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高考中最大分值的題型,作文一直是同學們的老大難問題,說什么,沒話說,怎么說,說不明白是同學們面對高考作文發(fā)虛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不擅長感性思維的理科生。
首先是時間規(guī)劃:
①平時練習推薦每周至少花至少四十分鐘進行寫作訓練,如果沒時間或覺得作文基礎不錯,也應該在一個月內考前至少做一次作文練習。
②復習考前提前半個小時到場就是為了記背優(yōu)美作文素材,這應該是必做的提分效率最高的復習技巧之一。
③迎考留給作文的時間至少應該在五十分鐘以上,推薦五十五分鐘,最好不要多于六十五分鐘。太少就給審題的時間太過倉促,卷面也很潦草;時間太長勢必證明前面做的太倉促了。其中審題應該控制在十分鐘以內,構思五分鐘左右,作文寫作至少要用四十分鐘!這是保證你卷面工整,字跡清晰的必要條件。
其次是學習方法:
(一)功夫在平時:
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一定要準備一個摘抄本,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做積累:
(1)積累素材
各類素材的來源很廣,無論是從《創(chuàng)新作文》《作文素材》中找素材摘抄下來還是
①語文課的課文精彩片段(如果能活用課堂學過的閱卷老師也熟悉的素材一定很能贏得共鳴,獲得高分)
②歷次語文試卷的文言文,議論文中的名人事例,古詩詞閱讀,散文中的經(jīng)典語句
③閱讀各科教材中的各類素材,如生物課本的孟德爾發(fā)現(xiàn)遺傳定律,物理中的法拉第發(fā)現(xiàn)電磁感應原理,都可以作為一篇關于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的作文中的論據(jù)。
以上三種素材積累方法既新穎又省時省力,復習作文都能以各科的角度解讀,一舉多得。
(2)勤練審題
審題是作文的指向與關鍵,每周花十分鐘審一個近五年全國作文題或近十年本省作文題,感受作文考點變化及不變的重點,練習多次效果比每次考試才臨時審題好多了。
審題應包括擬題,大體結構,開頭與結尾段,議論文應包括論點論據(jù)論證,記敘文包括六要素。
(3)萬能開頭與結尾,精彩標題,立竿見影,提高作文速度的質量的參考(不能完全照抄,不然有經(jīng)驗的老師會認定套作。)
(二)臨時抱佛腳掌握了方法效果不。
①記敘文背記優(yōu)美句子詞語,如場景描寫,抒情語句,經(jīng)典句段。最高明的做法是將背記的優(yōu)美句段與自己的親身體驗結合達到渾然一體,比成段摘抄要好得多。
③議論文背記一些經(jīng)典論點和精彩分論點,將著名作家的論點論據(jù)改寫成自己的論點論據(jù),將詩句引用為自己的分論點,
(三)考場發(fā)揮很重要
(1)小技巧
推薦發(fā)下試卷先瞄一眼作文題,以后大腦潛意識都可以思考作文題,且做題時可以關注有沒有可以作為素材的題目。只留一個小時與兩個半小時思考審題當然是后者高效了。不過如果心態(tài)不好的就不推薦這種做法了。
(2)審題與構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zzw/1213862.html
相關閱讀:湖北一位女生的高考零分
2009年高考浙江卷滿分:綠葉·情意
作文素材之2019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高考滿分:提籃春光看媽媽(1)
2008湖南高考滿分:彼岸,燈火闌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