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分子化學家徐喜1921年1月16日生于江蘇省南京市。1944年在浙江大學化工系畢業(yè),1948年獲美國李海大學科學碩士學位。1953年任重慶塑料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后歷任成都科技大學副校長、高分子材料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長以及中國化學會理事、中國石油化工學會副理事長, 還兼任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的教授。
徐喜1948年在美國留學期間,研究成功五倍子塑料,50年代初,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個塑料廠和中國高校第一個塑料專業(yè)。長期 從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基礎理輪和應用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內(nèi)容涉及化學、流變學、油田化學、光化學和摩擦學等多個領域》他的研究成果 “高分子固體潤滑劑”和“金屬冷擠壓新工藝”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著有《五倍子塑料》、《高分子化學原理》等專著。
近30年來,新型高分子材料迅速崛起,頑強地走向市場。 許多工具和生活用品,本來是用鋼鐵制成的,現(xiàn)在已逐漸改用高分子材料。由于高分子材料資源豐富,用途極廣,制造方便,價格便宜,人們給它取個好名稱,叫做“劃時代的材料”。高分子的結構非常奇妙,都是由相同的“單體”組成, 這些“單體”又叫“化學鏈”,它們互相連結成長串,叫做“長鍵”。有的長鏈上生出支鏈,有的長鏈之間又有短鏈。由于高分子形狀較長較大,分子積分子糾纏在一起。分子與分子之間互相吸引又相互排斥,存在著作用力,所以不易分開、不易斷裂。因此,高分予材料具有較高的強度、彈性和塑性。 同時,它還有良好的絕緣性能,對多種射線和中子流都有抵抗力。
塑料,像棉花一樣輕盈,像鋼鐵一樣強硬,像玻璃一樣透明。著色之后,又如鮮花一樣多姿多彩。用它制造日用品、文體用品,極大的豐富了民的生活。用塑料做機器的軸承,摩擦力小,不用加潤滑油,大大節(jié)省維修時間。塑料軸承耐熱、耐壓;性能比青銅、巴氏合金等材料要好得多。汽車、飛 機、艦船的零件,逐漸改用塑料制造。塑料零件和金屬零件相比,耐磨、抗腐蝕、使用壽命長,而且加工方法簡便,節(jié)省工時和原料。在國防和尖端科學領域,更少不了塑料,有了耐高溫的增強塑料:才有可能制造出宇宙飛船、人造衛(wèi)星、洲際導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85941.html
相關閱讀:高考理綜化學經(jīng)典例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