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知識點:全俄工人代表蘇維埃代表大會召開,蘇維埃政權的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蘇維埃政權含義:


蘇維埃一詞是俄文“Советский”的漢語音譯,意即“代表會議”或“會議”。蘇維埃制度是蘇聯(lián)的政治基礎,是俄國勞動人民在革命斗爭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政權組織形式。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的比較:




























項目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
農業(yè)方面余糧收集制; 固定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工業(yè)方面大中企業(yè)收歸國有; 中小企業(yè)允許國內外資本家經營;
商業(yè)方面取消商品貿易; 允許自由貿易;
分配方面實行配給制,強制勞動; 允許自由貿易,實行按勞分配;
主要認識排斥商品貨幣關系,用軍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會運轉,從而直接進入社會主義; 在一定限度內恢復資本主義,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改善和鞏固工農聯(lián)盟,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



十月革命勝利后蘇俄面臨的嚴峻形勢:
1、國內形勢嚴峻:
(1)武裝叛亂:被推翻的地主和資產階級發(fā)動叛亂;
(2)經濟十分困難;
2、國外武裝干涉:
(1)主要國家:英、法、美、日;
(2)主要原因:
①不滿蘇俄單獨與德國媾和;
②敵視新生的無產階級政權;
③懼怕蘇維埃政權會威脅到本國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根本原因)
(3)基本認識:干涉與反干涉的斗爭,實質上反映了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矛盾。


蘇俄鞏固政權的措施:
1、政治方面:
改造舊的政治制度,建立新的蘇維埃國家制度;
(1)表現:
①摧毀舊的國家機器,廢除舊的等級制度;
②宣布國內各民族人民的權利平等,廢除教會的一切特權。
(2)作用:
徹底摧毀了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初步建立了新生的蘇維埃國家制度;
2、經濟方面:
(1)改變生產資料所有制,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項目基本概況備注
內容①蘇維埃政權接管銀行、鐵路,對企業(yè)開始實行工人監(jiān)督,后來將大企業(yè)收歸國有;最能說明蘇維埃政權的性質;
②沒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 實行土地國有;
作用改變了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建立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使蘇維埃政府掌握了國民經濟的命脈。


(2)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3、外交方面:
(1)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和約》:
①目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鞏固蘇維埃政府;
②時間:1918年3月;
③作用:使蘇俄擺脫了帝國主義戰(zhàn)爭,鞏固了新生政權;(最具靈活的策略性)
(2)成立共產國際,領導各國共產黨的斗爭;
4、軍事方面:實行義務兵役制,組建工農紅軍。


蘇聯(lián)的成立:
(1)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
①時間:1922年底;
②內容:通過《蘇聯(lián)成立宣言和聯(lián)盟條約》;
③認識:宣告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簡稱蘇聯(lián);
(2)最初的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lián)邦、外高加索聯(lián)邦、烏克蘭、白俄羅斯;
(3)蘇聯(lián)第一部憲法:
①生效時間:1924年初;
②國家性質: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是聯(lián)邦制的社會主義國家。




相關高中歷史知識點:革命前的沙皇俄國(二月革命)

俄國國二月革命:

俄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使國內本來就十分突出的社會經濟矛盾更加激化。1917年初,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巴庫等俄國許多城市都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群眾運動,彼得格勒的工人罷工運動最為突出。俄歷2月18日,即公歷3月3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廠的工人開始罷工;很快,罷工浪潮遍及全城。俄歷2月23日,彼得格勒的女工和婦女為慶祝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舉行政治罷工、集會和示威游行,高呼:“面包”、“打倒戰(zhàn)爭”和“打倒專制制度”;很多男工也加入游行行列,罷工總人數達到九萬多人。次日,彼得格勒的罷工人數增加到二十多萬人,涉及224家企業(yè)。俄歷2月25日,整個彼得格勒到處都是群眾集會和示威游行,罷工人數增加到25萬人,罷工發(fā)展為政治總罷工。當晚,沙皇趕緊詔令彼得格勒軍區(qū)司令準備鎮(zhèn)壓。大批軍警占領了市中心和各主要交通要道,在屋頂上和角樓里架起了機槍,準備向參加游行和示威的群眾射擊,密探們也四處搜查和逮捕革命者,布爾什維克黨彼得格勒委員會遭到破壞,5人被捕。廣大人民沒有被沙皇的鎮(zhèn)壓所嚇倒,繼續(xù)堅持斗爭。26日,在茲納緬斯克廣場,集會群眾遭到警察鎮(zhèn)壓,四十多人被殺。布爾什維克黨中央號召進行反對沙皇制度的武裝斗爭,建立臨時革命政府。這一號召得到了工人的響應,罷工轉變?yōu)槲溲b起義。27日,起義席卷全城。由于布爾什維克黨長期在軍隊中做宣傳工作,彼得格勒衛(wèi)戍部隊中的廣大士兵拒絕向起義群眾開槍,并掉轉槍口,參加起義。起義的工人和士兵奪取了彼得格勒的主要軍火庫──兵工總廠,繳獲了4萬支步槍、3萬支手槍和大量的彈藥。起義者占領了火車站、發(fā)電站等許多重要部門,逮捕了沙皇政府的大臣和將軍,建立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推翻了地方沙皇政權。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簽署了退位詔書,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二月革命取得了勝利。當天,在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支持下,資產階級組成了以李沃夫公爵為首的臨時政府。這樣,二月革命后,俄國出現了工兵代表蘇維埃和臨時政府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



十月革命前俄國的經濟發(fā)展狀況:

(1)資本主義經濟有了一定發(fā)展,但仍然相對落后。20世紀初,俄國雖然是號稱世界第五的工業(yè)國家,但是,它與美國、德國、英國和法國相比,無論是工業(yè)技術水平、工業(yè)規(guī)模,還是工業(yè)生產產量,各個方面都存在著很大差距,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中等發(fā)展水平的資本主義國家。就國家經濟格局來說,農業(yè)人口仍占全國人口的80%,工業(yè)產值也約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42%。按人均計算,1913年,俄國的鋼產量只及美國的1/11,德國的1/8,英國的1/6,法國的1/4,國民經濟人均收入只有美國的1/7,英國的1/5,法國的1/5。國民經濟中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封建農奴制殘余,特別是農村地區(qū)仍然保留著貴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剝削形式,嚴重約束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2)壟斷組織在國民經濟中發(fā)揮著決定性作用。
(3)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嚴重依賴外國資本,特別是法國資本。據統(tǒng)計,1900年,俄國全部股份資本的47%以上是外國資本,其中,電氣工業(yè)總資本的90%由外國控制。1901年,西歐資本家向俄國工業(yè)和銀行業(yè)的總投資達10億盧布,幾乎控制了當時俄國所有最重要的工業(yè)和金融業(yè)部門。同時,由于政府財政經常入不敷出,沙皇政府不得不向外國大舉借債,1903年,沙皇政府舉借外債超過30億盧布,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就高達1.3億盧布。1914年,俄國的外債總額高達60億盧布,俄國的經濟發(fā)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俄國十月革命背景:

(1)經濟:俄國資本主義經濟落后于其它資本主義國家。
(2)政治:20世紀初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各種社會矛盾十分尖銳。
(3)國際:一戰(zhàn)進一步激化各種社會矛盾。
(4)國內:二月革命后出現了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并存的局面。


二月革命后,在俄國形成兩個政權并存局面:

1、局面:
一個是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一個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其中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是武裝起義的領導機關,革命后是革命權力機關,它是革命新政權的萌芽。蘇維埃得到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的支持。掌握蘇維埃多數的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反對社會主義革命,完全支持臨時政府。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在當時是主要政權,但一時還沒有掌握鎮(zhèn)壓工農革命的武裝。
2、任務:
1917年4月,列寧在布爾什維克會議上作了題為《論無產階級在這次革命中的任務》的報告(這份報告后來被稱為《四月提綱》)。報告指出,俄國當前形勢的特點是從革命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過渡,第一階段由于無產階級的覺悟和組織程度不高,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第二階段應當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手中。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
3、認識:
無產階級政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正確與否是革命成敗的關鍵。




相關高中歷史知識點: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歷史條件:


①客觀條件:


a.俄國已進人了帝國主義階段,具備社會主義革命的物質條件


b.俄國國內各種矛盾尖銳,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c.一戰(zhàn)激化了社會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勢的發(fā)展,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大多卷入戰(zhàn)爭,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


②主觀條件:
俄國無產階級的組織性和戰(zhàn)斗性強,有比較成熟的革命政黨的領導



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爆發(fā)的根本原因:

當時在俄國存在的各種社會矛盾,既包括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也包括因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連連戰(zhàn)敗而激化了的各種社會矛盾。隨著社會危機的不斷加深,不僅下層群眾要求改變現狀,就連俄國的資產階級也想通過推翻沙皇制度,發(fā)展資本主義。這使得發(fā)生一場政治變革的條件日益成熟。俄國革命爆發(fā)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國舊有的生產關系已經完全不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特別是沙皇制度已經成為生產力發(fā)展的重要障礙。
盡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權,但沒有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務,沒有解決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原因在于“二月革命”后,掌握實際權力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xù)執(zhí)行沙皇政府原有的國內政策,繼續(xù)進行帝國主義戰(zhàn)爭。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選擇俄國革命的前進方向,就成為十分迫切的問題。


俄國社會主義革命進程(和平奪權──武裝奪權):

(1)“四月提綱”:列寧提出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yōu)樯鐣髁x革命的任務,爭取以和平方式奪權。
(2)七月事件:臨時政府鎮(zhèn)壓了示威的工人和士兵,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結束。
(3)武裝起義: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裝起義,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裝起義也相繼取得成功。
(4)國家誕生:1917年11月,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達標大會通過了《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和平法令》、《土地法令》,選舉產生了人民委員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俄國十月革命的特點:


(1)十月革命走的是通過中心城市武裝起義奪取全國政權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裝暴力奪取政權并取得勝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馬克思主義的傳統(tǒng)觀念,沖破了帝國主義的包圍,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資本主義國家單獨取得了勝利,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
(4)十月革命經歷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緊密相聯(lián)、急劇發(fā)展的不同性質的階段。



中俄兩國革命道路:


1.同:無產階級政黨領導,武裝(暴力)奪取政權。異:俄國是城市暴動道路;中國是農村保衛(wèi)城市道路。
2.俄國是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隊伍力量相對強大;中國是落后的農業(yè)國家,農民階級力量強大,而無產階級力量相對弱小。
3.認識:無產階級革命是以暴力為基礎。走什么道路須按國情決定,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國經驗。



俄國社會主義革命意義:

(1)國內:
進行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勞動人民開始實現“當家做主”的美好愿望,也為俄國的社會發(fā)展開辟了一條新道路。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勝的社會主義革命;
(2)國際:
①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打開一個缺口,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tǒng)治;
②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③開創(chuàng)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為俄國的社會發(fā)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俄國革命的道路:

通過中心城市武裝起義奪取全國政權,是俄國十月革命道路。這是由當時俄國特有的國情決定的:
①革命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比較成熟,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革命的客觀條件主要是指俄國國內的各種矛盾,而革命的主觀條件則是指領導俄國十月革命的布爾什維克黨有指導革命的正確方針,俄國的無產階級力量比較集中以及它擁有革命的同盟軍──貧苦農民;
②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鎮(zhèn)壓革命力量,致使革命不可能和平發(fā)展,無產階級政黨和人民只能采取武裝奪權的方式;
③彼得格勒的革命武裝力量強于反革命的武裝力量;
④在組織和發(fā)動起義方面,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抓住了起義的有利時機。
因此,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比較順利地取得勝利,布爾什維克迅速掌握國家政權。而且這一行動很快輻射到莫斯科等其他中心城市,布爾什維克黨人和革命力量很快掌握了各地政權。




相關高中歷史知識點: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1)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在俄國的統(tǒng)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開辟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推動了俄國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
(2)十月革命打開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一個缺口。成功地將社會主義由理論轉變?yōu)楝F實,在資本主義模式之外開創(chuàng)了社會主義模式.對世界歷史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十月革命也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指導力量



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的區(qū)別:



俄國的二月革命不是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統(tǒng)治,是十月革命的開端和準備,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



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原因:

1、客觀原因:
①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國,成為帝國主義各種矛盾表現得最集中、最尖銳的國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加速了革命形勢的發(fā)展,為俄國革命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
③利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專制制度后的革命時機,俄國反動軍隊集中前線后方薄弱。
2、主觀原因:
①事業(yè)的正義性,得到人民的支持,廣大的貧苦農民成為革命的同盟軍;
②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
③及時通過政治、經濟、外交措施來鞏固政權;
④各國無產階級的支援;
⑤革命軍隊的英勇作戰(zhàn)。


十月革命對俄國和世界的影響:

1、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它對推翻舊制度、建立新制度有著重要作用。
2、十月革命在統(tǒng)一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上打開一個缺口,成功地將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轉變?yōu)閷嵺`。它的成功,告訴人們:資本主義可以為社會主義所取代。
3、它為國際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爭指明了方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321973.html

相關閱讀:歷史教學-提高學習興趣方法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