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東 黃庭堅》閱讀答案附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望江東 黃庭堅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①住。 燈前寫了書無數(shù),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②,又 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望江東
黃庭堅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①住。

燈前寫了書無數(shù),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②,又還是、秋將暮。
注:①闌:阻隔;阻攔。

②直饒:縱使。分付:交付。

1
)簡析“隔”字的雙重意蘊。

2
)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分析這首詞的上片或下片。
賞析:
此詞以純真樸實的筆調(diào)抒寫相思之情。全詞以一種相思者的口氣說來,由不能相會說起,至遙望,至夢憶,至對燈秉筆,終至傳書無由。通過一段連貫的類似獨白的敘述,用“望”、“夢”、“寫書”等幾個發(fā)人想象的細節(jié),把一個陷入情網(wǎng)者的復雜心理和癡頑情態(tài),表現(xiàn)得曲折盡致。
首句開門見山,交待出“江水”、“煙樹”等重重阻隔,展現(xiàn)一片迷蒙浩渺的藝術境界中,反映出主人公對遠方親人的懷念。她極目?望,茫無所見:“江水”、“煙樹”、“江東路”等客觀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隔”字把遙望一片浩渺江水、迷蒙遠樹時的失望惆悵的心境呈現(xiàn)出來。“望不見江東路”是這種惆悵情思的繼續(xù)。接著,作者把特定的強烈的感情深化,把滿腔的幽怨化為深沉的情思:“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攔住。”夢,夢是遂愿的手段,F(xiàn)實生活中無從獲得的東西,就企望夢中得到。“思量”,是主人公遙望中沉思獲得了頓悟:“只有夢來去”,這是一種復雜的情緒,霧靄迷蒙的客觀美的襯托下,這種仿佛、模糊的潛意識,渴望離別重逢,只有夢中才能自由地來去:“更不怕江攔住”,從“江水西頭隔煙樹”到“不怕江攔住”是一個回合,似乎可以沖破時空,跨越浩浩的大江,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飛到思念中的親人身邊。但這個“夢”還沒有做,只是“思量”,即打算著做。
詞的上片,寫相思者想見對方而又不得見,望不見,只好夢中相會的情景。而下片通過燈前寫信的細節(jié),進一步細膩精微地表達主人公感情的發(fā)展。夢中相會終是空虛的,她要謀求實的交流與聯(lián)系。“燈前寫了書無數(shù)”,以傾訴對遠方親人的懷念深情,但“算沒個、人傳與”的一念中,又使她陷入失望的深淵。“直饒尋得雁分付”,“直饒”,宋代語言中,有“縱使”的意思。詞中的主人公想到所寫的信無人傳遞,一轉念間,鴻雁傳書又燃燒起她的希望,“分付”即交付,要把燈下深情的書信交與飛雁;然而又一想,縱然“尋得”傳書的飛雁,“又還是秋將暮”,雁要南飛了,因此連托雁傳書的愿望也難達到。由此可知,她寫的信是要傳送到北方去。燈下寫信這一感情細膩的刻劃,把女主人公的直覺、情緒、思想、夢境、幻境等全部精神活動,“寫了書”又“沒人傳”,“尋得雁”又“秋將暮”那回環(huán)曲折的描摹過程中用“算”、“直饒、還是”等表現(xiàn)心聲的口語化語言,把一個至情女子的婉曲心理刻畫得細致感人,魅力無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56067.html

相關閱讀:周邦彥《蘇幕遮(燎沈香,消溽暑)》閱讀答案
《惠山寺與施子羽話別》閱讀答案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閱讀答案
歐陽修《浣溪沙》閱讀訓練及答案
《清平樂 博山道中即事》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