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原文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三百首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朝代:南北朝

  作者:陶弘景

  原文: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譯文

  你問我我山中有什么。

  那我就告訴你,這個山中只有白云,我擁有白云。

  只有在山中,我才擁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會有好的心情。

  所以我不會也不可能把它贈送給您。

  注釋

  (1)詔:帝王所發(fā)的文書命令.

  (2)怡悅:取悅;喜悅。

  賞析

  這是陶弘景隱居之后回答齊高帝蕭道成詔書所問而寫的一首詩。首句即照應題目。齊高帝之問,帶有勸其出山,頗不以棄功名、隱林泉為然。而詩人則平平淡淡地回答:“嶺上多白云。”話雖簡淡,含意卻很深。是的,山中能有什?呢?沒有華軒高馬,沒有鐘鳴鼎食,沒有榮華富貴,只有那輕輕淡淡、飄飄渺渺的白云。在迷戀利祿的人看來,“白云”實在不值什?;但在詩人心目中卻是一種超塵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徵。然而“白云”的這種價值是名利場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潔、風神飄逸的高士才能領略“白云”奇韻真趣。 所以詩人說:“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毖酝庵,我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無法讓您理解個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難以持贈一樣。言詞間頗替齊高帝感到惋惜。??詩人以這種委婉的方式表達了謝絕出仕之意。 此詩寫得輕淡自然,韻味雋永,歷代傳誦。

  陶弘景生平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號華陽居士,丹陽秣陵(現(xiàn)江蘇南京)人。

  生于江東名門。祖陶隆,于南朝宋時侍從孝武帝征戰(zhàn)有功,封晉安侯。父陶貞寶,深解藥術,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有《陶隱居集》,中國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y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幫助修訂《本草集注》。卒謚貞白先生。南朝南齊南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因看透了混濁的人世,“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閱為務!(《南史》)后隱居句曲山,可是“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shù)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

  自幼聰明異常,十歲讀葛洪《神仙傳》,便立志養(yǎng)生,十五歲著《尋山志》。二十歲被引為諸王侍讀,后拜左衛(wèi)殿中將軍。三十六歲梁代齊而立,隱居句曲山(茅山)華陽洞。梁武帝早年便與陶弘景認識,稱帝之后,想讓其出山為官,輔佐朝政。陶于是畫了一張畫,兩頭牛,一個自在地吃草,一個帶著金籠頭,被拿著鞭子的人牽著鼻子。梁武帝一見,便知其意,雖不為官,但書信不斷,常以朝廷大事與他商討,人稱“山中宰相”。(492年,陶弘景36歲,他的好友蕭衍取得了帝位,他便隱居于曲山。梁武帝蕭衍深知陶弘景的才能,幾次想請他出仕,都被他拒絕了。后來,梁武帝無法,只好時常將國家大事寫成信件,派人送到曲山請教陶弘景,陶弘景看在多年好友的份上,也時常寫信給梁武帝,指點政策。于是,朝廷與曲山間音信不斷,陶弘景雖身在方外,卻儼然成為了朝廷決策人物,當時人們都稱他為“山中宰相”。) 他的思想結合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道教,雜有儒家和佛教觀點。工草隸行書尤妙。對歷算、地理、醫(y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并增收魏晉間名醫(yī)所用新藥,成《本草經(jīng)集注》七卷,共載藥物730種,并首創(chuàng)沿用至今的藥物分類方法,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分類,對本草學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原書已佚,現(xiàn)在敦煌發(fā)現(xiàn)殘本)其內(nèi)容為歷代本草書籍收載,得以流傳。

  著有《真誥》、《真靈位業(yè)圖》、《陶氏效驗方》、《補闕肘後百一方》、《陶隱居本草》、《藥總訣》、《二牛圖》等等。他的文章《答謝中書書》(又名《山川之美》)被選入人教版初二上冊語文教科書,也被選入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六年級的語文教科書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ci/gushi300/311875.html

相關閱讀:《歸園田居·其一》【賞析】注解+譯文
初睛游滄浪亭賞析_蘇舜欽的詩
關睢翻譯+賞析
擊壤歌【賞析】原文+注譯
梅花絕句賞析_陸游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