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IQ大信念 你需要怎樣的教養(yǎng)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一個正確的信念可以讓我們朝著對的方向前進,在養(yǎng)兒育女一事上也不例外。您擁有一個怎樣的的信念?您又抱持如何的態(tài)度呢?以下所舉列的信念,有沒有提醒了您一些重要的事情?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都有會做或不做某些事情,而有一些事情對我們來說是沒有改變的余地,乃是一定做或一定不做,不再需要考慮。到底在我們的大腦里面,是什么支配著我們,或給了我們這個心態(tài)呢?當我們往這個方向深思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是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規(guī)條支配著我們。我們相信某件事,認為此事會帶來某些價值,我們就會規(guī)定自己去做此事。所以一個正確的信念對我們來說就很重要了。

  什么樣是“正確”的信念呢?衡量的標準是相對的。如果那個信念可以帶給我所要的價值,或說所要的效果,這個信念對我們來說就是正確的。

  需要建立哪些信念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擁有幸福美滿、成功快樂、對世界有貢獻的人生。當然,與此同時也要孝順父母、愛父母。在這個大前提下,以下所介紹給父母的十大信念,很值得父母的關注和學習。

  我們相信:

  1 孩子一生下來,便愛、信任及聽從父母。

  這是一個到目前為止,科學仍未能證明的事實。孩子天生愛、信任及聽從父母,是專家從多年的觀察、研究而得到的結果。以后的改變可以說是間接或直接由父母一手造成的,父母如果目前得不到孩子的愛、信任及聽從、要檢討的是父母,現(xiàn)時不是兒女。

  2 孩子再壞的行為,都不是針對父母而做的。

  我們常聽到一些父母說以下的話:“我的孩子常常XXX,為的就是氣死我。”“我知道他不讀書是針對我的呀,他就是不想我有好日子過……(邊說邊哭了起來)

  孩子的壞行為,百分之九十九的起因都有不是針對父母而為,而是有其他的原因,尤其是六歲以下的孩子,更是百分之一百。父母的想當然,往往使孩子更不知所措,原本以為可以從父母那里得到支援、幫助和鼓勵,但得到的往往是更重的壓力和誤解;這也是形成代溝的其中一個因素。當孩子有壞行為時,父母不應該先入為主,而是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建議:

  ——先觀察,多看、多聽、多去感受。把自己代人,如果你是孩子,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行為。

  ——找出壞行為背后的正面動機。例如:抽煙,孩子的正面動機可能是要得別人視他為大人般尊重他。

  ——和孩子一起找出其他可以滿足其正面動機的好行為來取代目前的壞行為。

  3 家長付出的愛是沒有其他任何東西可以代替的。

  許多父母用金錢、物質(zhì)來取代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以為給孩子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就是愛孩子。而事實上孩子潛意識里所需要的是父母 和他們在一起時彼此互動而感受到的愛、鼓勵和支持。祖父母、叔叔、伯伯、姑姑或阿姨等是父母都是不在時(逝世),次一環(huán)的“家長”人選;但若父母仍健在,父母真誠的愛和關懷仍然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4 孩子在不斷的努力做好,就算當他弄得最糟的時候也是一樣。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學習過程。在許多的第一次以后往往仍然會犯一些錯誤。父母在“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下,會過早地把成年人的標準套在孩子身上。例如:當四、五歲的孩子不小心打破了杯子,大部分的父母會有什么反應呢?輕則嘮叨、責罵,重則體罰。然而試想想,孩子不小心打破杯子如何影響他以后不能成為一名成功快樂的人呢?請注意,是“不小心”哦!而一個杯子值多少錢呢?是杯子重要還是孩子重要呢?或說,是杯子重要還是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系比較重要呢?在家庭中,類似這樣的例子可說是不勝枚舉。

  5 每一個孩子都有具備使他擁有一個成功快樂人生所需的全部能力,家長只不過是幫助他把這分能力釋放出來。

  根據(jù)科學家的研究,人類只用到其潛能的百分之一,最高的估計也只是百分之十。每一位孩子都有擁有無限的潛能。中國有一位智障兒,不懂得方向,不懂得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但若讓他聽過幾遍的音樂,他即能站在指揮臺上指揮整個交響樂隊,他不是胡一舟。

  父母們常有一個錯誤的觀點,認為知識就是能力。當我們研究世上的成功人士,竟發(fā)現(xiàn)知識只是我們發(fā)揮能力的媒介而已。另一個錯誤的觀念則是,認為勤勞是學習的最佳方法。?吹、聽到的例子是,孩子學習的效果不彰的時候,父母就會要求孩子用更多的時間,增加更多的次數(shù)去學習。“讀不會就現(xiàn)再讀幾遍,讀至八點不會說讀至十點。再不會,明天再讀。”這是常常聽到的訓話。孩子學習的效果來自有效的方法,而勤勞只是方法之一。

  在啟發(fā)孩子不一樣的智能,需要用不一樣的方法,而不同類型的孩子,則需要不同的學習模式,所產(chǎn)生的效果也會截然不同。在往后的文章里將會提到各種不同的學習類型和學習模式。

  父母需要多花時間去觀察孩子,找出孩子的“特色”,并幫助孩子發(fā)揮他的“特色”,而不是要孩子成為我們心目中的“好”、“成功”或“理想”。這往往使孩子和父母雙方面都痛苦不堪,而效果也往往不會理想。

  6 通常孩子的智力和能力都很正常,雖然他沒有在家長在乎的事情上表現(xiàn)出來。

  家長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下、往往會把焦點放在孩子的缺點上(即孩子還有什么樣做不好的事情),而把許多時間精力花在糾正孩子的缺點,甚至懷疑孩子的智力和能力。在我主講親子關系講座會的時候、常常有家長問以下問題:

  “我的孩子很懶散,請問怎樣可以使他不懶散呢?”、“我的孩子脾氣很壞、請問有會么辦法可以使他的脾氣改好呢?”

  通常我會都會先問對方一些問題。

  針對我的孩子很懶散

  “你的孩子有很積極的時候嗎?”

  “沒有。”(語氣很肯定)

  “例如說和其他孩子玩的時候、玩電腦的時候。”

  “!玩的時候很積極。”(不自禁的笑起來)

  意思是說,孩子不是沒有積極的能力,吸是沒有在家長在乎的的事情上表現(xiàn)出來。

  針對我的孩子脾氣很壞

  “您的孩子一天有幾個小時是在發(fā)脾氣的?”

  “也不會每天都發(fā)脾氣。”

  “那么一個星期幾次?”

  “一個星期一、兩次左右。”

  “一個星期一、兩次左右,算兩次好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一百零四天發(fā)脾氣,卻有兩百六十一天是沒有發(fā)脾氣。”

  意思是說,孩子在部分時間的脾氣是好的,只是家長沒有看見孩子的全部而已。另外,家長有些時候也過早把成年人的標準套在孩子身上。孩子成長是一個過程,有一些過程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家長也往往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其實,沒有兩個孩子是一樣的,每一個孩子都用他自己的時間和方式去學習,因此,每一個孩子只能和自己比較。

  7 任何行為都不等于整個人。

  孩子的任何行為都不會是全黑或全白的。意思是說,任何行為都有其正面和負面的意義,不會是完全正面或完全負面;而且現(xiàn)在的行為并不代表他以后就會成為這樣的人,以后都會有這樣的行為。家長很多時候是太急了一些。

  以下舉一個例子:

  小明的爸爸因為小明頂嘴而大發(fā)脾氣:“現(xiàn)在才六歲就這樣,以后長大了,到外面不就給人打死了!”

  六歲時候的一次頂嘴,怎么就決定了小明以后長大了在外面就一定會向別人頂嘴呢?當家長發(fā)現(xiàn)了小明這個行為,從六歲到十八歲(算是長大的年齡)這十二年的時間,難道家長沒有更好的方法引導孩子往好的行為發(fā)展嗎?當孩子有壞行為的時候,家長大可放松一點來處理,而在輕松的狀態(tài)才是我們最有創(chuàng)意的狀態(tài)。

  8 總有更好的方法,只在于家長肯不肯去找

  家長常常會覺得很無奈,無力感很重。“我跟我的孩子講了整百次了,他就是不聽。”我的答案往往是“講了整百次您還是要講?講了三次而孩子不聽就要換其他方法了。”

  “我已經(jīng)試過很多方法了,他是不可能改的。”

  “沒有辦法。”

  我給“不可能”和“沒有辦法”的解釋是“我所知道的方法我都試過而達不到效果。”那么,我所不知道的方法呢?我們所知道的方法和我們所不知道而存在于這個世界的方法比較。我們都有會同意我們所知道的實在是太有限了。問題是我們要如何突破?

  以下有一些建議:

  讀沒有讀過的書、和沒談過話的人談話、參加新的課程、用以往從未試過的方法、稍微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把家里的擺設也稍微變動等等,這些都會幫助我們突破自己并找到更多新方法來處理孩子的問題。世界上六十億人口中,誰最了解您的孩子呢?誰又最了解您自己的能力呢?答案是,您自己。所以,只要我們肯去努力的想辦法,就總有辦法。

  9 家長是每一個孩子成長結果的最大決定因素

  今天孩子是一名怎樣的孩子,是家長直接或間接一手造成的、當孩子出生以后,名字、所吃的奶粉或人奶、所穿的衣服、睡的床、由誰看顧、住在怎樣的環(huán)境等等,都是家長為他決定的。而孩子從零歲到三歲所看到、聽到和感覺到的人事物,往往就決定了他基本的信念和價值觀、也就是他的性格基礎。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家庭系統(tǒng)中每個人的關系、互動等都是孩子成長結果的主要決定因素:例如:常常被人大聲責罵、鮮少被肯定和稱贊的孩子,長大后往往會是沒有安全感缺少自信心的人。

  10 所有親子關系的改善,必先來自家長的一些改變。

  從第九信念中我們知道家長的言語行為、或說行為模式是直接影響家里的每一位成員,改善親子關系的主動權往往在家長手中。當家長改變、孩子不可能不改變。家長可以在不同的改變中觀察孩子的改變、至到家長所要的效果出現(xiàn)為止。當家長用鼓勵、支持和愛來培育孩子,孩子就會成為有安全感和有自信心的人,這也是成功、快樂的人必備的條件。

  父母對孩子的愛心是無從置疑的,而愛心加上方法就是培養(yǎng)孩子成為成功、快樂的人的最佳成功模式。愿和所有父母共勉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293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