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育案例《有趣的瓶蓋》
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其實存在與許許多多可供創(chuàng)意的材料。一個孩子的問題給了我一些小小的啟發(fā)
—“閆老師,我們都用塑料瓶子做了筆筒,這個蓋子還可以做什么?”“是啊,那我們一起討論討論吧!”
—“可以印圓,就像一個小泡泡!薄班,可以作為一種繪畫工具!
—“可以把血多蓋子拼在一起。拼成一輛汽車!
生活中的種種材料,其實都可以成為幼兒創(chuàng)意的材料,對于材料,教師應該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這個想法并不要急于告知幼兒,可以先請幼兒說說對材料的理解與認識。有了對材料的充分認識,幼兒才知道如何使用材料。
往往每一次創(chuàng)意活動,我們一定不能急于去創(chuàng)作。將時間可以更多停留在之前的鋪墊環(huán)節(jié)。聽了孩子們的想法或許可以有更多的創(chuàng)意。教師在此時應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材料進行“試創(chuàng)意”。比如:有的幼兒說到講瓶蓋拼在一起,那就請他來試一試、看一看、拼一拼、擺一擺,激發(fā)其他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有了想法,幼兒才能進行實際操作。
對于中班幼兒而言,動手能力在不斷增強,但還需要老師的輔助。例如:教師可以講一些輔助材料事先準備好,既降低了活動的難度,有滿足了幼兒的成就感。
幼兒園的美術創(chuàng)意活動,試幼兒喜歡的活動之一,他們樂于與這些看似平常的材料進行游戲,發(fā)揮想象力,提高審美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1181510.html
相關閱讀:中班其他活動:好玩的袋子
中班其他教案:蘿卜
中班撕紙貼畫教案 冬天的樹
中班親子活動《找朋友》
中班其他教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