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從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第一個和他親近的是母親,承擔(dān)喂養(yǎng)、呵護和教育任務(wù)的也是母親,作為同樣孕育他的重要角色——父親,卻常常游離于呵護和教育孩子之外,似乎有些無足輕重。古話說“子不教,父之過”,父愛的缺失,很可能讓孩子的性格變得“營養(yǎng)”不足,甚至發(fā)生一些不可預(yù)料的變化。
父親長期出差一個膽小一個怕挫
走進(jìn)咨詢室,4歲男孩小強(化名)一看見陌生的榮合靈,騰地就躲到媽媽背后,任憑榮阿姨怎么逗他、和他打招呼,他就是不說話,也不露臉。
“受小朋友欺負(fù)了,他只會哭,一點不敢反抗;在幼兒園玩游戲、表演節(jié)目,他總是躲在最后,不僅不敢表現(xiàn),一遇到稍有挑戰(zhàn)的事還退縮。”
“孩子他爸沒來?”
小強媽解釋說,孩子爸因工作原因,長期出差在外。“回到家還要應(yīng)酬,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多,都是我?guī)А?rdquo;小強媽說,面對他爸爸出差或回來,小強都顯得無所謂。
5歲女孩彤彤(化名)的爸爸也經(jīng)常出差,而她對爸爸更排斥,甚至拒絕他抱她。彤彤媽說,女兒特別害怕挫折,如果哪一件事沒有把握做就拒絕。上幼兒園,她就拒絕上畫畫課,因為這不是她的優(yōu)勢。
父親常與孩子做游戲能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
“這兩個孩子都是因為父親在成長教育中的缺失,影響了心理健康和性格健全。”榮合靈說,在工作忙、沒時間,或認(rèn)為帶孩子是女人的事等理由中,許多孩子處在“父愛缺失”的邊緣。
然而,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的作用是母親無法代替的。“父親是孩子游戲的重要伙伴。”劉振民說,父親常把孩子高高拋起,然后接住。這些大動作的肢體游戲,不僅愉悅孩子,還能培養(yǎng)、鍛煉他的膽量和探索精神。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與母親相比,父親具有獨立、自信、堅強、果敢、富有合作精神等個性特征,使孩子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學(xué)習(xí)、模仿。
此外,父親粗放式的教育模式,能擴大孩子的社交范圍,使他們掌握更多、更豐富的社交經(jīng)驗和社交技能。“父親對孩子鼓勵多、指導(dǎo)多,而很少直接教導(dǎo),這讓孩子有更多機會獨立面對和處理交往中的問題。”
父親“無所不能”讓孩子擁有安全感
“父親能給孩子任何人都給不了的安全感。”榮合靈說,相反,缺乏父親的關(guān)心,很容易缺乏安全感,而這是孩子最大的心理問題。長期處在驚恐、膽小、焦慮的情緒中,很可能損害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父親參與教養(yǎng),還能提高孩子的抗挫力。遇到孩子磕著、碰著的類似小事,不少媽媽會心疼、緊張,易讓孩子依賴和退縮;爸爸的堅強和鼓勵,則會讓孩子自己爬起來。點滴小事中,孩子學(xué)會了不氣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64450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