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中的生命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一滴水,晶瑩透亮,肉眼看上去,里面什么也沒有,把它放到顯微鏡下,嘿,真是別開生面了!看哪,有象閃光的“表帶”,有象細長的“大頭針”、扁平的“圓盤”,甚至象精致的“鐵錨”……令人眼花鐐亂。這是些什么呢?這是浮游生物。浮游生物身材短小,大多數(shù)只有千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厘米,肉眼是看不見的。它們游泳本領(lǐng)也不高,有的根本不會游泳,只是隨波逐流而已。但也別輕看這些小個子,它們繁殖能力可很強呢!如果在適宜環(huán)境下,一個浮游生物的個體,任其發(fā)展,幾天功夫就可填滿整個水體!即使受各種自然條件限制其數(shù)量仍可觀得很,他們可稱得上水中的“大家族”了。

沒有陽光,浮游植物不能生存,所以它們大多生活在陽光充足的水體表層。

浮游植物的個體雖然小得微不足道,卻是水中原始食物的生產(chǎn)者,要是沒有它們,水里的大生命恐怕也就無法生存了。

浮游生物是魚類的主要餌料,也是人類食物來源的一部分。我國沿海勞動人民早已利用潮流捕撈較大的浮游生物如磷蝦、毛蝦等,但因各種條件的限制,還不能大量捕獲。今后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更好地掌握浮游生物的分布規(guī)律,不斷改進捕撈技術(shù),把浮游生物作為人類直接的食物來源是很有希望的。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浮游生物固然有重大的經(jīng)濟意義,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浮游生物都有益。有些浮游生物對魚類反而有害。象藍綠藻、魚腥藻等,在炎熱的天氣里大量繁殖,使水質(zhì)變壞,就嚴重影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甚至使魚類大量死亡。1946年至1947年,墨西哥灣里就繁殖了許多有毒的浮游植物,引起魚類的大量死亡。海水散發(fā)著臭氣,嚴重地妨礙著人們的呼吸。我國沿海也曾不同程度地發(fā)生過這種現(xiàn)象。1972年秋,東海海面曾大量漂浮一種黃褐色的污物,并帶有臭味,漁民叫它“臭水”,這就是顫藻大量繁殖引起的。

利用浮游生物有利的一面,防止有害的一面,并化害為利,是提高水體生產(chǎn)力的一個重要措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10609.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中化學(xué)知識點:硫酸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