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_全詩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愛情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出自宋代詩人的《鷓鴣天?別情》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陽關(guān)曲,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賞析
這是一首依據(jù)在告別時的所感所受而做的詞。《青泥蓮花記》載:“李之問儀曹解長安幕,詣京師改秩。都下,名倡也,質(zhì)性慧黠,公見而喜之。李將行,勝瓊送別,餞欽于蓮花樓,唱一詞,末句曰:‘無計留春住,奈何無計隨君去!顝(fù)留經(jīng)月,為細(xì)君督歸甚切,遂飲別。不十日,聶作一詞以寄李云云,蓋寓調(diào)《鷓鴣天》也。之問在中路得之,藏于篋間,抵家為其妻所得。因問之,具以實告。妻喜其語句清健,遂出妝奩資夫取歸。瓊至,即棄冠櫛,損其妝飾,勉強以事主母,畢生和悅,無少間焉!边@一段記錄,敘述了聶勝瓊創(chuàng)作這首詞的全進(jìn)程。聶勝瓊固然是京師名妓,見到人無比多,但情感卻十分真摯跟專一。
詞的上闋寫離別,下闋既寫臨別之情,又寫別后思念之情,實與虛寫結(jié)合,事實與設(shè)想融會為一。起句以送別入題,“玉慘花愁出鳳城”,“玉”與“花”喻作者自己,“慘”與“愁”表示送別的愁苦,顯示她悲涼的內(nèi)心世界。鳳城指京都,她送別李之問時,情義綿綿,愁思滿懷,顯示了她不忍分辨的真誠情緒。蓮花樓是送別的處所,樓下青青的柳色,正與離別宴會上回蕩的《陽關(guān)》曲相應(yīng):“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端人。”面前的青青柳色與悲哀的離別之曲一起抖動著離人的心弦。何況“一唱《陽關(guān)》后”,心中的人兒立刻就要出發(fā)了!皠e個人人”意謂送別那個人,“人人”指李之問,“第五程”極言行程之遠(yuǎn)。在唱完一曲《陽關(guān)》之后,就一程又一程地遠(yuǎn)遠(yuǎn)分開了她。離別是疼痛的,但別后更苦;詞的下闋,敘寫別后思念的心境。
相見時難,別也難,但作者別后盼望在夢里依稀可見本人的心上人,更令人悲痛的,是難以成夢!皩ず脡簦瑝綦y成”句,寫相戀之深,懷念之切。詞人把客觀環(huán)境和主觀感情相結(jié)合,以大天然的夜雨寄托了離人凄苦,“況誰知我此時情”一句,道出了詞人在雨夜之中那種強烈的孤單感與苦楚的相思之情。接下去,“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兩句,畫面感人而意境凄靜深厚,顯示了詞人獨特的個性,也突現(xiàn)了詞的獨特的美。“簾前雨”與“枕前淚”相襯,以無情的雨聲烘染相思的淚滴,窗內(nèi)窗外,獨特滴到天明。似乎大做作也被她的感情所激動,《更漏子》一詞的下闋,曾這樣描述過雨聲:“梧桐樹,三更下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而的《長相思?雨》也寫到:“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窮情。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备鷾赝ン拊~相相似,都寫雨聲對心坎感情的觸動。然比擬之下,聶勝瓊這首詞對夜雨中情景融合的刻畫,更顯得深入細(xì)膩。它把人的主體運動與雨夜的客體環(huán)境嚴(yán)密聯(lián)合在一起,以“枕前淚”與“簾前雨”這兩幅畫面相聯(lián)相疊,而“隔個窗兒”更見新鮮,凸起了詞人的奇特之處,也更深入了告別之苦,由于這里所描繪的“滴到明”,不僅是“簾前雨”,而且也是“枕前淚”。后來李之問的妻子讀到這首詞時,“喜其語句清健”。她觀賞作者的藝術(shù)才干,被作品中的誠摯感情所沾染,因此作了斷然的決議,“出妝奩資夫取歸”,讓聶勝瓊能遂所愿。
宋時的歌妓得以從良成為士人的小妾,已是相稱圓滿的歸宿了。能得到這樣成果的人并不是良多的。聶勝瓊這位“名倡”重視自己的前程。這首詞和它的故事,與同施酒監(jiān)唱和的《卜算子》詞所反應(yīng)的感情來比擬,終局的笑劇和悲劇性質(zhì)雖然不同,但對懂得當(dāng)時歌妓的運氣和她們的心理,存在同樣的價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85446.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