都是母語水平,雖然都有自己國家很強的口音),于是做出了一份非常有成就感的報告,然后把作業(yè)發(fā)給study group的成員,大家互相修改。這樣大家都可以提高。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分析能力都得到了鞏固,并且提高了大家的團隊意識;ブ體現(xiàn)在校友制度上。每一個學(xué)校都是以校友為榮的,當(dāng)然校友也希望母校越來越好。哈佛這樣的私立學(xué)校之所以能夠每年撥出巨額獎學(xué)金向全世界招收新生,就是因為有大量的校友捐款。除了捐款以外,校友也會捐贈教學(xué)設(shè)備。以法學(xué)院圖書館為例,走進去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銘文,紀(jì)念某某校友的捐款,非常神圣。當(dāng)然,校友也非常愿意回來幫助學(xué)弟學(xué)妹。他們會舉行一個小的圓桌聚餐,8個人左右,這也是學(xué)弟學(xué)妹“套磁”找工作的好時機,我們把它叫做social working。美國學(xué)生一進校就有這種working的意識,學(xué)校也會竭力幫助學(xué)生去拉關(guān)系,讓他們順利走進這個圈子。我今天中午就參加了一個校友午宴,大家圍桌而坐,氣氛很好。但是這個午宴是需要在網(wǎng)上注冊的,所以誰的動作快,誰就可以擠進這張8個人的小桌子。在生活中,學(xué)校也會鼓勵大家互相幫助。哈佛的研究生都是一人一間宿舍,各個學(xué)院的男生女生混住在一起,每層樓都有一個高年級的同學(xué)做Residence Advisor(簡稱RA,生活輔導(dǎo)員)。
生活輔導(dǎo)員也是學(xué)生,學(xué)校會給他們一定的費用和福利,這屬于校園兼職的一種形式。每個學(xué)期,學(xué)校會要求大家評估輔導(dǎo)員。哪個樓層的回復(fù)率最高,就可以得到75美金的額外獎勵,一般會被大家用來開pizza party(比薩晚宴)。我們這層樓有一個比利時的小伙子是學(xué)物理的,突然想出一個創(chuàng)意。他建了一個群,大家回復(fù)以后就馬上去那個群登記一下,這樣我們就可以迅速知道誰沒有回復(fù)。經(jīng)過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我們這層樓今天得到了這筆錢,所以RA在這個小伙子的門口寫下了“嚴(yán)重感謝”。
只有在學(xué)校培養(yǎng)起這種互相幫助的寬廣胸懷,走出校園才能成為團隊領(lǐng)袖,而這樣的校園氛圍也會讓大家覺得非常溫暖!附上我們的慶功及花錢討論信:
Hello folks!!I have good news-we have won the $75 for a floor event, in return for all of you being so good and filling out your RA evaluation forms!!!! I would like to thank all of you whole-heartedly for taking the time to do this. Also, I hope everyone will thank Peter for starting the email response message to encourage a 100% response rate-it obviously was very successful! Please let me know when and what you would like to do with the money. We can split it up into a few events (ex. lots of little dessert nights), or do a large event all at once (ex. pasta dinner or pizza party). Please send me any suggestions! I would love to cook! Thanks again, and thank Peter!
請讓我來幫助你!(2)
Gena
天幕電影及其他
剎車——停下來。決定今天什么都不做了,聽聽音樂吧。這篇文章是聽著希臘的一段交響詩寫的,不知道感覺會不會不一樣。
每個人似乎都在不停地忙,忙著忙著就沒法停下來了。就像前幾天,國內(nèi)的一些新東方的朋友過來晃了一下,還沒回過神,今天打電話他們又回到北京了。
Amazing, such a small
world.(多小的一個世界啊!)有時候想別人為什么那么忙,自己好像也好不到哪里去。不知道為什么忙成這樣?每天都在擔(dān)心今天會不會有吃飯的時間。有一個星期四,居然晚上9點了還沒有吃一頓飯。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個接一個,而去吃飯的地方來回至少需要15分鐘。所以就一頓一頓地skip了。不過只要這些事情是自己愿意做的,就覺得還行。我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忙了。但是生活似乎有一個加速度,一旦奔跑起來,就很難自己控制。也可能這和我的性格有關(guān),也許天生就靜不下來吧。周一到周五忙吧,周六周日就是我自己的真的不掉線嗎??、????????????
了。上周去了波士頓科技博物館,看了傳說中的“天幕電影”,整個屋頂就是一個球狀的屏幕,躺著看,絕對是視覺聽覺的享受。片名是“Greece, Secrets of the Past”(《希臘:過去的秘密》)。Discovery公司的片子做得果然好,尤其是音樂,真的是太好聽了,可以用壯美來形容。當(dāng)愛琴海的波浪卷著天籟般的音樂從天幕上沖下來的時候,每一個人都體驗到了光影的沖擊力。希臘的音樂融合了西方交響樂的氣勢磅礴和阿拉伯音樂的輕松跳躍,我還是第一次聽到,也從此喜歡上了這么美妙的音樂。今天一個朋友幫我找到了這首歌,我請Konstantina這位正宗的希臘同學(xué)仔細(xì)聽了一遍歌詞,果然是希臘人,她聽了一遍,翻譯的歌詞居然和一個詞都不差。很喜歡其中最浪漫的一句:
Show me the new day,告訴我新的一天,
Each word of yours is a wish. 你的每一句話對我都是希望。
記得剛來學(xué)校的時候,Konstantina的媽媽陪她過來,每天聚餐的時候都熱情地教我們希臘文,可惜那時候沒有好好地跟她學(xué)。
看了一部感覺不夠,就看了第二部,“The Human Body”(《人體》),還覺得不過癮,又看了一部IMAX的“Bugs”(《昆蟲》),真是佩服,3D居然能把熱帶雨林昆蟲的世界表現(xiàn)得這么細(xì)微。今天陪著一位國家美術(shù)館的朋友游覽哈佛的博物館,我才發(fā)現(xiàn)哈佛的三座博物館收藏了很多世界級的珍寶。其中包括十幾件畢加索、莫奈、塞尚和羅丹的作品,還有很多中國的國寶級藝術(shù)品,本來應(yīng)該是我陪她玩的,結(jié)果最后她給我結(jié)結(jié)實實地上了一下午的課。我明白了一些文物鑒賞的知識,知道了一點印象派、后印象派的知識,這幾天還得繼續(xù)請教她。
人生的河
有幾天沒有寫日記了。因為這段時間作業(yè)非常多,感恩節(jié)和圣誕節(jié)快來了,老師們開始帶著節(jié)日般的熱情布置作業(yè),大家也只能盡最大的努力完成。我現(xiàn)在有4個大的論文和課件要完成,同時必須籌備下個星期的一個重要活動。
隨著中美交流越來越多,國內(nèi)經(jīng)常有一些官員和學(xué)者朋友來哈佛訪問或者是參加一些學(xué)術(shù)會議。從這個周日開始會有一個論壇,國內(nèi)會有大概二十多位大學(xué)的校長訪問哈佛,他們此行主要是來考察美國的高等教育。學(xué)校很重視這個活動,會邀請一些資深的教授來演講,題目自然會比較難,很多題材是我非常不熟悉的,所以得提前做好一切準(zhǔn)備,包括熟悉嘉賓的演講大綱、和嘉賓溝通、熟悉他們講話的方式和語音、想到一切可能的細(xì)節(jié)……
為什么這篇日記的題目是《人生的河》呢?這個得從美國的選舉日說起。
11月7日是美國的選舉日。今年的中期選舉競爭特別激烈,民主黨試圖奪回失去了12年的參眾兩院控制權(quán),所以攻勢猛烈。美國各大電視臺紛紛全天現(xiàn)場直播,我的導(dǎo)師早早地給我們幾個發(fā)了一封信,讓我們?nèi)ニ依锟粗辈ァ?dǎo)師本人畢業(yè)于斯坦福大學(xué),支持民主黨,特別關(guān)心這次選舉。我們幾個同學(xué)開著車去他家里看直播看到晚上11點,實在等不到最終結(jié)果全部公布了,于是回家休息。不過也算是經(jīng)歷了一次美國的中期國會選舉的熱鬧。選舉中,電視臺的鏡頭紛紛轉(zhuǎn)向各路政治明星,我看到了美國前副總統(tǒng)戈爾的身影。重新記起戈爾要歸功于他主演的一部紀(jì)錄片“An Inconvenient Truth”(《不合時宜的真相》),這部紀(jì)錄片上個星期日在哈佛科學(xué)中心禮堂放映,千余名學(xué)生去看了,看完之后全場鼓掌。
自從當(dāng)年和布什競選總統(tǒng)失敗以后,戈爾就投身環(huán)保宣傳。因為布什拒絕簽訂《京都議定書》,戈爾就全球演講,宣傳全球溫室效應(yīng)的嚴(yán)重性。這部紀(jì)錄片就將戈爾的演講片段和他的一些人生回憶用蒙太奇的手法串聯(lián)起來。有他小時候的照片、有他孩子出車禍時的錄像、有他聽到競選失敗那一瞬間轉(zhuǎn)過身去擁抱他妻子的片段,非常感人。從中可以明顯地看到競選失敗對他的沉重打擊,隨后的戈爾明顯比之前臃腫和憔悴了不少。這部紀(jì)錄片用最直觀的方式講到了全球溫室效應(yīng)的嚴(yán)重性,雖然也有人評論說這是黨派競爭的一種方式,但是不得不承認(rèn),溫室效應(yīng)的確已經(jīng)引發(fā)了很多氣候連鎖效應(yīng)。不管爭論如何,戈爾繼續(xù)著他的演講,影片開始和結(jié)束都出現(xiàn)了他家鄉(xiāng)的一條安靜的小河:一個小孩子到一個政治家,又到一個環(huán)保主義演講家,一個滄桑的男人在遭受人生雙重打擊之后繼續(xù)堅強,落幕也英雄。人生的一切可能就像這一條河,堅強而執(zhí)著地延伸……
哈佛的管理模型、財務(wù)制度及獎學(xué)金制度(1)
剛剛結(jié)束最后一天的活動,大家在Harvard Faculty Club(哈佛教工俱樂部)這所非常有名的學(xué)校官方餐廳里舉行了晚宴,為期一周的校長論壇結(jié)束了。晚宴中遇到專程從紐約趕來的中國總領(lǐng)館的參贊先生,聊天時居然發(fā)現(xiàn)我們都來自一個城市,彼此老家相距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于是感嘆世界真的是很小。這次活動我有幸擔(dān)任了六場專題講座和兩場校方官方歡迎晚宴的交傳翻譯,尤其是星期一和星期五每天連續(xù)翻譯8個小時,強度很大,但是收獲也很大。校方比較重視這次活動,特地邀請了幾位資深院長和“校長尋訪委員會”首席教育顧問做了這些講座,這些教授都是平時難得一見的,這次出山,講的東西非常寶貴。我把其中可以公開的一些資料總結(jié)整理了一下,希望給國內(nèi)的高等教育管理者提供一些借鑒。哈佛大學(xué)目前有兩個校董會,一個是擁有實權(quán)的7人校董會(Harvard
Cooperation),校長是校董會的成員之一,也是主席。校董會定期召開會議,如果校長辭職,則由其他資深人員代為主持。由于薩默斯校長不慎得罪了文理學(xué)院這個最大學(xué)院的教真的不掉線嗎??、????????????
授們,幾個月前剛剛被迫辭職,所以哈佛正在全美尋訪校長。“尋訪委員會”目前正在圈定候選人。這個校董會擁有學(xué)校的最高權(quán)力,包括財務(wù)、校長任命權(quán)。這個7人校董會是內(nèi)選產(chǎn)生的,也就是說7個人中如果有一個人離開,則由另外6個人一起決定新的人選。這7個人里面,除校長和總財務(wù)長 (Treasurer)外,其他5個人均來自校外。除了7人校董之外,哈佛還有一個“Overseeing mittee(監(jiān)督委員會)”,由32個成員組成。這32個成員由全體哈佛校友投票產(chǎn)生,每年開14次會。他們會組成“Visiting mittee(巡視委員會)”,負(fù)責(zé)巡視每個院的工作。院長及系主任向其匯報工作,但是這個委員會只擁有建議權(quán),并沒有實權(quán)。校董會以下就是校長和學(xué)術(shù)副校長(Provost),校長由校董會任命,只對校董會負(fù)責(zé),也是資深成員(Senior Member)。學(xué)術(shù)副校長是15年前剛剛設(shè)立的新職,主要負(fù)責(zé)將各個獨立的學(xué)院整合在一起。這個職位目前沒有實權(quán),因為各個系主任直接對校長負(fù)責(zé)。但是目前有一種趨勢就是賦予學(xué)術(shù)副校長終身教授授予權(quán)。這樣學(xué)術(shù)副校長就會有更大的話語權(quán)。校長以下是哈佛11個學(xué)院的院長。學(xué)院彼此獨立,擁有財務(wù)及任命權(quán)。院長最主要的工作是向校友或社會募集資金。但是哈佛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不鼓勵跨院募集。也就是說,文理學(xué)院不能向商學(xué)院的校友去募集資金,當(dāng)然這樣的規(guī)定有時候也會有一些通融。在哈佛,學(xué)院教授也有一定的權(quán)力。薩默斯校長就是迫于文理學(xué)院兩派教授的壓力而被迫辭職。但是一般情況下,教授不會干預(yù)行政,只有到了他們覺得自己的意見沒有得到尊重的時候,他們才會聯(lián)合起來。(按照一位哈佛教育學(xué)院教授的說法,薩默斯校長的改革過于激進,所以樹敵過多。文理學(xué)院的兩派教授分歧一直很大,但是沒想到在薩默斯校長的問題上,兩派教授史無前例地團結(jié)了起來。)哈佛的財務(wù)模型是此次中國校長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哈佛的校董掌管龐大的哈佛校產(chǎn)。有這樣一個說法,哈佛和麻省理工是劍橋市最大的地產(chǎn)擁有者。兩個學(xué)校擁有全市近一半的地產(chǎn)。哈佛的校友基金也是全美最大的,2006年達到280億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15億美元。2004年這個數(shù)目是220億,是排名第二的耶魯(120億)的近兩倍。隨后是德州大學(xué)系統(tǒng),普林斯頓和斯坦福分別是近100億。這些哈佛基金,分為不受限基金(捐贈人沒有指明款項的用途)和受限基金(捐贈人已經(jīng)指明了款項的用途)。學(xué)校每年控制大概4%的使用率,并且從華爾街聘請兩位專業(yè)投資人管理。他們成功地用了十幾年時間,運用各種投資手段將資金翻了一番。當(dāng)然這兩位投資人的年薪據(jù)說也達到了千萬美元。同時,學(xué)校的教授也可以接受研究資金。如果是來自政府的研究基金,要向?qū)W校上繳60%;如果來自私人捐贈,上繳15%,作為學(xué)校的公有發(fā)展基金。
哈佛的管理模型、財務(wù)制度及獎學(xué)金制度(2)
每個學(xué)院的院長負(fù)責(zé)籌錢,所有學(xué)院財務(wù)完全獨立。如果要使用學(xué)校的公有財產(chǎn),則向?qū)W院繳納一定的費用,校長負(fù)責(zé)籌集全校的發(fā)展資金。關(guān)于獎學(xué)金制度。在普林斯頓大學(xué)宣布用助學(xué)金取代學(xué)生貸款之后,2001年2月21日,哈佛宣布增加8,300萬美元的學(xué)生獎助學(xué)金,每個學(xué)生的資助數(shù)額增加2,000美元/年。目前的規(guī)定是年收入低于60,000美元的家庭的本科生,免除一切費用。目前哈佛基本已經(jīng)實現(xiàn)所有有困難的本科生和全部博士生的學(xué)真的不掉線嗎??、????????????
雜費用全免,并且教育學(xué)院等幾所致力于公共事務(wù)的學(xué)院,正在努力實現(xiàn)全體學(xué)生免費。除了免去的費用以外,學(xué)生還可以通過“work-study(勤工儉學(xué))”等形式獲取學(xué)校的助學(xué)金。所以各種各樣的兼職在校內(nèi)非常普遍。我身邊幾乎所有的朋友都有不同形式的兼職,甚至包括為盲人學(xué)生做筆記、做圖書管理員等等。這樣掙到的錢基本已經(jīng)足夠解決生活費用了。
美國學(xué)生還可以申請佩爾助學(xué)金和斯泰福貸款,這些資料大家可以在網(wǎng)上找到,我就不一一羅列了。會議結(jié)束的時候,一位前院長說了這樣一句話:
“美國的高等教育成功輔助了美國經(jīng)濟從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轉(zhuǎn)型,中國的高等教育也將發(fā)揮類似的作用。所以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將對中國的未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臨行的時候,大家非常留戀這幾天的生活。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收到了一位校長的郵件。大家這些天在一起非常愉快,他走的時候說把這次與會的校長聯(lián)系方式給我一份,沒想到這么快就發(fā)過來了。
這個星期總是騎著自行車飛奔在會場和課堂之間,工作人員一定覺得非常有意思:每天總是有一個中國學(xué)生,穿得西裝革履,騎著自行車,背著書包,飛快地從一個地方?jīng)_到另外一個地方。雖然忙碌,但是每天非常興奮,因為這個領(lǐng)域我非常陌生但是很感興趣。每天都是這么牛的教授,我還不能走神地聽,所以覺得收獲是非常大的。當(dāng)然作為回報,學(xué)校也會付給我一筆很不錯的酬勞,足夠我去好好地旅游一次了。終于忙完了這一陣,感恩節(jié)也要來了。不知道國內(nèi)是不是有很濃的節(jié)日氣氛。Happy
Thanksgiving to all, including myself!
最后補充一個數(shù)據(jù):目前全美中國留學(xué)生有20多萬(包括已經(jīng)畢業(yè)留美工作的學(xué)生),新英格蘭地區(qū)大概有3萬。
紐約,未知的以后
很久以前看過楊瀾的《憑海臨風(fēng)》,這本書被那時年少的我翻得很破,有一篇文章叫做《紐約,紐約》,至今給我很深的印象,讓我對紐約充滿了向往和期待。也許楊瀾是我非常崇敬的一個人(可惜她唯一一次去清華的講座我卻錯過了,sigh),所以在她的影響下,很期待去體驗紐約。我希望這種體驗更早一些,因為我知道每個人走過了一定的年齡以后,有些感覺就很難再找到了。
和紐約的緣分最早來自哥倫比亞大學(xué)。在紐約我有很多的好朋友,他們都在哥大讀書。
楊瀾本人是哥大CIPA畢業(yè),曉楠去年也去了同樣一個地方—— CIPA,她是我永遠(yuǎn)感謝的好朋友,她的熱情、快樂和鼓勵讓我走出24歲本命年的低谷和一個彎道,選擇了適合自己的路,勇敢申請了一些我之前從未想到過的學(xué)校。哥大是我非常感激和尊敬的一所學(xué)校,因為她最早給我offer(錄取),所以在幾天后斯坦福 offer到的時候,我一度在哥大和斯坦福之間激烈地斗爭,曾經(jīng)想放棄所有的其他offers去斯坦福,但是因為斯坦福離紐約實在太遠(yuǎn),所以非常猶豫。
還好,我還是來到了紐約,因為去波士頓的航班得在紐約轉(zhuǎn)機,我在紐約停留了短暫的一個小時。
如果你愛他,讓他去紐約吧,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讓他去紐約吧,那里是地獄。
感恩節(jié)學(xué)校給我們4天假期,親愛的T爺(我們的一個教授,大家都很喜歡他,年年評他最佳教授,因為名字中字母T很多,決定稱其T爺。)考慮我們要度假,取消了星期三的課,所以我就有了5天的假期,于是開始在美國的第一個長途旅行——紐約。
這次去紐約,我給自己安排了最滿的行程。我的一個好朋友看了我的旅游行程以后說:“你會累趴下的,估計回不了波士頓了。”
累趴下來就累趴下吧,紐約實在有太多值得去體驗的地方:自由女神、華爾街、帝國大廈、世貿(mào)大廈遺址、百老匯的音樂劇、哥大、中央公園、大都會美術(shù)館、自然科學(xué)博物館、Woodbury Outlet購物中心……
在一個好朋友的影響下,我開始喜歡上了旅游,最理想的旅游形式是背著一個包,穿著旅游鞋、背心和牛仔褲,沒有什么時間壓力地體驗一個地方,和陌生人聊一聊天,坐在廣場上休息一會兒。我知道人生中不是每個階段都會有這樣的時間和心情的,所以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希望去盡早體驗這種心情和經(jīng)歷。
生命的輪回(1)
明天早上參觀完大都會美術(shù)館,我就要去這次旅行的下一站——新澤西州,去度最后三天感恩節(jié)假期了。從昨天下午開始,紐約就開始下起冰冷的雨,那個時候我正在帝國大廈的樓頂,俯瞰著整個城市。
從哥倫比亞大學(xué),到South Ferry(南渡口)、自由島、Ellis島、帝國大廈、世貿(mào)中心遺址,到時代廣場和百老匯、第五大街,我背著一個包,穿行在人海中,聽著各種各樣的語言,用眼睛去靜靜地觀察這個陌生的城市。在來紐約的路上,一個坐在我旁邊的紐約女孩告訴我,她的眼里,波士頓是一個安靜的歐洲城市,而紐約是一個沒有夜晚的大都市。
這的確是一個沒有夜晚的大都市。我到達紐約的時候已經(jīng)是深夜11點10分了,可是紐約的地鐵里依然是擠得滿滿的,按照紐約當(dāng)?shù)厝说恼f法,“This is a city that never sleeps.(這是一個不夜城。)”。
昨天一大早去了自由島和Ellis島,這是我到紐約的第一站。在Ellis島上,我沒有很快離開,我仔細(xì)地看了一部紀(jì)錄片“Island of Hope, Island of Tears”(《希望之島,眼淚之島》)。播放前,一個非常善于調(diào)動氣氛的講解員做了一個調(diào)查:“你從哪里來?”,最后發(fā)現(xiàn)全場居然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We are a world.(這里就是一個世界)”。他這句話很有意思。在紐約,哪里都可以看到一個世界:各種語言,各種膚色。只要會講英語,你就會被當(dāng)作New Yorker(紐約人)。
沒有飛機的時代,早期美國移民都從歐洲坐一個月的船來到Ellis島,接受嚴(yán)格的移民檢查,這部紀(jì)錄片就再現(xiàn)了當(dāng)年珍貴的影像資料。我在想,其實每一個人都不過是世界太短暫的一瞬,匆匆地來,又匆匆地去,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去爭取希望,雖然這條路上也許充滿著不為人知的淚水。
專程選擇晚上去百老匯,我對這里的音樂劇仰慕已久。但是百老匯并不是每一部音樂劇都會同時上演,每一段時間只會有一些特定的音樂劇。我本來想看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Evita》,但是這段時間上演的只有他的《歌劇魅影》,所以沒有看到。不過,我看到了百老匯最經(jīng)典的一部音樂劇《獅子王》,這部音樂劇已經(jīng)成為百老匯上座率最高的保留音樂劇之一。當(dāng)然門票也是非常貴的。我去的時候,當(dāng)天的門票已經(jīng)幾乎銷售一空,只剩下最后幾張最好座位的高價票,(這里門票分4檔,最便宜的是50 美元,最貴的是121美元)。為了更近距離地感受這部音樂劇,我買了最后的幾張121美元的票之一。不過事實證明這絕對是一個沒有遺憾的選擇。
這是我看過的最震撼的演出,我也許只能用震撼來形容。迪士尼公司成功地改編了那部著名的動畫片。在演出開始以前,每個人的表情都是很放松的,可是當(dāng)大幕拉開,音樂和燈光升起的時候,你可以非常明顯地感覺到每個人的表情瞬間統(tǒng)一起來: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整個音樂劇將大家?guī)У搅朔侵薏菰,似乎讓每一個人忘記自己生活中的一切,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每一幕結(jié)束,觀眾都會集體鼓掌叫好。當(dāng)音樂的主題歌“Circle
of Life”(《生命的輪回》)最后響起的時候,全場起立,集體鼓掌5分鐘,然后很多朋友都參加了隨后的為非洲婦女舉行的慈善捐款。
生命的輪回,我又想起了今天早上去紐約中央公園動物園的一幕。本來去之前我是抱著失望的心情的,因為據(jù)說這是一個很小的動物園,還沒有中關(guān)村廣場大,但是去了以后,我卻感覺這是我去過的最精致的動物園。很多動物都是我在其他地方?jīng)]有看到過的。一個小小的園子,將熱帶雨林、北極南極、海洋陸地壓縮在一起,并且所有熱帶雨林的鳥都沒有籠子,大家可以去善意地觸摸它們的羽毛,它們也可以選擇飛走或者用翅膀拍你一下。
不過整個動物園最感人的一個場景就是為一個35歲,今年剛剛?cè)ナ赖暮*{Breezy做的兩座紀(jì)念牌——紀(jì)念這只給無數(shù)人帶來快樂的海獅。這是我在其他地方?jīng)]有看到過的。我們也許沒有必要去生硬地教育孩子該如何關(guān)心和愛別人,也許這兩個牌子,就可以最深刻地傳達一種愛的教育。
生命的輪回(2)
生命的輪回,就像中央公園動物園里寫的那句著名的話:“一切都是生命輪回中的一瞬”。
We are all brief instants of the world.
我們都是世界的一瞬間。
Even the finest stone will split.
即使最堅硬的石頭也會破裂。
Even the gold will be tanished.
即使金子也會褪色。
從Ellis島,到百老匯,到中央公園,到紐約的人來人往,也許每個人都是短暫一瞬,但是有的一瞬間卻能成為有意義的歷史,而有的卻會悄無聲息地滑過。
我們的孩子,是否也應(yīng)該有這樣無聲的“愛的教育”?
感受不一樣的世界(1)
12月份是充滿節(jié)日快樂的一個月,但也是忙碌的一個月,離節(jié)日越近,就意味著作業(yè)越多。
從新澤西回來的那天晚上,我去練了兩個小時的車。下個星期五就要路考了,聽說這邊考官對外國男性駕駛員極其苛刻,所以考前還是多練一下比較好。美國練車比較貴,45分鐘30美元,所以國內(nèi)的朋友如果來美國想考駕照的話,最好在國內(nèi)抓緊時間練熟一些。雖然中國的駕照可以在美國用一年,但是很多國際學(xué)生還是愿意考駕照,因為駕照在美國就意味著中國的身份證,上面會有你的National ID(國家編號),出行會方便很多。在馬薩諸塞州,筆試費是30美元,路考第一次是60美元,如果沒有過的話,第二次就得交80美元,這些都比國內(nèi)貴很多。
圣誕節(jié)和新年快來了,這個長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計劃。我會開始一次漫長的旅行。一路會去游歷費城、華盛頓、亞特蘭大、奧蘭多和邁阿密五個城市,這也剛好是美國東部最有特色的五個城市。費城是美國最早的首都,華盛頓總統(tǒng)在那里宣誓就職。華盛頓有很多著名的博物館,還有很多有名的建筑。奧蘭多和邁阿密是美國的度假勝地,因為這兩個地方擁有迪士尼世界和傳說中美國最好的海灘。
美國的旅游和國內(nèi)的不一樣,什么都得在網(wǎng)上提前預(yù)訂。如果不提前訂好機票、旅店和門票,到了圣誕節(jié)那幾天就可能什么都訂不到了。越早定下行程,就能得到越不錯的價格。按照我一個美國同學(xué)的說法,“旅行也是一門學(xué)問”。昨天剛剛訂好了機票,訂下了這個復(fù)雜的行程,同時意外地訂到了迪士尼All Movie Stars酒店12月31號晚上的房間(其實也不意外,蓄謀已久的),這就意味著一年的最后一天可以在迪士尼童話王國的焰火里度過。據(jù)說那天晚上整個樂園會堅持到凌晨1點才關(guān)門。全世界有很多迪士尼,但是如果仔細(xì)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小小的文字游戲,奧蘭多的迪士尼叫Disney World,而其他地方叫Disneyland。從1971年建成,這里就成了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地方。迪士尼世界比較可愛的一點是,一旦你預(yù)訂成功,它就會給你寄過來一個大包裹,幫助你安排在像6個迷宮一樣的主題公園的行程。除此之外,奧蘭多有一個很有名的海洋世界,這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邁阿密主要的景點是白色沙灘和水族館,這也是佛羅里達半島最南部的一個城市,在墨西哥灣的深處。
旅行可以讓一個人在忙碌之后進入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可以讓你去發(fā)現(xiàn)生活。就像我在紐約,看到了最繁華的摩天大樓,也看到了最貧窮的乞丐;看到了五光十色的百老匯,也看到了破舊的地鐵站,即使是一個旁觀者,這些反差也會讓你去思考這個社會。社會是由很多面組成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去面對,這些都是真實的存在。
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國內(nèi)讀書,似乎身邊從來就沒有殘疾人同學(xué),因此每個人都是健健康康的,于是覺得健康就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了。但是在哈佛,我的身邊就生活著一些殘疾人朋友,他們讓我改變了生活的態(tài)度。在美國,申請大學(xué)的時候,你不必告訴別人你是不是殘疾人,如果被錄取的話,按照法律的要求,學(xué)校和社會必須保障殘疾人的學(xué)習(xí)機會。
就像今天,我們有一門課快結(jié)束了,我和旁邊的一個同學(xué)一起討論。她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士,每天坐著輪椅,牽著一條忠誠的黑狗來上課。每次上課,那條可愛的黑狗都會安安靜靜地趴在她的腳下,一直等她下課。老師讓我們討論,我剛好和她是一組,她平靜地對我說:“你能給我念一下你寫的東西嗎?我的眼睛看不見。”我才突然意識到她不僅不能自由地行走,而且她的眼睛也看不見,那條黑狗其實就是她生活的向?qū)АI狭艘粚W(xué)期的課,我居然都沒有注意到,因為她總是那么認(rèn)真地聽著課,那么專注地看著老師,我怎么都想不到她的眼睛其實看不見。她告訴我,她不是哈佛的學(xué)生,她其實在附近的Lesley大學(xué)上學(xué),但是在這里選了一門課。由于她的眼睛看不見,她就買了一個“聽讀”軟件,把所有的課堂內(nèi)容都先“聽”一遍,然后才來上課。
感受不一樣的世界(2)
我又想起另一個同學(xué),她患上了侏儒癥,并且是個聾啞人,但是她也是非常認(rèn)真地上每一節(jié)課。我從來沒有看到過她疲憊的樣子,仿佛生活對她來說是那么的自然。前兩天我?guī)土怂粋小忙,她還快樂地給我寫了一個感謝的紙條。
我對他們產(chǎn)生了一種崇敬,反過來想想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那些所謂的不快樂在他們的面前簡直不值一提。
人性中似乎都有這樣一個弱點,輕松擁有的珍貴東西往往會被我們忽視,于是越來越不容易快樂起來。其實真正有一天換一個角度,發(fā)現(xiàn)你擁有的是別人渴望卻無法得到的,你才會發(fā)現(xiàn)其實應(yīng)該學(xué)會去感激自己擁有的幸運。
再一次去發(fā)現(xiàn)生活,生活的快樂其實就在你遺忘的角落……
走出期末的壓力(1)
今天下午剛剛做了一個期末主題陳述。在美國的大學(xué)校園里,作業(yè)有很多形式,其中很主要的一種形式就是presentation,我把它翻譯成“主題陳述”。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給我們每個人10分鐘陳述,然后同學(xué)們和老師一起打分。對于亞洲學(xué)生來說,主題陳述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我們的母語不是英語,很難講得那么流暢和快速,而且亞洲學(xué)生從小受的教育就是“行勝于言”,于是我們在表達方面沒有美國學(xué)生主動。為了這個陳述,我提前真的不掉線嗎??、????????????
準(zhǔn)備了兩天,首先是設(shè)定演講的大綱——確定最主要的內(nèi)容——保證內(nèi)容的流暢;其次是設(shè)計 powerpoint,不用太復(fù)雜,但是要保證最吸引人的內(nèi)容一定出現(xiàn)在上面,比如圖片或者圖表。最后是反復(fù)地演練。
今天我是第二個講,我之前的同學(xué)是醫(yī)學(xué)院的一個加拿大男孩Daniel,他為了能夠10分鐘講完,語速幾乎已經(jīng)趕上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直播,效果很不錯。我在他之后講,會有一些壓力。我上臺之后第一句話就是“英文不是我的母語,不過我盡量講得和Daniel一樣快”。大家都很善意地笑了笑。于是我開始演講,由于之前我已經(jīng)排練了很多次,所以保持高速的語速不是問題,在新東方上課和講座習(xí)慣了,這樣的場合也不會很緊張。按照我的經(jīng)驗,所有的聽眾都希望聽到一些新鮮的、沒聽過的東西,于是我適當(dāng)?shù)丶尤肓艘恍┲袊?a href='http://www.yy-art.cn/ciyu/yanyu/' target='_blank'>諺語。Blabla...時間正好卡在10分鐘的時候,我講完了最后一句話,在最后一頁的“Thank you”的旁邊,我有意加上了一個中文的“謝謝”。老師給我的評語是“Very impressive,you do a perfect job!”(非常棒!),她和同學(xué)們給了我禮貌的掌聲;氐阶簧,那只熟悉的大黑狗居然還蹭上來舔了舔我的手——第一次陳述結(jié)束,完成了一門課的第一部分期末作業(yè)。
絕望和希望居然只有一步。直到上課前,我還在抱怨作業(yè)怎么這么多,但是認(rèn)真準(zhǔn)備以后,得到了老師和同學(xué)們的肯定以后,很快就換了一個心情。就像我的一個好朋友說的,我們總是很快就過濾掉不快樂的回憶,這樣生活就總是快樂的。
不過,這只是瘋狂期末中非常小的一步。
離圣誕節(jié)越來越近了,前兩天波士頓剛剛下了一場小雪。小雪在早上8點鐘準(zhǔn)時降臨,漫天飛舞,非常美麗和浪漫,帶來了節(jié)日的快樂。但是快樂也不會獨自前來,離節(jié)日近了,就意味著比平時更忙。幾乎所有遇到的同學(xué),都是匆匆忙忙地背著包趕路,忙著論文,presentation,期末考試……難怪有些哈佛本科生因為壓力太大以致通過裸奔來宣泄壓力。早就聽說哈佛有裸奔的傳統(tǒng),雖然我還沒有親眼看到過,但是可以想像每個人的壓力。就好像我前幾天無意登錄一個也在美國留學(xué)的好朋友的博客,發(fā)現(xiàn)上面悲壯地寫著“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我要完成8篇essay(論文),2個exam(考試),3個presentation(陳述),1個oral quiz(口頭考試),要是今天我寫不完第8篇論文我就不回家。”
一般來說,哈佛學(xué)生每學(xué)期會選擇4門課,16個學(xué)分,但是如果你覺得學(xué)有余力,也可以多選一些。開學(xué)的時候,選了4門課以后,我發(fā)現(xiàn)星期四的時間表是空的,于是又選了第5門課。剛開始還覺得沒什么,無非是每個星期多上3個小時的課而已,但是到了期末,麻煩就來了,5門課的論文一起壓過來,壓力可想而知。對于國際學(xué)生而言,每一門課的難度是雙倍的,因為無論是閱讀還是表達,我們都不能像美國學(xué)生那么游刃有余。但是我們有自己的優(yōu)勢。我們生活過的世界是他們不熟悉的,我們受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找出這些不同,再適當(dāng)彌補我們的不足,就能夠體現(xiàn)出國際學(xué)生的價值。當(dāng)然,即使是這樣,依然有非常疲憊的時候。這個時候,我會把生活安排得有規(guī)律一些。比如保證足夠的睡眠,每天去健身房一個小時,每天吃完晚飯去“哈佛合作社”(Harvard Coop,哈佛廣場中心的一家綜合書店,還有咖啡店和哈佛的紀(jì)念品。畢業(yè)的時候,也可以去那里訂一個哈佛的校戒做紀(jì)念)看一個小時的旅行游記,在波士頓的寒冬中夢想一下佛羅里達的陽光,然后再回到圖書館寫作業(yè)、看書。
走出期末的壓力(2)
不管怎么樣,圣誕前的兩周對每一個人都是很難熬的。我的身邊生活著很多傳說中的高人。比如我們同樓住的一個女孩兒,她的本科是北大化學(xué)系的第2名(她們系今年考上哈佛的有3個,第1名和第11名那兩個男孩兒也住在我們這一層樓),得到哈佛的全額獎學(xué)金攻讀化學(xué)博士,一路走來非常順利。但是我經(jīng)?吹剿刻焱砩11點還背著書包去試驗室做試驗。像這樣的人在哈佛和麻省理工還很多,在其他人的眼中,他們是一群生活在美麗光環(huán)中的人,但是很少有人看到他們每天這么辛苦的一面。
似乎生活總是這樣,精彩的瞬間只是一些點綴,平凡和普通才是常態(tài)。學(xué)會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小小的快樂,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給點陽光就燦爛(1)
早晨8點,一個寒冷的早晨,T爺?shù)恼n總是最早的,早上8點20就開始,大家陸陸續(xù)續(xù)地到達,都是沒有太睡醒的樣子……
今天早上對我而言,可謂是心事重重。
我選了一門課,教授是K老師,其實真名是
Catherine,但是喜歡大家叫她Kay,所以我就叫她K姨。K姨是一位系主任,是一位資深的教授,她的課是我最喜歡的課之一。第一次上課,她穿著一雙高跟鞋走進來,然后往桌上一坐,高跟鞋一脫,開始上課,非常灑脫。“大家就叫我K吧”。我喜歡美國的這種交往方式,不管多重要的人物,多尊敬的老師或是長輩,大家都稱呼first
name或者nickname,但是在中國,稱呼人的時候總是要帶著一個title(稱呼),比如某某處,某某局,感覺沒有那么隨意和輕松。K姨很好相處,期中的時候,還請我們?nèi)ニ募依锩婢鄄。但是對學(xué)生非常嚴(yán)格。上個星期三,K姨突然很嚴(yán)肅地宣布,“大家的期中論文已經(jīng)快改出來了,但是如果誰得的是B或者是B-,我就會邀請誰重寫”。名義是“邀請重寫”,實質(zhì)就是委婉地說
“對不起,你沒及格,你得重寫”。自從K姨宣布這條消息以后,大家就開始心事重重。誰都知道期末讓你重寫一篇論文意味著什么。更重要的是,這對自信心是一個沉重打擊。
哈佛的課程有兩種評分法。如果你希望比較輕松,就選擇pass/fail,這樣你的成績單上就是及格或者沒及格。另一種評分法就是Grade,也就是A、B、C,這種評分法比較挑戰(zhàn)。因為成績單上會顯示你的課堂表現(xiàn),如果是一串B或者B-的成績單肯定是不敢給人看的。開學(xué)的時候我的5門課全部選的是Grade,當(dāng)時的想法很簡單,不管怎么樣,認(rèn)真做一件事情,別給自己偷懶的借口。
今天早上T爺課間休息的時候,我沖進K姨的辦公室,她的秘書告訴我,我們這一組的成績已經(jīng)出來了。我一眼就看到了我的論文,幸運的是,不是B,是一個A,這就意味著我不用重寫這篇10頁的論文了。一般來說論文是助教先改第一遍,標(biāo)上評語和建議分?jǐn)?shù),然后教授終審。幸運的是助教給我的A,K姨簽名了,雖然她的評語更加critical一些。
我看著論文上的評語,足足樂了一上午,感謝K 姨,感謝Chris助教,感謝Harvard,感謝CCTV,感謝MTV,感謝我的經(jīng)紀(jì)公司東方國際…… 和美國學(xué)生比,亞洲學(xué)生的最大劣勢就是語言,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美國學(xué)生可以在論文中寫一首英文小詩,點綴一下。對于亞洲學(xué)生而言,就類似于讓一個美國學(xué)生在清華留學(xué)時寫一首七言絕句。拼語言我們肯定有劣勢。為了彌補這個劣勢,我寫論文時非常喜歡用圖表,這是我在清華的課堂上學(xué)到的,圖表可以讓論文更加條理清晰。我這次論文就用了一個圖表,助教和K姨的評語是“clear purpose,nice visual,solid definition, part-to-whole, lovely graphics”(目的明確,格式美觀,定義有力,局部到整體,可愛的圖表)。
期末這段時間真的是非常難熬,上個周末哪兒都沒去,用兩天時間廢寢忘食寫了一篇23頁單行距的期末論文,總算又完成了一門課期末論文的初稿,還需要一個周的時間修修補補,不過總算完成了大部分工作!寫論文的過程是艱難和辛苦的,但是寫完之后,看著打印預(yù)覽還是充滿成就感的。
還有3篇論文,其中有一篇“incredibly hard”巨難,我簡直都不知道該如何動筆!天哪,這就是傳說中的絕望的感覺嗎?我需要靈感!
艱難的期末,如果讀書不用寫論文該有多好,呵呵!經(jīng)常這樣幻想……
不過昨天早晨收到了一個美國朋友的邀請信,他和夫人邀請我去他華盛頓的家里面過圣誕,感覺還是很高興的!想想大家一起在中國旅行,一起吃火宮殿的精美湘菜和蘭州的辣子,一起在飛機上聊著我們的打算,聊困了就睡會覺,然后接著聊。我說我最喜歡奧黛麗·赫本那樣的女演員,他說奧黛麗如果胖一點就好了。他的平和、軍人的氣質(zhì)和高級外交官的風(fēng)度讓我在潛移默化中學(xué)到了很多很多。又開始有些懷舊了。他說他退休以后就去做一個校董,我說我希望有能力每年資助一個家鄉(xiāng)的孩子去美國讀書。
給點陽光就燦爛(2)
一晃幾個月過去了,但是記憶仿佛就在昨天。他任期已滿調(diào)回華盛頓,我游學(xué)在波士頓。
他說他回國以后又得買車又得買房,因為他在海外太長時間了。不知道他在華盛頓的新家會怎么樣?
如果費城24號不下雪的話,可以去Andrea夫人家,今天接到她的電話,如果那天不下雪的話,她和先生就開車帶著我去費城轉(zhuǎn)一圈。想想這些熱情的朋友,似乎感覺寒冷的冬天溫暖了一些。
寒冷的冬天,給點陽光就燦爛……
母親(1)
今天熬夜了,趕在北京時間12月18號的凌晨到來前,給母親送上生日的祝福。12月18日是媽媽的生日,不能趕回她的身邊,打個電話,給她道歉,也祝她生日快樂。這篇文章是美國東部時間深夜1點寫好的,也是我寫得最認(rèn)真的一篇文章。我沒有告訴她,今天準(zhǔn)點貼在這里,我知道她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都會看一看我的博客,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她知道我在哈佛校園里對她的祝福和牽掛。
寫這個日記的很大一個原因是要告訴母親我這邊的真實生活。長大以后似乎已經(jīng)不習(xí)慣再給家人寫信了。而博客是一個比較自然的方式,記錄我在這邊的生活。母親是這個博客的忠實讀者,她甚至?xí)l(fā)現(xiàn)里面的錯別字,然后提醒我改過來。如果寫了一篇不錯的文章,她也會在越洋電話里夸一夸我。
幾乎每一年的生日都會陪在母親的身邊,陪她吃一頓飯,然后送上一份小禮物。記得最浪漫的一次創(chuàng)意是19歲那年,得了一筆1,000塊錢的獎學(xué)金,然后找遍所有的大商場,挑真的不掉線嗎??、????????????
到了一個2.075克的鉑金戒指。20代表著她和爸爸結(jié)婚20周年,而7和5代表著我的生日。母親很喜歡這個禮物,一直戴著。只是可惜前年一次洗碗的時候,被沖走了,不過依然是她很美好的一段回憶。
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春風(fēng)得意的時候和沮喪無助的時候。母親的偉大在于不論是春風(fēng)得意的你,還是那個沮喪無助的你,她都會無私地愛著你。而我們也總是容易在順境的時候忘記身邊最親近的人,在逆境的時候才會想起她。
母親年輕時很喜歡照相,前幾年我回家,把家里的照片都備份了一張數(shù)碼版的,有些珍貴的照片我一直帶在身邊。翻看過去的照片,能夠明顯看到這樣一幅畫面:年輕時候的母親那么美麗,一頭波浪一樣的大卷發(fā)和一雙漂亮的大眼睛。慢慢地,她的身邊站著一個小孩子;慢慢地這個小孩子長高了長大了,而她漸漸地變老了。每一個母親都曾經(jīng)擁有自己美麗的青春,可是當(dāng)自己的孩子慢慢地長大,她們的美麗也會漸漸地褪去,但是她們卻會驕傲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健康地長大,沒有任何的怨言。
這么多年,母親默默地陪著我,也受了不少委屈。她盡她最大的能力給我創(chuàng)造了一個成長的環(huán)境。小時候,她把我放在奶奶家,奶奶(我從小把母親的父母叫爺爺奶奶)是新中國第一批音樂老師,她和母親讓我喜歡上了音樂。爺爺很會享受生活,帶著我種花、打魚,因為我是家里的第一個孩子,所以母親和母親的一家都給了我最慷慨的愛和關(guān)懷。我和爺爺奶奶還有母親一家人的感情也是最深的。
小時候的我非常不聽老師的話,很叛逆,屬于那種很不守紀(jì)律的孩子。在我們那個小城,這樣不聽話的孩子是最不受小學(xué)和中學(xué)老師歡迎的。但是母親總是鼓勵我,雖然有時候她也會批評我,但是更多的時候,她會包容我的叛逆。每次學(xué)校開完家長會,她就回來告訴我老師說我這個優(yōu)點那個優(yōu)點,但是缺點她會非常委婉地告訴我。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這種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她懂得怎么保護我的自信和自尊,而自信和自尊是一個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力量。母親是個很要強的人,年輕的時候由于文化大革命,她沒有實現(xiàn)她的很多夢想。她希望她唯一的兒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直到高三最后一學(xué)期以前,我的成績一直都不是特別好,當(dāng)然高三的時候成績也沒好到哪里去。但是她堅信我是能學(xué)好的,并且用她的方式去鼓勵我。如果她發(fā)現(xiàn)我們那個小城里有哪個孩子非常出色,她總是會努力地帶我去那個家里面坐一坐,交個朋友,潛移默化中,我也會學(xué)到他們的優(yōu)點。每年高考以后,她總會每天晚
母親是我心中最美麗和善良的人上帶著我去我們小城那所最好的高中去看“錄取光榮榜”,鼓勵我也能夠走到外面的世界去。這個習(xí)慣她一直保存到現(xiàn)在,雖然我已經(jīng)高考結(jié)束那么多年了,她依然會關(guān)心別的孩子是否考到了不錯的學(xué)校。
母親(2)
母親幫助我走對了人生非常關(guān)鍵和有風(fēng)險的幾步。大四考研的時候,我像很多考生一樣,堅持到了12月份突然不想考了,突發(fā)奇想打算去法國留學(xué)。那天,母親耐心地陪我聊了一個下午,讓我堅持到最后,F(xiàn)在想想,好險!幸好當(dāng)時母親能夠耐心地勸我堅持了下來,否則我會走一段很大的彎路。
母親也有天下母親的缺點,比如說保守。她從小就教我走出小城,去一個更大的空間。所以當(dāng)我在北京慢慢地安定下來的時候,她就不再希望我闖蕩世界了。她更愿意看到我平平安安地生活,找到一個賢惠的妻子,在北京安家。只不過她已經(jīng)教會了我奔跑,我就無法再停下來。所以從清華畢業(yè)以后我還是沒有聽她的話,暫別了北京,繼續(xù)我的奔跑。
母親教我學(xué)會感恩。曾經(jīng)給我?guī)椭^的人,她總會盡力去感謝他們。雖然現(xiàn)在看來,那些幫助已經(jīng)非常遙遠(yuǎn)了,但是母親告訴我,不管那些人現(xiàn)在的狀況是好還是壞,永遠(yuǎn)不要忘記他們給你的幫助,沒有他們,你不可能這么順利地走到今天。在新東方四年的工作母親是非常支持的。她告訴我,沒有新東方給你的機會和平臺,你不可能在這幾年成長這么快。由于我在新東方工作,她也成了新東方的忠實支持者。俞敏洪老師和徐小平老師的很多文章,《東方馬車》這些書她都很認(rèn)真地看,有時候發(fā)現(xiàn)很好的一些道理,她總會做好標(biāo)簽,讓我也好好讀讀。這也是她的耐心之處。比如以前王輝耀先生的《我在東西方的奮斗》、楊瀾的《憑海臨風(fēng)》還有一些她覺得很好的書,她就會督促我認(rèn)真地讀,要是發(fā)現(xiàn)我讀得不認(rèn)真的話,她就會找到合適的機會讓我讀進去。
母親以前并不會用電腦,可是我出國了以后,她和父親不僅迅速學(xué)會了打字,而且學(xué)會了視頻聊天,這樣我們就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其實每個人的母親都有她們的偉大和可愛之處,但是我們越長大,就越不習(xí)慣表達我們對她們的感恩。這好像是我第一次寫這么長的感謝母親的文章。母親,祝您生日快樂!
感謝母親,在我心里您永遠(yuǎn)是最美的……
哈佛留學(xué)學(xué)什么?(1)
后天就要遠(yuǎn)行了,這幾天似乎是我從未經(jīng)歷過的輕松時刻,沒有工作,沒有作業(yè),生活純粹到什么事情都沒有,除了為漫長的旅行做準(zhǔn)備。早上起來把房間仔仔細(xì)細(xì)地收拾了一遍,然后去哈佛Coop書店看那里的整整兩架精美的游記。舒適的地毯,暖融融的房間,靠在墻邊,沒有什么人,只有一個可愛和熱心的售書小姑娘時不時過來寒暄幾句。我說我在為我的環(huán)游美國做準(zhǔn)備,她說“太棒了,我也希望能像你一樣環(huán)游美國,我每天都看著這么多精彩的旅行的書,但是沒有機會去這些地方”。一個紐約的好朋友打電話來,熱心地給我從奧蘭多到邁阿密的行程提了點建議。打完了還沒有忘記囑托我一句:“飛得開心!”
時間總是過得非?,尤其是經(jīng)歷一件喜歡的、有意義的事情的時候。
一個學(xué)期結(jié)束了,仿佛昨天剛剛開始。
9月4號那天晚上,師姐和她先生去波士頓機場接我,我之前并不認(rèn)識她,但是當(dāng)她知道我是第一次來美國,沒有什么朋友在這里的時候,她和她的先生給了最熱情和慷慨的幫助。當(dāng)我走出波士頓機場的時候,她就笑瞇瞇地等在那里,然后帶著我上了地鐵。當(dāng)?shù)罔F在查爾斯河上“飛過”,我第一次看到了夜空下的波士頓。波士頓的夜色真的是很美,尤其是晚上的查爾斯河,很多漂亮的高樓都裝飾著美麗的燈,燈光倒映在河里,查爾斯河鋪著一層優(yōu)雅的光。師姐帶著我走出哈佛廣場的地鐵站,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巧合,她帶著我走出的是廣場中心的那個出口。從地鐵走出來的一剎那,我迎面看到了一座座歐洲風(fēng)格的古老的樓,那一瞬間,我似乎忘記了20個小時的航程,仿佛搭了一段地鐵就從地球另一端鉆到了這個完全陌生和新奇的世界——留學(xué)對于我而言,是很久以來的一個愿望。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我對留學(xué)并沒有太高的期望,因為在這一點上我對自己似乎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很羨慕那些能夠去世界知名大學(xué)學(xué)習(xí)的人,但是沒有想到自己也會有這樣一段經(jīng)歷。
人生中總是有很多的無心之旅,期望太高的很難得到,沒有期望的卻飛到你的身邊——我開始了一段難忘的人生經(jīng)歷。
每個人的一輩子似乎總是處在一個平衡點上。得到的、失去的往往相遇得如此巧合。人生的長河中很難遇到一個徹底平靜的時刻。新的開始往往意味著更多的新鮮和體驗,也意味著更多的未知。就像我暫別了北京平靜和舒適的生活,生活轉(zhuǎn)到了一個新的軌道。
留學(xué)意味著未知,未知讓我成長。
在一個陌生的國度里,我感受到了非,F(xiàn)實的生活反差。由于出國1萬美元的外匯管制,我來美國的時候并沒有帶太多的錢,或者也是有意的,我希望考驗一下自己在這個新的國家里的生存能力。而最開始的一周,學(xué)校承諾的錢還沒有到賬戶上(剛來的學(xué)生根本就沒有賬戶)。所有的留學(xué)生都會遇到最初每天“乘以8”的經(jīng)歷。突然一下子那些超市里的東西在這里還是國內(nèi)那個價格,只是后面跟的是美元而不是人民幣的符號。來的第一天,我把所有的入學(xué)手續(xù)飛快地辦好以后,想去買一個手機,可是被告知,沒有 "Social Security Number”(社會安全號)和信用記錄的國際學(xué)生必須交300美元的押金,否則不能買手機。我并不習(xí)慣接受這樣的不信任。于是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趕快申請一個社會安全號。在哈佛得到社會安全號非常地容易,得到任何一份合法校園工作的國際學(xué)生都可以去申請。但是找到一份合適的兼職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給我的“Peer Advisor”(同學(xué)顧問)Radhika打了一個電話,她是一個熱情的印度女孩,在我還在國內(nèi)的時候,她就有求必應(yīng)。她當(dāng)天下午就帶著我在圖書館里找到了一份非常適合我的兼職。這份工作和我的學(xué)習(xí)一點都不沖突,因為是另真的不掉線嗎??、????????????
外一種學(xué)校資助學(xué)生的方式,所以報酬很不錯,和輕松的工作量是不成正比的。最重要的是,它給了我一個更進一步體驗美國的機會,F(xiàn)在想想,幸好當(dāng)時行動得很快,因為這樣的機會并不是天天有的,第二周以后這樣合適的工作就很難找到了。就這樣,我度過了第一周。到了第二周,學(xué)校早先承諾的助學(xué)金也發(fā)下來了,這樣我就慢慢地告別了“乘以8”的時期。對于國內(nèi)即將出國的朋友來說,選擇學(xué)校的時候一定要打聽學(xué)校的資助能力,如果學(xué)校資助能力不強的話,會活得特別難受和壓抑,因為在美國外國留學(xué)生打工是嚴(yán)格控制的,除了在校園兼職以外,所有為校園以外的雇主服務(wù)都是非法的,但是學(xué)校的兼職機會很多,比如助教、助研、助寢等等。千萬別小看助寢(Residence Advisor,寢室助理管理員,職責(zé)包括召集學(xué)生開會、組織同層宿舍學(xué)生的業(yè)余活動、溝通學(xué)校和住宿學(xué)生的關(guān)系等等),這是份美差,減免一學(xué)期住宿費(5000美元左右),餐費(1900美元),并且還有不錯的工資和美食(因為有很多social events,也就是說party)。反正美國大學(xué)的原則是能給學(xué)生做的盡可能讓學(xué)生做,讓學(xué)生自食其力,成為學(xué)校的雇員,良性循環(huán)。
哈佛留學(xué)學(xué)什么?(2)
由于來美國比較晚,我還沒有倒過來時差就開始暈乎乎地上課了。哈佛課程的最大特點在于完全尊重學(xué)生的建議。開學(xué)典禮以后,大家馬上就開始 “course shopping”。形象地說,就是學(xué)校給每個教授45分鐘的時間,向有興趣的學(xué)生介紹他的這門課程。老師就是一個推銷員,學(xué)生決定自己是否選你這門課。如果選的人太少,證明這門課沒有市場,就開不下去了,教授估計也得考慮走人了。除此以外,學(xué)生有一個月的時間去體驗這門課,如果不喜歡,也可以把這門課退掉。這樣教授必須全身心地上課。除此以外,期末我們都會給老師和助教評估,這點很像新東方課程結(jié)束時候的5分評分制,清華也采用了這種方式。我很喜歡這個方式。學(xué)生的滿意度是評價老師的最好指標(biāo),所以兩個月前的校長論壇找哈佛的中國留學(xué)生座談,我們大家都推薦中國的大學(xué)也引進這種機制,傾聽學(xué)生的意見,尊重學(xué)生的想法,為學(xué)校帶來更多活力和民主。
每天的課程是非常重的。學(xué)校付錢給你,就不會允許你浪費了它的錢。一般來說,選4門課是比較普遍的,也可以選5門,累一點,但是可以更飽滿地利用時間。我選了5門課,這就意味著我的課程強度比較大。周二、三和四的強度是最大的,我記憶中最累的一天是從早上8點鐘不停地上課,上到晚上9點,然后回到家繼續(xù)構(gòu)思期中論文。我的很多朋友都有我這樣的經(jīng)歷,尤其是那些選的課都集中在某幾天的同學(xué)。我看見一個女同學(xué)都累得哭了。也終于理解為什么這里有著名的哈佛裸奔,其實美國學(xué)生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不過有時候也很好奇,那些朋友哪里找得出時間來裸奔?反正真正忙起來的時候,我很難抽出寬裕的時間裸奔,實在是“愛莫難奔”啊!呵呵,看來裸奔的人不一定真的忙。所以實在對不起了,最親愛的美國朋友們,我沒有時間參加你們的裸奔了,只能祝你們奔得愉快!)在最辛苦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年輕時的生活艱難和忙碌,才能學(xué)到更多的東西。壓力是一筆財富。真的不掉線嗎??、????????????
我出生在80年代,知道我們這一代人是從小沒經(jīng)歷過什么苦難或者大風(fēng)大浪的,我希望把這樣的辛苦當(dāng)作磨煉自己意志的一種方式。我也設(shè)計了自己的減壓方式,比如周日和假日我會什么功課都不做,純粹出去游歷;每天我會去健身房,鍛煉會帶給一個人積極的生活狀態(tài)。我會聽一些音樂,我的電腦里的音樂全部放完是5個半小時,所以我寫論文最艱難的時候,我就從第一首歌放到最后一首,這樣5個半小時就過去了,也不覺得太枯燥。
來美國以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英語變差了。這是我預(yù)料中的事情。對于中國學(xué)生而言,生活英語是一個死穴,我們從小到大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地學(xué)正規(guī)英語,老師大多是中國老師,周圍講英語的大多都是同樣學(xué)著英語的中國人。所以我們會自己創(chuàng)造很多“獨特的英語”。當(dāng)留學(xué)讓我沉浸在一個英語的世界里,周圍每個人,哪怕一個10歲的小孩子都是你的英語老師,我開始逐步地改進自己的英語,很多以前的錯誤表達和發(fā)音都會慢慢地調(diào)整。我留心地鐵站和機場的手冊,甚至連食品包裝盒我也會仔細(xì)地看一遍,把不認(rèn)識的詞查一遍之后才扔掉。聽力也是如此,很多詞匯和表達我從沒有聽過,剛開始的時候,很多課我聽得不是太懂,尤其是美國那些講話巨快的同學(xué)。于是除了上課以外,我盡力利用工作和旅行的機會去學(xué)習(xí)英語,尤其是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這也是為什么我去報駕校考試的原因,我希望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理解這個社會的規(guī)則。
當(dāng)然,美國也不是什么都好,這個國家也有太多的問題,比如種族問題。哈佛也是一樣,有時候把哈佛和清華比,我發(fā)現(xiàn)哈佛就沒有清華超級發(fā)達的BBS校園網(wǎng)絡(luò),學(xué)生之間的交流沒有那么通暢,很多困難都不知道找誰去問。但是留學(xué)不是來挑刺的,我更感興趣的不是去挑別人的毛病,而是去靜靜地觀察和思考我們可以往中國帶回什么。
文化的沖擊和混血會帶給一個年輕人很多的靈感和新的思維方式。尤其是像中西方這樣差別很大的文化。在留學(xué)的日子里,每一個留學(xué)生都會慢慢學(xué)會以前沒有機會學(xué)的東西,小到把房間收拾得整整齊齊,做飯理財,大到有時候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或者站到一個客觀的角度,思考我們自豪但又多災(zāi)多難的祖國——輝煌的文明不總是一件好事。輝煌的過去往往會讓我們沉浸于美麗和虛幻的回憶,并且失去了打造另一個輝煌的創(chuàng)造力,對于一個人如此,對于一個民族也是如此。這不也是一個平衡點嗎?
哈佛留學(xué)學(xué)什么?(3)
這是環(huán)游美國前寫的最后一篇日記,紀(jì)念和總結(jié)我在這里的一學(xué)期的生活——辛苦、快樂、新鮮、沖擊、改變——這也是每一個海外留學(xué)生經(jīng)歷的普通的生活,我很幸運,成為了他們中間的一個。當(dāng)公主嫁給海盜(1)
圣誕和新年馬上就要來了,每一個人就像候鳥一樣,隨時準(zhǔn)備起飛,從一個城市飛到另一個城市。
哈佛廣場漂亮極了,像一個冬天童話里的城堡,每一個樓都掛著美麗的圣誕花環(huán)(wreath),樓前的每一棵圣誕樹,都掛著美麗的燈,燈火營造了一個類似韓劇的浪漫世界。老師剛剛請我們到她家里聚餐,美國人的住房條件實在是讓人羨慕,老師和他先生住在Buckminster區(qū),一棟棟樓就像一個個室內(nèi)花園,大得不得了。有時候都會為他們擔(dān)心,這么大的房子,兩個人住不冷清嗎?于是似乎理解,美國家庭生孩子一般都是三個或更多,大型“嬰兒小推車”比自行車要多,一“窩”小孩子被爸爸媽媽推著,(對不起,美國小朋友們,我不是故意用這個量詞的,我的確第一個想到就是這個詞),一個個睜著迷茫眼睛忽閃忽閃地看著世界,如果是一個孩子實在就太孤獨了。
最后檢查了一遍論文,點擊發(fā)送,5份論文飛到5位老師的郵箱。揉一揉疲憊的眼睛,告訴自己,寒假到來了!美國的圣誕假期非常長,作業(yè)大多都是1月份截止,因此,如果提前辛苦一點,把作業(yè)做完的話,就可以延長有效假期。為了給自己放這個長假,不至于在1月份窩在學(xué)校寫論文,我連續(xù)兩個星期哪里都沒有去,每天全身心完成我的期末論文,常常都是圖書館最后一個走出去的。當(dāng)一切結(jié)束的時候,最后預(yù)覽一下剛剛完成的總共一百多頁的論文,快樂的瞬間沖走了所有的辛苦——樂得在床上翻了一個跟頭,然后用烤箱做了一盤雞翅烤土豆,慶祝自己還活著。
既然活著,就開始到處走走,如果走不到的話,飛飛也行。加入飛往各地的鳥群吧。這幾天大家見面的問題都是:圣誕去哪兒?然后握手,然后一個吻面禮。一個菲律賓朋友,估計長這么大沒遇到過這么冷的天氣,最厚的衣服也就是一件薄外套。他是最不幸的,要回馬尼拉給胳膊動手術(shù),不知道是不是凍壞了。美國朋友里面有回家的,有滑雪的,有到中國旅游的,有窩在學(xué)校寫論文順便“哈佛半月游”的,有去加勒比海的,有去巴哈馬的,有去阿拉斯加的,干什么的都有!我還是喜歡溫暖一點的地方,有陽光、海洋還有愜意的沙灘,順便考察一下美國的歷史、地理和風(fēng)土人情。于是從24號到1月20號,我就會飛個不停,這是我為自己設(shè)計的一個行程:
24日 波士頓—費城(2個小時航班,晚上費城
平安夜晚餐)
25日 費城(美國的第一個首都,自由鐘和獨立廳是這個城市的象征)
26日~28號 華盛頓(美國首都,政治中心,博物館、紀(jì)念堂、著名建筑及城市布局)
29日~2日 華盛頓—奧蘭多 (佛羅里達首府,迪士尼世界四個主題公園及新年焰火、海洋世界、 Universal Studio,沿途經(jīng)停亞特蘭大)
2日~4日 邁阿密 (白色海灘、熱帶植物園、古巴移民文化)
5日~11日 在波士頓郊區(qū)一個滑雪度假村滑雪,11日《滿城盡帶黃金甲( Curse of Golden Flower)》新英格蘭地區(qū)首映,支持國產(chǎn)電影,美國這邊的門票9.5美元
12日 波士頓—夏威夷(13個半小時,途經(jīng)芝加哥)
12日~14日 瓦胡島(檀香山)(珍珠港、密蘇蘇里艦和鉆石火山、夏威夷國王王宮——美國唯一的王宮、波希米亞文化、Waikiki海灘、海底世界潛水、aloha精神)
15日~18日 茂易島(Maui,熱帶雨林、海灘、火山)及大島(Big Island)——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公園,茂易島的廣告是美國的馬克·吐溫在1800 年寫下的這樣一句話:“I went to Maui to stay a week and remained five. I never spent so pleasant a month before, or bade any place goodbye so gratefully. I have not once thought of business, or care or human toil or trouble or sorrow or weariness, and the memory of it will remain with me always." (我本來打算在茂易島上度一星期假,但卻待了五周。我從來沒有在一個地方待得如此愉悅,或是離開時如此的依依不舍過,在茂易島上,我從未想過生意上的事情、感傷、人類的痛苦、煩惱、悲傷或疲憊……而這一切的記憶將會伴我一生。)
當(dāng)公主嫁給海盜(2)
19日~20日 檀香山—波士頓(13個半小時的航程,沿途經(jīng)停達拉斯)
這是我在寫論文枯燥的日子里設(shè)計出來的,機票、旅店還有各種各樣的票打出來厚厚的一沓,是我目前最長的一次旅行。我的一個朋友看到我的一堆機票以后說,看來我24號得給你送行,因為再次看到你只能是1月20號了,如果中間想見到你了,我只能看看天空,朝你飛的方向定位。
旅行是一門學(xué)問。尤其是在美國旅行,更是一件相對比較復(fù)雜的事情。在中國旅行,機票的差價不是很大,所以不用太早預(yù)約。但是美國的機票一般都是提前一個月預(yù)約好,否則價格每過一個周都會飆升100美元左右,尤其是在旅行旺季。其次是旅店,在旺季一般很多旅店都會客源滾滾,所以也得提前在網(wǎng)上預(yù)約,有一些熱點地區(qū),比如夏天的黃石公園的旅店,提前一年訂有時候都很難訂到。然后是交通,美國的汽車普及已經(jīng)非常到位,很多旅游景點都是租車,像邁阿密和茂易島的公交系統(tǒng)是出了名的不發(fā)達,所以汽車也得預(yù)約。這次的長
假旅行比較復(fù)雜,并且去的都是美國冬天最熱鬧的地方,所以深感安排一個合理行程的不容易,旅行的學(xué)問也可以開一門研究課程。
旅行的快樂不一定全在路上。行前的準(zhǔn)備其實也有很大的樂趣。以華盛頓為例,華盛頓是美國歷史最豐富的一個城市,每一幢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這是一個歷史的海洋。因為會去那個城市生活三天,所以我就仔細(xì)地閱讀這些歷史故事。比如我還會去拜訪華盛頓的國家動物園,這是美國非常著名的一個動物園,最著名的就是美國僅有的三只中國大熊貓。我會提前去把主要的動物的名字和介紹查一遍,不認(rèn)識的就做個筆記。我喜歡那些動物,所以希望能記住它們的名字。美國著名景點的做得超級詳細(xì),足夠讓人先虛擬地游一遍。還有夏威夷,這里有著完全不同于美國本土的地理和風(fēng)土人情,我會在那里生活7天,所以也希望在行前多讀一些關(guān)于這些地理和歷史的書。單純讀歷史和地理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是如果為了旅行而讀這些東西,就會發(fā)現(xiàn)無盡的樂趣。
其實,旅行的快樂也在路上。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你是一個陌生的觀察者。我觀察城市的表情,體驗異國的生活。每一天眼睛都睜得大大的,擔(dān)心錯過了什么陌生的未知。由于沒有參加旅游團,可以充分享受時間的寬裕,我甚至習(xí)慣帶著一個筆記本,把一些不認(rèn)識的單詞和好的句子記下來,回到家慢慢地查。在這個陌生的國度里,對于我來說,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雖然學(xué)了這么多年的英文,但是還是有好多詞不認(rèn)識,好多表達不熟悉,旅行可以讓你沉浸在英語的海洋中。旅行可以遇到陌生的朋友,大家可能出生在地球的兩端,但是卻相遇在一個航班、一個小鎮(zhèn),快樂、輕松地交談。
旅行的最大樂趣在于體驗一種陌生的文化。以奧蘭多迪士尼世界為例。訂好門票和酒店以后,迪士尼就會給你寄來一封確認(rèn)信,隨后跟上6個主題公園的詳細(xì)地圖、項目介紹和DVD導(dǎo)游光盤。我仔仔細(xì)細(xì)地看完了光盤,就像看一部電影一樣,很不錯?赐旮杏X迪士尼所有的主題就是一個詞——夢想。每一個細(xì)節(jié)都告訴你,我們這里是你實現(xiàn)夢想的地方。
你的夢想是什么?我記得小時候,老師問我們夢想的時候,我們都乖乖地說:老師,我的夢想是做一個科學(xué)家,做一個醫(yī)生,做一個……老師就會按照慣例說:說得好!好孩子!
你的夢想是什么?在迪士尼的DVD中,聽到最多的是兩個詞:公主和海盜。小姑娘總是說:“我想做一個公主。”然后白雪公主、美人魚公主、睡美人公主就會翩翩而來,送上一個香吻,然后相擁而笑……可是小男孩兒都會說:我想做一個海盜,然后就會飛來一把寶劍,敵人紛紛出現(xiàn),刀光劍影……
仔細(xì)想一想,這也是美國夢想的一部分。有什么不好呢?海盜大多都沒什么錢和家族背景,他們劫富濟貧、無牽無掛、俠義凜然,就像早期美國移民和牛仔,四處闖蕩。還有,海盜都不太乖,能欺負(fù)別人,但是不允許被欺負(fù);公主大多溫柔善良、家庭背景良好、能歌善舞、高貴典雅。于是迪士尼推出很多為未來的“海盜”和“公主”們設(shè)計的游戲。
當(dāng)公主嫁給海盜(3)
生意做大的關(guān)鍵,其實就是抓住人們心里最容易被打動的地方。最精明的生意人就是能看透你的心做生意。我們是不是也應(yīng)該思考點什么了呢?我不太認(rèn)為一個中國男孩子突然蹦出來說他想做海盜,會一如既往地得到一朵小紅花。他也許會得到老師苦口婆心的勸解:“孩子,海盜是壞人,還是做科學(xué)家好。”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中國的孩子是不是太馴良了呢?
公主嫁給海盜,生下一群米老鼠,機靈可愛、不愁吃不愁穿,似乎也挺幸福的,不是嗎?
夢想的力量(1)
去奧蘭多之前,我對那里充滿了期待,我知道那里有全世界最大的迪士尼世界,也有久負(fù)盛名的Universal Studio(環(huán)球樂園)和Sea World(海洋世界)。期望值太高,往往容易失望——生活的經(jīng)驗無數(shù)次地這樣告訴我。但是這一次,這一條經(jīng)驗徹底失效了:奧蘭多給了我夢幻一樣的體驗,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我已經(jīng)足夠高的期望值。雖然我一直對迪士尼這樣的主題公園保持著復(fù)雜的感情,畢竟我不再是一個少不更事的孩子,走的地方多了,見的事情多了,不再容易被打動。我想像中的迪士尼應(yīng)該是一個孩子的天堂,無憂無慮地笑,無憂無慮地尖叫,牽著爸爸媽媽的手無憂無慮地吃著冰激凌和零食,……“有很多游樂項目我肯定是不去的,看看別人玩就行了”,走之前我跟一個好朋友說。
然而奧蘭多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這是一個 “造夢”的城市,夢想讓每一個人獲得久違的感動和快樂。
去奧蘭多之前我并不是太舒服。華盛頓的三天博物館之旅實在是過于細(xì)致,我深度考察了每一個著名的博物館,加上北方的空氣寒冷,終于感冒了。來美國以后的第一次感冒,很不幸,是在路上。機場不太容易買到感冒藥,我只能昏昏沉沉地坐在飛機上和感冒“單挑”。沒有藥,唯一的辦法就是喝很多很多的橙汁。直到曬到了奧蘭多的太陽,感冒才慢慢地好了起來?磥黻柟馐侵委煾忻暗牧妓帯
中午到了奧蘭多,這一天就只剩下半天時間了,我去了Sea World(海洋世界),沒有太高的期望值,只是想去走走路,曬曬太陽。我去過很多不錯的水族館,北京的、青島的、波士頓的、華盛頓的,各路江河湖海的水族館都算很仔細(xì)地拜訪過了一遍。在三亞的蜈支洲島,我甚至請求潛水員帶著我潛到了普通游客被允許潛的最深的地方,去感受熱帶的海洋。上岸以后,潛水員對我說:“別的游客都是我們拽著往下游,你是第一個拽潛水員往下扎猛子的家伙。”
“就算去隨便逛逛吧”,我對自己說。然而到了海洋世界,我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海洋世界絕對不是僅僅去看看動物展覽或者馴獸表演的地方,那里是一個神奇的人與自然的舞臺,每一個節(jié)目都被賦予了很多想像力,于是我漸漸融入了那里。海洋世界最著名的演出是“Believe”(《相信》),主演是27頭Killer Whale。我不知道在英語中,這么可愛的鯨魚為什么會有這么一個恐怖的名字。Killer Whale全身只有黑色和白色,漂亮極了。它們有很好的聽力,但是幾乎沒有視力。為什么名字叫《相信》呢?“If you see the giant whales dancing with us,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world that you cannot believe.(如果你看到巨大的Killer Whale都能和人類在音樂中如此和諧地舞蹈,你還有什么事情不能相信呢?)”海洋世界的董事長這樣說!断嘈拧氛鸷沉巳珗鰩缀趺恳粋觀眾。巨大的海水池和四塊液晶顯示屏在激光的映襯下流光溢彩,Killer Whale的每一個動作和音樂的節(jié)拍完全吻合,你會驚嘆它們是怎么樣如此精確地感受到音樂節(jié)拍的。整個演出是一場四幕的音樂劇,講的是一個小男孩每天都會去海邊看 Killer Whale,他的夢想就是有一天和它們一起在海里無拘無束地游泳。他自己刻了一個Killer Whale的項鏈吊墜,戴在身上。小男孩長成了小伙子,他終于實現(xiàn)了這個夢想。他希望更多的人也能實現(xiàn)和他一樣的夢。于是他走到觀眾中,抱起了一個幾歲的小姑娘,小姑娘站在水池邊,Killer Whale從水里浮了出來,吻了一下小姑娘,然后小伙子把項鏈摘了下來,掛在小姑娘的脖子上——音樂、海水、燈光營造了一個夢幻一樣的藍(lán)色舞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夢想在這個夢幻的舞臺上得到了傳遞。所有的觀眾都站立起來為這個演出鼓掌,或許讓我們感動的不是Killer Whale的跳躍有多么準(zhǔn)確,不是舞臺的燈光有多么豪華,不是音樂有多么振奮,讓我們感動的更多是演出表達的一個大家心中的夢想:和大自然和諧的相處,讓每一個孩子都學(xué)會尊重生命。
夢想的力量(2)
一個普通的夢想,卻能點亮我們心里的火焰,用心去發(fā)現(xiàn),奧蘭多的夢想無處不在。
夢想是什么?迪士尼先生說,夢想就是人類無拘無束的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于是他創(chuàng)建了一個心中夢想的樂園。他夢想每一個美國家庭都能尊重家庭的價值,于是他建造了一個個主題公園,讓童話里的人物走出城堡,陪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過山車和飛毯,一起走進快樂美好的童話世界。他夢想孩子們能夠?qū)W會勇敢和堅強,于是也為每一個動畫片的主人公設(shè)置了很多挑戰(zhàn)和困難,但是最后總是能夠戰(zhàn)勝這些困難。他夢想世界能夠和諧相處,于是他創(chuàng)建了Epcot(未來世界)的World Showcase(世界之窗),讓你在一個地方體驗世界風(fēng)情。迪士尼的偶像是林肯總統(tǒng),他夢想孩子們能夠熱愛這個來之不易的國家,于是迪士尼Epcot里的“American Adventure”(《探險美國》)教給孩子們民族自豪感,鼓勵他們繼續(xù)探索。他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有健康的心態(tài),都懂得愛和被愛,于是他為Mickey(米老鼠)找了一個漂亮的女朋友Minnie,為灰姑娘找來王子,讓美女去陪伴善良和勇敢的野獸。與其對孩子們粗暴的呵斥和警告,我們還不如學(xué)會用更加藝術(shù)的方式教會他們?nèi)绾稳叟c被愛……
夢想改變了奧蘭多。70年代以前,奧蘭多并不是一個特別有名氣的城市,這里甚至不臨海,除了良好的氣候和眾多的瀉湖(Lagoon),這里幾乎什么都沒有。但是迪士尼的6個主題公園和酒店群的建立、環(huán)球樂園和海洋世界的發(fā)展為這個城市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和聲譽,由此打造了一個人滿為患的世界頂級樂園。這讓我聯(lián)想起我在國內(nèi)去的很多地方。在中國,絕對可以找出不少自然景色可與美國相比的地方,但是這些游覽景點大多滿足在原始景觀的欣賞,于是無辜的中國游客只能看看景、照照相,然后看看景、再照照相,很少有別的事情可以做。記得2004年我去桂林的陽朔欣賞了張藝謀導(dǎo)演的《印象·劉三姐》,那臺節(jié)目用現(xiàn)代的燈光、音樂、舞美將傳統(tǒng)的文化完美地呈現(xiàn)了出來。如果這樣的深度開掘更多一些,也許我們的旅游市場可以更加成熟,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做夢有時候也很辛苦。在迪士尼的三天時間非常的辛苦,由于趕上了迪士尼一年中最熱鬧的三天(由于人實在太多,迪士尼的Magic Garden和Epcot不得不每天下午關(guān)門謝客,因為達到了最大的飽和),如果想體驗所有的項目,就得起早貪黑。每天早上就有很多人沖進樂園,這個時間可以不用排隊去把經(jīng)典的游樂項目體驗一遍;等10點鐘人慢慢多起來,就可以不慌不忙地去看那些經(jīng)典的3D、4D、水幕、天幕、360度環(huán)繞、激光等各式各樣的電影和演出。以4D電影為例,迪士尼把光、影、音樂、傳統(tǒng)木偶甚至是皮影戲用高科技的方式結(jié)合到了極致。
影片里面下雨,電影院里面就開始飄雨;影片里刮風(fēng),電影院里就風(fēng)聲四起;影片里面出現(xiàn)美食,電影院里就開始飄過陣陣香氣,影片里出現(xiàn)昆蟲大軍,電影院的椅子就真的配合起來,仿佛一群群昆蟲從你身邊爬過……高科技加上精彩的創(chuàng)意、幽默搞笑或者出其不意,讓每一個人的神經(jīng)保持著高度興奮。晚上迪士尼除了Animal Kingdom以外都會有精彩的焰火,Magic Kingdom在灰姑娘城堡前的著名焰火表演“Wish”,Epcot的“Globe”,MGM-studio的“Lights and Nights”以及“Fantas-mic”都會讓你不知疲憊……當(dāng)然,體驗節(jié)日狂歡的代價就是人山人海,到了31號新年前夜的時候,迪士尼樂園已經(jīng)寸步難移,想吃點東西都得排一個多小時的隊……
1901年出生于一個貧窮家庭的迪士尼先生,用一生的時間去追求他心中的一個夢,從一只米老鼠,到無數(shù)的經(jīng)典卡通形象,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動畫片的新紀(jì)元;他和哥哥Roy一起,把所有別人連想都不敢想的都想了一遍,并且做了一遍,于是成就了著名的迪士尼帝國。這又讓我想起了我在華盛頓國家航天博物館里看到飛機的發(fā)明者萊特兄弟的一句話:
夢想的力量(3)
“我們最感謝父母的就是,他們從來不覺得我們的奇怪想法可笑,總是支持我們?nèi)タ拷覀兊膲粝搿?rdquo;
一只老鼠成就了一個龐大和成功的商業(yè)帝國,也同時帶給這個世界一種獨特的家庭歡樂與和諧;一個飛翔的夢成就了一種飛行器的誕生,也改變了世界的節(jié)奏。夢想的剛開始在普通人眼中都是荒誕稚嫩的,夢想家的偉大在于堅持這個夢想,而一個有生命力的社會也應(yīng)該去培養(yǎng)和包容這些夢想家。
看到別人的夢如此精彩,我問自己:“你的夢想是什么?”小時候,我在家里的墻上寫著“我的夢想是長大”,至于長大了以后干什么,我沒有仔細(xì)地想過,或者想了擔(dān)心被別人笑話,于是沒敢想太多;現(xiàn)在真正地長大了,我的夢想呢?
在迪士尼看的最后一部360度環(huán)繞電影是《中國》,這部15分鐘電影真是敢想,讓李白復(fù)活,長髯飄飄,站在明代的長城上,用無比流利的英文給你介紹上海浦東和中國各地,絕了!看完后全場鼓掌。
敢想才敢做,夢想改變了一個城市,也引導(dǎo)著我們的生活,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
TPO TPO TPO TPO 15151515 – – – – Listening Listening Listening Listening Part Part Part Part
Conversation Conversation Conversation Conversation 1 1 1 1
Narrator:
Listen to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 student and the faculty advisor of the
campus newspaper .
Student
Hi! I talked to someone on the phone a couple of weeks ago, Anna , I
think it was?
Advisor
I'm Anna, the faculty advisor
Student
Oh, great! I'm Peter Murphy. You probably don't r e member me, but …
Advisor
No! No! I remember you . You're interested in working for the paper.
Student
Yeah, as a reporter .
Advisor
That's right. You're taking a jo urnalism class and you ’ ve done some
reporting before in high school, right?
Student
Wow, you have a good memory.
Advisor
Well we haven ’ t had many students applying lately so … so anyway, you
still want to do some reporting for us?
Student
Yeah, if you have room for me on the staff .
Advisor
Well we always need more reporters, but you know, we don't pay
anything, right?
Student
Yeah, I know, but I huh.. . I'd like the experience. It would look good on
my resume .
Advisor
Absolutely! Let's see . I think I told you that we ask prospective reporters
to turn in some outlines for possible articles .
Student
Yeah, I sent them in about a week ago, but I haven't heard anything back
yet, so, so I thought I'd stop by and see, but I guess you haven't looked at
them yet .
Advisor
Oh, Max, the news editor. He looks a t all the submissions
真的不掉線嗎??、????????????
Student
Oh , so he hasn't made any decision about me yet?
Advisor
Well I just got here a few minutes ago... haven't been in for a couple of
days. Just give me a second to check my e-mail. Uh … here is a message
from Max. Let ’ s see. Well it seems you ’ ve really impressed him. He says it
would be wonderful if you could join our staff.
Student
Oh, great! When can I start?
Advisor
WeII, you turned in an outline on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physics
department?
Student
Yeah, they're trying to e up with ways to get more students to take
their introductory courses.
Advisor
Right, well , apparently, nobody else is covering that story , so he wants
you to follow up on it.
Student
OK. Uh … wha t the other outline I sent in, about the proposed increase in
tuition fees?
Advisor
Oh, it lo oks like we've got that covered
Student
So I am starting with an article about the physics department. I guess I'd
better get to work. Do you have any advice on how I should cover the
story?
Advisor
Well, Max will want to talk to you but I am sure he will tell you to find
out things like why the physics department's worried about enrollment.
Ha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been getting smaller in recent years? By
how much? What kinds of plans are they considering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Student
Right, some of those issues are already in what I proposed .
Advisor
And you'll want to do some interviews, you know, what do the professors
think of the plans , what do the students think you get the idea but …
Student
But w ai t till I talk to Max before proceeding .
Advisor
Right, he'll cover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to be a report e r for us .
真的不掉線嗎??、????????????
Can you e back this afternoon? He will be here until 5 o'clock .
Lecture Lecture Lecture Lecture 1 1 1 1
Narrator:
Listen to part of a lecture in a psychology class
Professor
For decades, psychologists have been looking at our ability to perform
tasks while other things are going on, how we are able to keep from
being distracted and what the conditi ons for good concentration are. As
long ago as 1982, researchers came up with something call ed the CFQ -
the Cognitive Failures Questionnaire. This questionnaire asks people to
rate themselves according to how often they get distracted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like h um … .. forgetti ng to save a puter file because they
had something else on their mind or missing a speed limit sign on the
road. John?
John
I've lost my share of puter files, but not because I ’ m easily distracted.
I just forget to save them.
Professor
And that's part of the problem with th e CFQ. It doesn ’ t take other factors
into account enough, like forgetfulness. Plus you really can ’ t say you are
getting objective scientific results from a subjective questionnaire where
people report on themselves. S o it ’ s no surprise that someone
attempted to design an objective way to measure distraction. I t ’ s a
simple puter game designed by a psychologist named, Nilli Lavie. In
Lavie ’ s game, people watch as the letters N and X appear and disappear
in a certain area on the puter screen. Every time they see an N, they
press one key, and every time they see an X they press another, except
other letters also start appearing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the screen
with increasing frequency which creates a distraction and makes the task
more difficult. Lavie observed that people ’ s reaction time slowed as
these distractions increased.
Student 2
Well that ’ s not too surprising, isn ’ t it?
Professor
No, it's not. It's the next part of the experiment that was surprising.
When the difficulty really increased, when the screen filled up with
letters, people got better al spotting the Xs and Ns . What do you think
that happened?
John
Well, maybe when we are really concentrating, we just don't perceive
irrelevant information . Maybe we just don't take it in, you know?
Professor
Yes, and that's one of the hypotheses that was proposed, that the brain
simply doesn't admit the unimportant information. The second
h ypothesis is that, yes, we do perceive everything, but the brain
categorizes the information, and whatever is not relevant to what we are
concentrating on gets treated as low priority. So Lavie did another
experiment, designed to look at the ability to concentrate better in the
face of increased difficulty. This time she used brain scanning equipment
to monitor activity in a certain part of the brain, the area called V5,
which is part of the visual cortex, the part of our brains that processes
visual stimuli .
V5 is the area of the visual cortex that's responsible for the sensation of
movement. Once again, Lavie gave people a puter-based task to do.
They hav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words in upper and lower-case letters
or even harder, they had to count the number of syllables in different
words. This time the distraction was a moving star f i el d in the
background, you know, where H looks like you are moving through space,
passing stars. Normally area of V5 would be stimulated as those moving
stars are perceived and sure enough, Lavie found that during the task
area of V5 was active, so people were aware of the moving star field.
That means people were not blocking out the distraction.
Student
So doesn't that mean that the first hypothesis y ou mentioned w as wr o ng,
the one that says we don't even perceive irrelevant information when we
are concentrating?
Professor
Yes that's right, up to a point, bu t that ’ s not all. Lavie also discovered that
as she made the task more difficult , V5 became less a ctive, so that
means that now people weren ’ t really noticing the star field at all. That
was quite a surprise and it approved that the second hypothesis – that
we do perceive eve rything all the time but the brain categorizes
distractions differently, well, that wasn't true eith er. Lavie thinks the
solution lies in the brain ’ s ability to accept or ignore visual information.
She thinks its capacity is limited. I t ’ s like a highway. W hen there are too
many cars, traffic is sto pp e d. No one can get on. S o when the brain is
loaded to capacity, no new distractions can be perceived . Now that may
be the correct conclusion for visual distractions, but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tell us how the brain deals with, say, the distractions of solving
a math problem when we are hungry or when someone is singing in the
next room.
Lecture 2
Narrator:
Listen to part of a lecture in a geology class .
Professor
As geologists , we examine layers of sediment on the Earth' s surface to
approximate the dates of past geologic time periods. Ah sediment as you
know i s material like sand , gravel, fossil fragments that is transported by
natural processes like win d , water flow or the movement of glaciers .
So sediment is transported and then deposited and it forms layers on the
Earth ’ s surface over time. We examine these layers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ge ologic time periods including when they began and ended.
For example, from about 1.8 million years ago to around 11 thousand
years ago was the Pleistocene epic. The Pleistocene epic was an ice age.
During this epic, sediment was made by the kind of erosion and
we athering that happens when the climate is colder, and part of those
sediments are fossils of plants and animals that lived at that time.
The Holocene epic followed the Pleistoce ne epic when the Earth ’ s
climate warmed up around 11 thousand years ago. The Holocene e pic i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sediments, ones that form when the climate is
warme r. Because the climate changed, the typ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changed also. Holocene sediments contain remnants of more recent
plants and animals, so it's pretty easy to diffe rentiate geologically
between these two epics.
Now 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that the presence of humans has altered
the earth so much that a new epic of geologic history has began – the
Anthropocene epic, a new human-influe nced epic. T his idea that we ’ ve
entered a new Anthro-pocene epic was first proposed in 2002. T he idea
is that around the year 1800 CE the human population became large
enough, around a billion people, that its activities started altering the
environment. T his was also the time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brought a tremendous increase in the use of fossil fuels such coal. The
exploitation of fossil fuels has brought pla wide developments:
industrialization, construction, uh, mass transport. And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caused major changes like additional erosion of the
Earth ’ s surface and deforestation. Also, things like the damming of rivers ,
has caused increased sediment production, not to mention the addition
of more carbon dioxide and methane in the atmosphere .
Naturally all these changes show up in recent sediments. And these
sediment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pre year 1800 sediment layers.
Interestingly there's some speculation that h umans started having a
major impact on Earth much earlier, about 8000 years ago. That's when
agriculture was being widespread. Early farmers started clearing
forests and livestock produced a lot of extra methane. But I want to
stress this is just a hypothesis. The idea that early humans could have
had such a major effect, well I'm just not sure we can pare it with
the industrial age. Geologists in the far future will be able t o examine the
sediment being laid down today, whereas right now we can say that yes,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is clear: It'll be future researchers who have
a better perspective and will be able to really draw a line between the
Holocene and the Anthropocene epics.
Conversation 2
Narrator
Listen to part of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 student and her biology .
Professor
Hi Samantha, how did your track meet go?
Samantha
Great! I placed first in one race and third in another.
Professor
Congratulations ! You must practice a lot.
Samantha
Three times a week pre-season, but now that we ’ re peting every
weekend, we practice 6 days a week from 3:30 till 5:00.
Professor
Athletics place a heavy demand on your time, don ’ t they?
Samantha
Yeah, but I really love peting, so …
Professor
You know I played soccer in college and my biggest challenge, and I
didn ’ t always succeed, was getting my studying in during soccer season.
Are you having a similar …
Samantha
No, I … I really do make time to study. A nd I actually study more for this
class than I do for all my other classes. B ut I didn ’ t see the grade I
expected on my mid-term exam, which is why I came by.
Professor
Well, you "didn't do badly on the exam, but I agree it did not reflect your
potential. I say this because your work on the lab project was exemplary.
I was so impressed with the way you handle the microscope and the
samples of onion cells, and with how carefully you observed and
diagramed and interpreted each stage of cell division. And I don't think
you could have done that if you hadn't read and understood the chapter.
I mean it seemed like you really had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it.
Samantha
I thought so too, but I missed some questions about cell division on the
exam
Professor
So what happened?
Samantha
I just sort of blanked out, I guess. I had a hard time remembering details.
It was so frustrating.
Professor
Alright, let's back up. You say you studied, where, at home?
Samantha
At my kitchen table actually .
Professor
And that's supposed to be a quiet environment?
Samantha
Not exactly. My brother and parents try to keep it down when I am
studying, but the phone pretty much rings off the hook, so …
Professor
So you might try a place with fewer distractions, like the library …
Samantha
But the library closes at mid-night, and I like to study all night before a
test, you know, so everything is fresh in my mind. I studied six straight
hours the night before the mid-term exam . T hat ’ s why I expected to do
so much better.
Professor
Oh ok. Y ou know that studying six consecutive hours is not equivalent to
studying one hour a day for six days.
Samantha
It isn ’ t?
Professor
No. There is research that shows that after about an hour of intense
focus, your brain needs a break. It needs to, you know, shift gears a little.
Your brain's ability to absorb information starts to decline after about the
first hour. So if you are dealing with a lot of new concepts and vocabulary,
anyway, if you just reviewed your notes, even 20 minutes a day, it'd be
much better than waiting until the night before an exam to try and
absorb all those details .
Samantha
Oh, I didn't realize .
Professor
Think of your brain as: a muscle. If you didn't practice regularly with your
track team, and then tried to squeeze in three weeks worth of running
practice just the day before a track meet, how well do you think you'd
perform in your races?
Lecture 3
Narrator:
Listen to part of a lecture in an art history class .
Professor:
Now i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before 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and
the p r inting pres s, all books, all manual scripts were hand-made. And the
material typically used for the pages was parchment, which is animal skin
that stretched and dried under tension, so it bec o me s really fat and can
be written on . During the 1400s, when printing was being developed,
paper became the predominant material for books in Europe, but prior
to t hat, it was parchment . Parchment is durable, much more so than
paper, and it could be reus ed which came in handy since it was a costly
material and in short supply. So it wasn ’ t unmon for the scribes or
monks who produce the manual scripts . Ah, remember before printing
books were made mainly in monasteries . Well, the scribes often recycled
the parchment that ’ d been used for earlier manual scripts. They simply
erased the ink off the parchment and wrote something new in its place
A manual script page that was written on, erased and then used again is
called a palimpsest . Palimpsests were created, well, w e kn ow about two
methods that were used for removing ink from parchment. In the late
Middle Ages, it was customary to scrape away the surface of the
parchment with an abrasive, which pletely wiped out any writing
that was there. But earlier in the Middle Ages, the original ink was
usually removed by washing the used parchment with milk. That
removed the ink. But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the original writing might
reappear. In fact , it might rea pp ear to the extent that scholars could
make out an even deci p her , the original text.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example is the Archimedes' palimpsest.
Archimedes li v e d in G re ece around 200 BCE, and as you probably know,
he's considered one of the greatest Mathematicians who ever lived, even
though , many of his writings had been lost , includi ng what many now
think to be his most important work called The Method . But in 1998, a
book of prayers from the Middle Ages sold in an art auction for a lot of
money, more money than anyone would pay for a damaged book from
the 12th century. Beautiful or not, why? It had been discovered that the
book was a palimpsest, and beneath the surface writing on the manual
script laid, guess what? Mathematical theorems and diagrams from
Archimedes
Archimedes' writings were originally done on papyrus scrolls. Then in the
10 th century, a scribe made a copy on parchment of some of his texts and
diagrams including, as it turns out, The Method . This was extremely
fortunate, since later on, the original papyrus scrolls disappeared. About
200 years later in the 12 th century, this parchment manual script became
a palimpsest when a scribe used the parchment to make a prayer book.
So the pages, the pieces of parchment themselves, had been preserved.
But the Archimedes' text was erased and written over, and no one knew
it existed. It wasn't until 1906 that a scholar came across the prayer book
in a library and realized it was a palimpsest, and that the underlying layer
of texts could only have e from Archimedes. That was when his work
The Method was discovered for the first time .
Um... the palimpsest then went through some more tough times, but
eventually it ended up in an art auction where was bought and then
donated to an art museum in Baltimore, for conservation and study. To
avoid further damage to the manual script, the research team at the art
museum has had to be extremely selective in their techniques they used
to see the original writing. They've used ultraviolet light and some other
techniques, and if you're interested in that sort of thing,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it in an art conservation class. But act ually, it was a physicist
who came up with a method that was a breakthrough. He realized that
the iron in the ancient ink would display if exposed to a certain X-ray
imaging method, and except for small portions of the text that couldn't
be deciphered, this technique's been very helpful in seeing Archimedes'
texts and drawings through the medieval over w riting .
Lecture 4
Narrator:
Listen to part of a lecture in a biology class.
Professor:
OK. We've been talking till now about the two basic needs of a biological
munity – an energy source to produce organic materials, you know
ah, food for the organism , and the waste recycling or breakdown of
materials back into inorganic molecules, and abo ut how all this requires
photosynthesis when green plants or microbes convert sunlight into
energy and also requires microorganisms, bacteria, to secrete chemicals
that break down or r ecycle the organic material to plete the cycle
So, now we are done with this chapter of the textbook, we can just
review for the weekly quiz and move on to the next chapter, right? Well,
not so fas t. First, I ‘d like to talk about some discoveries that have
challenged one of these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about what you need
in order to have a biological munity.
And, well, there actually were quite a few surpris es. I t all began in 1977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hydrothermal vents on the ocean floor.
Hydrothermal vents are cracks in the Earth ’ s surface that occur, well, the
ones we are taiking about here are found deep at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And these vents on the ocean floo r, they release this incredibly
hot water, 3-4 times the temperature that you boil water at be cause this
water has been heated deep within the Earth. Well about 30 years ago,
researche rs sent a deep-sea vessel to explore the ocean ’ s depth, about 3
kilometers down, way deep to ocean floor, No one had ever explored
that far down before. Nobody exp ected there to be any life down there
because of the conditions. First of all, sunlight doesn't rea ch that far
down so it ’ s totally dark. There couldn ’ t be any plant or animal life since
there's no sunlight, no source of energy to make food. If there was any
life at all, it ’ d just be some bacter ia breaking down any dead materials
that might have fallen to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 And?
Student 1
And what about the water pressure? D idn ’ t we talk before about how
the deeper down into the ocean you go, the greater the pressure?
Professor
Excellent point! And not only the extreme pressure, but also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around these vents. If the lack of sunlight
didn't rule out the existence of a biological munity down there then
these factors certainly would, or so they thought.
Student 2
So you are telling us they did find organisms that could live under those
conditions?
Professor:
They did indeed, something like 300 different species
Student 1 But... but how could that be? I mean without sunlight, no energy, no no …
Protessor:
What they discovered was that microorganisms, bacteria, had taken over
both functions of the biological munity - the recycling of waste
materials and the production of energy. They were the energy source.
You see, it turns out that certain microorganisms are chemosynthetic -
they don't need sunlight because they take their energy from chemical
reactions
So, as I said, unlike green plants which are photosynthetic and their
energy from sunlight, these bacteria that they found at the ocean floor,
these are chemosynthetic, which means that they get their energy from
chemical reactions. How does this work?
As we said, these hydrothermal vents are releasing into the ocean depth
this intensely hot water and here is the thing, this hot water co ntains a
chemical called hydrogen sulfide, and also a gas , carbon dioxide. Now
these bacteria actually bine the hydrogen sulfide with the carbon
dioxide and this chemical reaction is what produces organic material
which is the food for larger organisms. The researchers had n ever seen
anything like it before.
Student 2 : : : :
Wow! So just add a chemical to a gas, and bingo, you ’ ve got a food
supply?
Professor
Not just t h at! W hat was even more surprising were all the large
organisms that lived down there. The most distinctive of these was
something called the tube worm. H ere, let me show you a picture .
The tube of the tube worm is really, really long. They can be up to one
and half meters long , and these tubes are attached to the ocean floor,
pretty weird looking, huh?
And another thing, the tube worm has no. mouth, or digestive organs. So
you are asking how does it eat? Well, they have these special organs that
collect the hydrogen sulfide and carbon dioxide and then transfer it to
another organ, where billions of bacteria live. These bacteria that live
inside the tube worms, the tube worms provide them with hydrogen
sulfide and carbon dioxide. And the bacteria, well the bacteria kind of
feed the tube worms through chemosynthesis, remember, that chemical
reaction I described earlier.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208298.html
相關(guān)閱讀:英語閱讀文體裁閱讀方法_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