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腦不可隨心所欲
在腦力活動時,大腦主管視、聽,讀、寫及有關記憶的功能區(qū)高度興奮,其他區(qū)域則相對抑制,處于休息狀態(tài),加上用腦時多采取靜坐姿勢。這樣,緊張的腦力活動需要更多的氧氣和血液,而消化、呼吸,循環(huán),泌尿等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卻不像活動時那樣旺盛,因而身體常常不適應腦力活動的需要,這是腦力活動易于疲勞的原因之一。
有的孩子學習時間長了,感到頭昏腦脹,就不惜用冷水洗臉、沖頭。這種做法很不好。大腦的興奮和抑制都有一定的限度,興奮過度就會轉(zhuǎn)向抑制,而原來的抑制部位則開始興奮。如果不斷地強刺激應該抑制的部位,那么就會使興奮和抑制規(guī)律紊亂。長此下去,不僅影響學習效果,還會引起一些神經(jīng)疾病。做父母的常借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激勵孩子勤奮學習,但要知道,應當學習的是這種精神,而不是這種方法。
孩子是早晨腦子靈
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使生理變化適應了白天活動夜間睡眠這一規(guī)律。
經(jīng)過一夜睡眠,稍事活動就會覺得精神大振。心理學告訴我們,孩子學習時易受前攝抑制的干擾。所謂前攝抑制,就是前邊學過的內(nèi)容對后面將學的內(nèi)容會有干擾作用。如果學習之前有一定時間的休息,那么就可有效地避免這種干擾。所以孩子用腦以早晨為佳,但也不要過早打斷孩子的睡眠。
不少成人總覺得晚上學習效率高,那是夜深人靜、精力比較集中的緣故。但小孩子不適應挑燈夜戰(zhàn)。這因為他們還缺少分析、綜合、比較、歸類等思維能力,容易受倒攝抑制的干擾,倒攝抑制,即后面學習的內(nèi)容對前面所學的內(nèi)容起干擾作用。所以,即使要開一二次夜車,也要有充足的午睡。
睡眠要充足
近來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睡眠不僅是一種休息,而且有助于信息的鞏固和條理化,甚至睡眠過程中也有學習。蘇聯(lián)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把一些學生分成兩組,甲組學生睡覺時枕邊放上微型喇叭,在不吵醒睡眠者的前提下連播15次明天要講的課程;乙組學生則同平時一樣睡眠。第二天上課時發(fā)現(xiàn),甲組學生比乙組學生更容易理解教材,有的還以為老師在進行舊課復習。因此,不要有意剝奪孩子正常睡眠時間。尤其是小孩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興奮性較強,易于疲勞,所以要保證孩子每天至少睡足8~9小時。
鬧中求靜 動中求息
實驗表明:大腦一定部位的興奮,會抑制周圍其他部位的活動,使其他部位得到深淺不同的休息。因此,孩子在埋頭用功時,對一些無關的事物竟會達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程度。大腦神經(jīng)這種相互交替的工作和休息,是對睡眠的一種補充。
要特別注意腦力勞動與體力活動的結合。體力活動可緩解腦力疲勞,促進新陳代謝,尤其是體育鍛煉,可直接提高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反應能力和靈活性,有助于兒童提高視力、聽力、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學生要注意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實驗證明,課間進行適當?shù)奈捏w活動,能比坐著不動提高神經(jīng)功能恢復率30%。
生活要有規(guī)律
生活規(guī)律,可使大腦活動建立起一定節(jié)奏的動力定型。一個養(yǎng)成定時學習習慣的人,到了學習時間,打開書本,大腦有關的各個中樞就會興奮起來,精力迅速集中。如果到了時間不能學習,就會在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說不出的別扭。假如走路、吃飯都捧著書本,打亂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強迫大腦處于一種持續(xù)的雜亂無章的緊張狀態(tài),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xiàn)大腦疲勞過度現(xiàn)象。頭痛、困倦、失眠、食欲減退、注意力分散等,嚴重的還會神經(jīng)衰弱。當然,休息過多,也會使注意力分散,產(chǎn)生疲勞感。
孩子代謝旺盛、處在不斷地發(fā)育中,按體重比例計算,他們所需要的能量比成人多。因此還要注意孩子的營養(yǎng)狀況,提高孩子的腦功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40643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