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概述:
1、含義:指民族間的自然融匯合一,民族差別和民族界限逐步消失的過程 。
2、高潮時期:春秋戰(zhàn)國、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遼宋夏金元。
3、出現(xiàn)原因:
①根本原因:在共同生活的地域內(nèi),民族之間密切交往,相互影響;
②具體原因:先進文化的吸引力;戰(zhàn)爭因素的影響;統(tǒng)治政策的強制推進等。
民族大融合的出現(xiàn):
1、北方民族大融合
方式:民族遷移和通婚雜居、聯(lián)合斗爭、友好交往、政治改革等
實質(zhì):促進少數(shù)民族的封建化
意義:為隋唐時期的繁榮創(chuàng)造了條件
2、南方民族大融合:
①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關(guān)系
②吳國征服、招降和籠絡越族
③大批中原人的南遷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北魏政權(quán)面臨嚴重問題;
②民族大融合趨勢的出現(xiàn)。
2、內(nèi)容:
①整頓吏治;
②頒布均田令;
③遷都洛陽;
④學習漢族文化:改官制、說漢話、用漢姓穿漢服、與漢族通婚。
3、評價:
①孝文帝是有作為的政治家、改革家;
②促進北方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恢復與發(fā)展;促進少數(shù)民族的封建化;促進民族大融合總之,有利于中華民族的重新統(tǒng)一。
4、成功原因:
①順應了歷史趨勢;
②決心堅定;
③措施得當。
5、認識:
①改革應該順應歷史潮流;
②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它所征服地區(qū)的先進文化所征服。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467?499),后改漢姓,又名元宏。他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皇興三年(469),立為皇太子;逝d五年(471),拓跋弘自稱太上皇,拓跋宏5歲即受父禪登基(471~499年在位),改年號為延興。承明元年(476),太皇太后(北魏文成帝的皇后)馮氏臨朝當政,曾頒布班祿制、均田制等。太和十四年(490),馮太皇太后死,拓跋宏親政。他繼續(xù)整頓吏治,推行改革。在此后的幾年中,他遷都洛陽,開始全面改革鮮卑舊俗,加速吸收漢族先進文化。魏孝文帝改拓跋氏為元氏,其他鮮卑諸姓也都改為漢姓;鼓勵鮮卑人與漢人通婚,還“分定姓族”,評定士族門第,加強鮮卑貴族和漢族士族地主的聯(lián)合統(tǒng)治;又參照南朝典章制度,制訂官制朝儀。以太子元恂為首的鮮卑族守舊貴族抗拒改革,遭到嚴厲制裁。太和二十三年(499),南齊攻打北魏,拓跋宏(元宏)率軍打敗齊軍,返都途中病死,年僅33歲。拓跋宏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死后,謚孝文帝,廟號高祖,葬于長陵(今河南臨汝境內(nèi))。年號有:延興、承明、太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590409.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8高考歷史選擇題8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