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巧才能心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健康育兒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幼教專家說“手巧才能心靈”

沈陽市兒童醫(yī)院親子園幼教師許輝說,洋洋不僅缺少爬、坐、跑、跳、蹦等大動作練習,精細動作的訓練也非常缺乏。所謂精細動作,是指通過手部的運動,進而達到鍛煉“手—眼—腦”的協(xié)調(diào)能力的目的。手部運動越多、越嫻熟,就越能在大腦皮層建立更多的神經(jīng)聯(lián)系,從而使大腦變得更聰明。許輝老師說,都說“心靈手巧”,其實手巧才能心靈。制作一個“布本”:每頁摸起來都不同

寶寶是通過觸摸來感知這個世界的。寶寶0 3個月的時候,家長應當經(jīng)常和他一起做一些觸摸的練習,多讓他去觸摸不同質(zhì)地的東西。家長可給寶寶制作一個“布本”:找一本大小適中的圖書或雜志,在每一頁都粘貼上與紙張大小相同的布料,每一頁布料的質(zhì)地都不盡相同,第一頁是純棉的,第二頁是絲絨的,第三頁是緞料的,第四頁是麻紗的,第五頁是蕾絲的……寶寶用手觸摸著這些不同質(zhì)地的布面,稚嫩的小手便會產(chǎn)生光滑的,細膩的,粗糙的,平面的,棱角的———種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于是,寶寶靈巧的“手感”便對大腦的聰慧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從扒取到捏。耗粗甘持笇ε

不知不覺,寶寶長到了9個月。這個時候就可以訓練寶寶用拇指、食指對在一起捏起小的物品,如花生米、小糖豆等,它能促進寶寶手指的靈活性和精確性。最初,寶寶可能很難完成捏的動作,家長不要著急,先讓寶寶用拇指、食指“扒拉”小物品,經(jīng)過一段時間訓練后,再進行捏取練習。許輝老師提醒,做此項訓練時,父母一定要陪伴在寶寶身旁,避免吞食小物品。準備一些紙:讓寶寶盡情地去撕

許多家長都會發(fā)現(xiàn)9、10個月時的寶寶,特別喜歡撕書,其實這是寶寶在主動嘗試運動雙手。在親子園,記者看到一個10多個月大的寶寶撕紙時發(fā)出“嘎嘎”的笑聲。寶寶咋這么開心呢?許輝老師說,撕開紙張時發(fā)出的聲響和紙張的大小變化,讓寶寶感到新鮮有趣,所以家長可多給孩子準備紙張,從軟一點的紙到稍有硬度的紙,如果寶寶撕不開,家長可先撕一些小口子,讓他們盡情去撕。涂鴉游戲:握住筆戳“點點”

古時有“抓周”的習俗,就是孩子滿周歲的時候,要擺上許多物品讓寶寶隨意抓取,以測今后的志向和“出息”,如果抓了筆就預示著孩子今后愛讀書學習。您的寶寶也許抓的也是筆,但寶寶還不能正常拿筆,只能用整個手掌握住筆,在紙上戳出點或畫出筆道。家長可要抓住這個機會,和寶寶一起玩涂鴉游戲,比如畫個“小魚吐泡泡”,家長可在白紙上用形象手法畫出一條金魚,讓寶寶握住蠟筆,在魚嘴上方“點”出一個個氣泡;類似游戲還有小兔吃草等。家長還可以讓寶寶隨處“做畫”,畫什么、畫得好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手指在運動。眼球運動:小飛蟲飛到哪里去了

“眼疾手快”說的就是手眼的協(xié)調(diào)能力,所以寶寶眼睛的訓練也必不可少。家長手里拿著一只飛蟲玩偶,讓寶寶的眼睛追隨手里的玩偶,一邊做動作,一邊念歌謠:“一只小飛蟲,飛在花叢中,飛到哪里去了?”(寶寶的眼球便“骨碌碌”地隨著飛蟲的飛舞而轉(zhuǎn)動。)

為了讓寶寶的眼球轉(zhuǎn)動得到更充分的訓練,還可以玩點花樣:“咦,怎么不見了,飛到哪里去了?噢,它落在了寶寶的鼻子上,”(寶寶的眼球在緊張轉(zhuǎn)動后突然靜止,用力向下看自己的鼻子。)

“又飛到哪里了?哈哈,它飛走了!埃▽殞毜难劬﹄S著飛蟲的遠飛而向遠處望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68906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