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出處】出自《•子張》
【釋義】君子的過錯好比日食、月食。他一犯錯,人人都看得見;他改正過錯,人人都會仰望著他。
【解析】不但君子之過人人都能看到,包括小人在內(nèi)的一切人犯了錯誤也是人人都能看到。所以人一旦犯了錯誤,還是坦率地承認比較好,傷感句子。然后盡量找到錯誤的原因,再加以改正并避免再犯。這才是最好的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和方法。
為什么君子犯了錯誤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呢?這就好比一件黑襯衫,即便沾上了一點臟東西,也不那么醒目,可是一件白襯衫一旦沾上了一點臟東西,就會非常醒目。人們心里有一個期望值,總認為君子是不應(yīng)該犯錯誤的。即使犯了錯誤,也愿意原諒他們。因為許多人犯錯誤是無意的,或是不可自控的,或一時大意,所以只要愿意改正,人們都愿意諒解。但是犯了錯誤而拒絕改正,那就是故意為惡,所以會得到人們的譴責(zé)和痛恨。
人們一般對老師、領(lǐng)導(dǎo)、社會名流、大眾明星等,都會有這樣的期望值,所以這些人一旦有錯,往往也很容易被無形放大。人應(yīng)該特別注意自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5071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