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至2000年年底,由中、日、韓三國的多家機構共同完成了一次跨國大測查,被調(diào)查青年年齡在18-25歲之間,總人數(shù)達4000余人。在這次大規(guī)模、跨國度的調(diào)查中,有一項要求是將父親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按照“做孩子的榜樣”、“給孩子提出忠告”、“像朋友一樣相處”和“對孩子不干涉”進行排序,調(diào)查人員試圖由此揭示受試者對權威的態(tài)度。結果,認為父親對孩子要“作為過來人給予忠告”的比例,日本青年明顯高于中國青年,說明他們更傾于父親在家庭中應該具有權威地位。而中國青年更多地認為父親對子女的態(tài)度應該“像好朋友一樣相處”和“相信孩子,不干涉”(超過50%)。
專家認為,這項數(shù)據(jù)清楚地說明:與日本和韓國青年相比,中國青年的權威意識最弱。
調(diào)查鏈接之二:臺灣青少年多不崇拜父母
中國臺北公布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逾四成中小學生的偶像是影歌星。調(diào)查人員調(diào)查了全臺北13所國小、6所國中、9所高中、5所高職共2479名學生,發(fā)現(xiàn);中小學生崇拜影歌星的占41.28%,崇拜父母的則只占11.47%,崇拜師長的更少,僅占2.63%。而且,將父母列為偶像的比率,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小學生有16.98%,國中階段降為12.18%,高中生只有7.14%,高職比率最低,僅為6.23%。
調(diào)查鏈接之三:廈門小學生抱怨父母不上進
廈門市一所小學在學生中進行的調(diào)查的結果與許多父母的想像大相徑庭,孩子對父母的金錢和地位不太看重,他們其實最希望自己的父母“多讀書,懂外語和學會上網(wǎng)”。
學校設計的這份調(diào)查問卷的意圖是想讓學生了解一下父母有多辛苦,從而激發(fā)出對爸爸媽媽的愛。但結果卻有點讓學校啞口無言:相當部分的學生認為:“爸爸媽媽不辛苦。因為家務是保姆或者爺爺奶奶在做。 ” 3 4 5 6 7 8 后1頁
那么,爸爸媽媽空閑的時候會做些什么呢?接下去的調(diào)查項目的結果更令人不安,調(diào)查給出的幾個選擇—讀書、收看新聞、學外語、學電腦、看報—顯然給孩子們出了一個難題,因為這些都不是他們父母所“擅長”的。在讀書、學電腦、學外語選擇中,至少有90%的孩子的選項是空著的。因為不少孩子不約而同地說,除了做家務,父母經(jīng)常做的事是看電視連續(xù)劇、打麻將、做美容或逛街。
“你希望爸爸媽媽在空閑時間能做些什么呢?”調(diào)查最后問。以下是出現(xiàn)得最多的答案:“多知道新聞和國家大事”;“七點能準時和我到電視旁收看新聞聯(lián)播”;“我要買一些報紙,讓他們讀”;“他們能夠學會上網(wǎng)”;“他們能和我一起學習外語和電腦”;“我可以幫助做些家務,好讓他們有時間讀書、看報”。有的父母可能是無聊到了令人難以忍受,以致于孩子“恨鐵不成鋼”地寫道:“真想把電視插頭拔掉,好讓他們不再看那些電視連續(xù)劇而多看看書和報紙。”
“父母們從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教導孩子的機會,他們總是不停地告訴孩子,你必須這樣做,或是那樣做。”廈大一位教育學專家說,“但是,他們時常忘記自己應該怎么做。”他說,孩子是個敏銳的觀察者,他們不可能只通過背誦我們口頭宣教的條規(guī)來學習如何做人。我們自己如何生活,如何跟人相處,如何對待他人,他們絕對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并影響到他們的性格和作風。
三項調(diào)查,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甚至年齡段也不同,可是里面隱藏著的卻是同一個問題:在子女面前,家長的權威不再固若金湯;家長的形象不敢讓人恭維。
第一項調(diào)查的是青年,但他們總是從小孩子長成的,他們的觀念更不可能是成年之后才一夜之間習得,總是耳濡目染、日積月累學會的?山趟麄兊氖钦l呢?他們不再選擇要父母“作為過來人給予忠告”,是他們不再需要,還是他們不再指望?
第二項調(diào)查地點不在大陸,但臺灣建安國小輔導主任卓瑛據(jù)此而生的感慨大陸的父母就沒有嗎?“父母親在小孩成長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人物,但是小孩到高中職后,因受同儕或外在價值觀的影響,看輕學歷不高或經(jīng)濟能力欠佳的父母,甚至以輕蔑的語氣稱呼,……”種種種種,你敢說這種事情你從沒見過?
第三項調(diào)查就更是讓人汗顏了。它從某種側面毫不客氣地解釋了上面兩個調(diào)查結果的成因:對照一下自己,我們在孩子面前都做了些什么?我們是否真的還有資格要求他們尊重我們的權威?
《孩子》觀點:父母的權威是孩子給的
大到治理一個國家,中到管理一個企業(yè),小到教育一個孩子,這三者之間看起來好像沒有什么共同之處,但其實,它們本質上有一個共通的地方,就是都需要管理、控制和引導。
既然本質上共通,很多東西就可以借鑒。比如管理的效率和成本。比如權威。 3 4 5 6 7 8 后1頁
在管理過程中,與說服和交換不同,權威常常以極簡單的方式運作,有的時候甚至一個字也不需要。在權威關系中,被管理者總是可以清楚而迅速地懂得,要他干什么,不要他干什么。
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西蒙是這樣強調(diào)權威在組織管理中的功能的:“即便(組織內(nèi)部)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它也能使一項決策得以制定和執(zhí)行。”這就是說,當管理者具備了對下級的權威時,管理者權力運作的障礙就會減少,命令得到下級無條件執(zhí)行的程度就會增大,管理的效率就會提高。
這種高效率、低成本,如果能體現(xiàn)在家庭教育之中,叫做“令行禁止”,是很多家長憧憬的事。但是怎么實現(xiàn),家長們卻不明就里:我們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他們就是不聽!
問題出在哪里?就在于家長對權威的理解。以前的政治學家認為,君主的權威等同于用約定的處罰所支持的指揮和控制地位。當你通過威脅孩子要打他屁股而迫使他老老實實坐在琴凳前時,是否有同感?但是社會學家認為,權威關系一般都要求合法性。根據(jù)羅得里克·馬丁的觀點,得到下級認同、被下級視為正當就是權威的“合法性”基礎,它使權力的行使具有了非強制性的特征。
你認為你在琴凳前面展示的權威合法嗎?你認為孩子之所以坐在那里是因為內(nèi)心信服而不是因為你人高馬大嗎?如果不,那只是淫威,狐假虎威。孩子不聽從是很正常的事情。
現(xiàn)代管理學還有一個觀點值得家長們注意:權威作為被下級認同的權力,必然與權力擁有者的影響力相關。在企業(yè)里,這種影響力至少包括以下三個因素:1.管理者的資源支配能力;2.經(jīng)營能力;3.人格力量。那么在家庭教育中,這三個因素也有著對應得嚴絲合縫的詮釋:1.你可以養(yǎng)活他;2.你總能指給他正確的方向;3.你值得他愛戴。
從這個角度來講,父母的權威實際上是孩子給予的。你的身上是否完全擁有這三個條件?尤其是后面兩個?如果沒有,你憑什么要求孩子賦予你權威?
權威的作用如此之大,一旦失去,后果堪憂。全球著名的《時代周刊》曾經(jīng)花大篇幅討論過一個問題:我們是否給了孩子太多權利?美國的教育學家也曾經(jīng)提出,19世紀的美國父母曾有過良好的權威,可是今天,他們中的不少人只能靠哄騙、央求和收買等大量須花費時間和金錢的事情來控制孩子,控制的邊際成本上升了許多,有的時候多得他們甚至索性想放棄控制了。原因就在于:他們在樹立權威的問題上失敗了。
在中國,情況并不比美國好到那里去,上面的調(diào)查就揭示了這一點。那么,父母的權威是怎樣一步步失去的?我刊指導專家、著名家庭教育學者王曉春曾就這個問題作過深入研究,并且總結了9種最容易失去權威的父母之道。我們當然希望里面沒有你的影子。但如果已經(jīng)有了,別擔心,只要你仔細閱讀王曉春老師的點評,認真思考我們給出的建議,我們就有辦法讓你—
怎樣失去的權威,怎樣拿回來 3 4 5 6 7 8 后1頁
個案一:溺愛遷就,權威失去原則性
從幼兒園回來,津津在家看動畫片,媽媽在做飯。這時,門鈴響了。“是爸爸!津津快去開門。”媽媽在廚房里喊。但津津卻像沒聽到一樣,動都不動。
“這丫頭!”媽媽一邊嘟噥著,一邊走去開門。
王老師點評:
媽媽的做法等于告訴孩子:“我的話,雖然合理,你也可以不聽,而且不聽話能使你得到好處。”這類事情成百上千地積累起來,孩子當然不聽話了—家長訓練的嘛。
正確做法:
任何時候,不做無原則的讓步。比如津津的媽媽,就該堅持讓津津去開門。實在不行不惜關掉電視。目的要她明白兩點:
1. 我只顧自己看電視,不去給爸爸開門,是不對的;
2. 我跟媽媽頂嘴沒有什么好處。本來去開門只不過少看一小會電視,這下可好,一晚上不讓看了。下回還是聽話為好。
個案二:要求多多,權威失去可接受性
小雨暑假到了鄉(xiāng)下奶奶家里,就變得像個野孩子:爬高上低,不睡午覺,不按時吃飯,甚至不洗臉不刷牙!鄰居很奇怪:“野歸野,怎么牙也不刷呢?”奶奶卻能理解:“我那個媳婦有潔癖,平時管得嚴,小雨翻翻書都要洗手,吃點零食都要刷牙,忘記了就嘮叨個沒完。孩子可能是被管怕了!”
暑假結束回到家,媽媽發(fā)現(xiàn)小雨好像變了個人一樣:不像以前那么聽話了,結果她就愈發(fā)嘮叨個沒完,小雨則開始反抗,母子倆的摩擦漸漸變大,媽媽的話小雨更不聽了。
王老師點評:
認準孩子必須聽自己的話,要求過多、過細、過死,孩子不照辦,就和孩子較勁,沒完沒了地指責嘮叨。孩子煩極了,當然會反抗,親子關系就逐漸成為持久戰(zhàn),這等于有計劃地訓練孩子、等著孩子破壞家長權威,很不明智。
正確做法:
權威必須有可接受性,必須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必須通情達理,不能全場緊逼。對孩子提要求必須慎重,要求要合理,同時不能太多,要一步一步來,以免孩子顧此失彼,心生反感。 3 4 5 6 7 8 后1頁
個案三:情緒性管理,權威失去穩(wěn)定性
阿永在幼兒園又被老師批評了,因為他又跟蘭蘭爭搶玩具。差不多放學時,他心里有點害怕:上次老師跟爸爸告狀時,爸爸說他敢再犯就要狠狠收拾他。今天爸爸會怎么對付他呢?
誰也想不到的是,今天爸爸在聽老師講完之后,竟然只是笑呵呵地跟老師道了個歉,一點也沒怪阿永!回家的路上,阿永忐忑不安,爸爸卻興高采烈地跟他聊起了別的事情:“爸爸的設計得獎了!得了1000元獎金吶!你想買什么?說!爸馬上給你買!”
王老師點評:
權威要求穩(wěn)定,沒有穩(wěn)定就談不上權威。家長對孩子的態(tài)度沒有穩(wěn)定的原則,全憑自己高興與否,情緒不好,孩子即便沒錯也要批評一頓;情緒好,孩子再錯也一笑了之,這就是所謂情緒性管理。這樣的家長看起來很有權威,但其實是假權威,不穩(wěn)定,沒有教育價值。
正確做法:
孩子做錯了事,上次說要狠狠收拾,這次就一定要收拾。設計得獎是好事,想給孩子買禮物也沒問題,但最好先壓抑住喜悅,等處理完孩子的錯誤再說。獎勵懲罰,都得落準地方。千萬不能讓孩子認為自己對錯不重要,看準家長臉色就萬事大吉。
個案四:夫妻內(nèi)訌,權威失去完整性
明明老是被樓上的小彬欺負。幾次之后,爸爸不高興了:“他再欺負你,你就還手!男孩子得有個男孩子的樣兒!”
明明記住了爸爸的話。這天,小彬又來搶他的皮球,他勇敢地還了手?苫氐郊,因為衣服被扯破了,明明被媽媽狠狠罵了一頓:“凈聽你爸爸瞎說!他懂個啥?他在單位還不是給人欺負?以后不準打架了……”
明明望望爸爸,爸爸卻只是苦笑了一下,躲到房間里抽煙去了。
王老師點評:
家長教育思想不一致,權威就會破碎,失去完整性;孩子就會鉆空子,家長權威就會落空。此外,父親“妻管嚴”,母親大權獨攬,甚至經(jīng)常當著孩子的面數(shù)落丈夫,很容易弄得丈夫威信盡失,一旦孩子長大,母親管不住的時候,家長權威就會迅速崩潰。
正確做法:
且不論還手到底對不對,只要丈夫說過“還手”的話,妻子就算不同意,不肯當面表示支持,至少也要保持沉默。夫妻雙方有不同意見,應該背后協(xié)商,當著孩子的面互相拆臺千萬不可。要知道,對方失去權威之日,就是你自己的權威即將垮臺之時。 3 4 5 6 7 8 后1頁
個案五:過高要求,權威失去可行性
“上次阿梨考鋼琴5級時就說要你過5級,為什么說話不算數(shù)?明天升級考,你再過不了的話,別怪我不客氣!”媽媽最后撂下這句話,離開了小雯的房間。
小雯一個人呆呆地坐在鋼琴前,想哭又不敢哭出聲:什么叫說話不算數(shù)?是你們說的,不是我說的!5級?!我才學了一年多,怎么過5級?你們看阿梨過了就吵著讓我過,可阿梨學了3年了!阿梨的媽媽就是教鋼琴的!你們呢?你們連簡譜都不認識!
想了很久,越想越想哭,小雯決定睡覺了:不練了!練也是白練,反正明天是過不了的,到時候爸媽愛怎么辦就怎么辦吧!
王老師點評:
對孩子提出的要求過高,權威就會失去可行性,你再厲害也無法實現(xiàn)這種權威,因為孩子根本做不到,其結果就是父母自己打自己嘴巴,孩子無視父母權威,破罐子破摔。
正確做法:
認真分析情況,慎重提出要求。要求要能夠實現(xiàn),中途要不斷表揚。小雯學琴一年多就能夠參加5級考試,已經(jīng)是驚人的進步了。與其苦苦相逼,不如多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和成績,甚至是孩子自己都沒有覺察到的優(yōu)點,孩子反而會更信服你、尊重你。
個案六:其身不正,權威失去感召力
睦睦爸爸媽媽要求睦睦每天晚上要練琴、寫字和看書,可爸爸三天兩頭不是呼朋喚友到家里打牌,就是他到別人家搓麻將;媽媽則是個電視迷。
一天晚飯后,爸爸又接到老友的電話準備出門時,見到睦睦仍坐在電視機前不動彈,便不高興地對睦睦說:不許再看電視了,快練琴、寫字去。睦睦極不情愿地拿出本子和筆,眼睛一邊瞄著本子,一邊瞄著電視,字寫得歪歪扭扭的。
毫不容易寫完一頁,又該練琴了。他一首曲子彈不了幾次,就借口喝水、撒尿跑到廳里看幾眼電視,媽媽怎么說都無用。說得多了,睦睦冒出了一句:我真慘啊,爸爸可以出去玩,媽媽可以看電視,我什么時候當上爸爸就好了。
王老師點評:
真正的權威光靠家長的地位和身份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靠家長的人格感召力。而要提高人格感召力,家長必須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努力做到。不然的話只能以勢壓人,說話不會硬氣,就容易失去權威。
正確做法:
臺灣教育家提出,“教育無他,榜樣而已。”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權威的養(yǎng)成。讓孩子學習,家里就要有學習的氣氛,家長就要做學習的榜樣;其他好的習慣的養(yǎng)成也概莫能外。你自己去玩,孩子何嘗不想玩,你怎么能讓他去學習?孩子佩服你,敬愛你,用不著施加壓力,也愿意聽從你的指導。 3 4 5 6 7 8 后1頁
個案七:言而無信,權威失去信任基礎
“阿聰啊,明天幼兒園演講比賽好好加油!爭取拿個第一名,媽媽帶你去香港找表弟玩!”
阿聰像是沒有聽到一樣,繼續(xù)翻著小畫書。
“你媽跟你說話呢!這孩子,一點禮貌都沒有!”爸爸瞪了他一眼。
“算了算了,兒子生我氣呢!上次說得名次就去香港,結果不是非典沒去成嘛!唉,聰啊,媽媽不是故意的……”媽媽走過去,半是安慰半是道歉地想摸摸他的頭。
阿聰把頭一偏,躲開了。瞟了媽媽一眼,他還是什么也沒說。
上次比賽一完,所有好朋友都知道自己要去香港了,最后卻……他知道是非典害的,知道媽媽不是故意的。但非典過去了也不補去,這會又說拿到第一才能去。我才不稀罕呢,阿聰心里不舒服極了。
王老師點評:
沒有信任就沒有權威。許多孩子總是對家長下保證,事后卻做不到。遇到這種情況,我勸家長先不要責備孩子,要想想自己是否也常常說話不算數(shù)。一般說來,家長一貫遵守諾言,孩子是不會這樣的。所以家長只要答應的事,就必須兌現(xiàn)。不講信譽的家長是難有權威的。
正確做法:
許諾之前要考慮清楚:值不值得許這個諾言?許下了能否兌現(xiàn)?如果當時沒有考慮清楚貿(mào)然許下了,只要不是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該兌現(xiàn)的時候就得兌現(xiàn)。即使是因為客觀因素無法兌現(xiàn),也應向孩子說明,取得孩子的理解,并尋找機會予以補償。
這種事情沒有任何余地。實在要說有,也只在下一次—下次許諾的時候,想想你頭上父母的冠冕,想想你的話一旦出口意味著什么。然后,悠著點許諾言。
個案八:豆腐心刀子嘴,權威失去情感基礎
大街上,一位婦女揪著一個小男孩的耳朵破口大罵:“我到底哪里對不起你了?我上輩子欠了你的嗎?生你出來就是要你這么報答我?我下崗了這么多年,賣香蕉也要供你讀書,你是豬腦子?你給我考一科及格的行不行?求求你了,我給你磕頭了……”
罵著罵著,婦人痛哭流涕,癱倒在地上。路人不忍紛紛來勸,惟獨小男孩一臉漠然,機械地揉著紅腫的耳朵,面無表情……
王老師點評:
操心孩子,擔心孩子,如果方法不當,孩子會做相反的理解。如果有一位上級,一天到晚經(jīng)常批評、貶斥、打罵、不理解您,您會心甘情愿服從他嗎? 建立權威是為了管理好孩子,可如果你動輒打罵、公開羞辱,孩子跟你連親情都沒有了,他還會聽你的嗎?你又還管來干嗎?
正確做法:
樹立權威,首先要奠定情感基礎。家長要善于將心比心,善于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讓孩子感覺到你愛他,理解他,孩子才會愿意聽家長的話。尤其是要注意避免在公共場合責罰和羞辱孩子,試問一個沒有自尊的孩子,又怎么會尊重父母? 3 4 5 6 7 8 后1頁
個案九:濫用強權,權威容易被顛覆
鑫鑫很早就聽幼兒園的小朋友說海洋館特別好玩,里面還有很多很聰明的海豚?墒前职忠恢辈豢蠋ィ“有什么好玩的?又貴!不如去看爸爸打網(wǎng)球,那才好玩呢。”
這個星期他得了三朵小紅花,爸爸總算答應周六帶他去海洋館了,但事先聲明:下雨免談。
星期五晚上,真的下雨了,鑫鑫的心里很難受。爸爸安慰了他幾句,就忙著打電話約人第二天早上打球了。
誰知道,第二天早上,天卻晴了!鑫鑫高興地跑出房間找爸爸,卻見爸爸已經(jīng)拿好了球袋、換好了衣服,準備出門了。
“爸爸,天晴了!”鑫鑫小聲說。
“哦,晴了?好像是晴了。可是林叔叔他們還在等爸爸呢,昨天約好了—”爸爸邊支支吾吾邊往外走,眼睛有點不敢看他。
鑫鑫突然大哭起來,拽著爸爸的球袋就賴在了地上:“你說話不算數(shù)!你不是好爸爸!不準走—”
“放開!起來!”爸爸急了,“還有沒有規(guī)矩?造反了你?我說不去就不去!晴了也不去!我是你爸爸,你就得聽我的!”
王老師點評:
這種“權威”只能讓孩子懾服,無法信服,因為它給孩子傳達的信息是:人與人之間沒有道理可講,沒有是非可言,只有等級、尊卑、強弱。只要你是弱者,你就總不對;而只要你是強者,你就老正確。這會讓孩子在心里忍著,心想長大再說。一旦長大,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力量,感覺到自己成了氣候,孩子就要挑戰(zhàn)家長的權威,要奪權,要自己嘗嘗當權者的滋味。
正確做法:
想有權威,道理先行。讓道理來說話,比吹胡子瞪眼睛更有力、更有利。如果確實下雨,爸爸可以理直氣壯地去打球;但天確實晴了,這場球就無論如何打不得,哪怕約的桑普拉四斯、是阿加西、是張德培!
就算因不能悔約一定得去,也該跟兒子講道理,與他商量;抬出“老子”的頭銜來壓服孩子,是最笨、最無能的老子才會干的事情。
3 4 5 6 7 8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57761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