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讓BB成為社交達人9秘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讀:寶寶從出生開始便開始社交的第一步了,人際溝通交往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社會一項重要的能力,爸媽應該在這個過程中充當怎樣的角色呢?小編告訴你,寶寶學社交,爸爸媽媽要掌握九大要點。

  現(xiàn)代教育除了注重孩子的智商、情商培養(yǎng)外,孩子的社交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內(nèi)容。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接觸外面的環(huán)境、接觸更多的人和事,那么爸爸媽媽應該怎樣教育,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社交小王子”呢?

  小編告訴你,寶寶學社交,爸爸媽媽要掌握以下九個要點哦!

  1、媽媽是第一個“好朋友”

  從出生開始,寶寶最常接觸的人就肯定就是媽媽了。其實寶寶社交的第一步從出生就已經(jīng)開始了哦,媽媽正是擔當了寶寶第一個好朋友的角色。寶寶年紀小不能說話,但是他卻能夠通過依依呀呀的發(fā)音、笑容、哭鬧來和身邊的人互動。

  爸爸媽媽給寶寶最溫柔的撫摸、親吻,寶寶都能夠及時地給予回應:高興地笑、手舞足蹈。寶寶時刻感受著媽媽的溫柔和愛,有了這一份安全感,寶寶才能更好地去面對外部世界,建立更多良好的人際關系。

  因此,媽媽這個“好朋友”角色是非常重要呢,媽媽給予寶寶更多的關愛和安全感,是寶寶發(fā)展社交能力的重要力量來源哦!

  2、尊重孩子間從小建立的友誼

  親密的友誼關系對于大人和小孩來說都是異常珍貴的。有人發(fā)現(xiàn),當一個孩子有朋友時,玩的時間會比沒有朋友的孩子多出6倍,他更容易與人分享,同別人交流的時間更長。但很多家長都不讓孩子帶那些成績不好、太好動的小伙伴到家里玩,家長擔心孩子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雖然說朋友圈子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但是家長對于孩子的交友也不應多設圈子,尊重孩子間從小建立的友誼,讓孩子在交往中學習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才可能形成正確的交友觀。家長不妨把孩子放到群體中去,鼓勵多交朋友,讓孩子常串門、自己去找小朋友玩,而不要封閉在家中。

  家長可以多組織孩子參加偏“動”的游戲,如蕩秋千或騎車等,這種活動不僅有利于小伙伴的相遇,而且孩子在期間的積極互動要比在那些安靜的動手游戲,如搭積木中的互動高出2倍。幫助孩子建立友情,有利于培養(yǎng)寶寶的合作能力哦!

  3、保護自己是基本的態(tài)度

  小朋友之間難免會有一些小沖突,這時候家長不要過于緊張去保護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己面對、自己處理,這樣才能夠很好地鍛煉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

  值得提醒的是,家長要注意控制孩子的偏激行為,以免雙方孩子發(fā)生危險。如果自己小孩是比較弱勢的一方,家長要教導孩子學會反抗,學會正確地保護自己,及時閃躲、表達憤怒,告訴對方“不許打我”,或者立刻報告老師,請求老師幫忙等等。在沖突中學會保護自己,也是一種社會適應的方式,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多一些這方面的教育哦!

  4、游戲是一種有用的準備

  角色扮演的游戲能夠給孩子更多實踐鍛煉的機會,提高與人交往的技巧。在這些游戲中,玩具可以給孩子另一個視角,讓他站在別人的位置上考慮問題,進而體會他人的感受。

  如果你家的寶寶比較害羞,家長也可以給予孩子一些日常交際生活中的角色,讓孩子提前演練。例如,可以讓孩子提前練習一下接待客人所需要的恰當?shù)脑捳Z或行動。家長針對孩子弱點,提前和孩子一起構思腳本,讓孩子提前進行練習。這樣能夠有效地減少孩子面對陌生場景的焦慮感和不自信。

  5、分享要靠后天學習

  寶寶1 歲半以后,“自我中心”思維會逐漸向“社會化”思維轉化,分享是其他友誼技巧的基礎,學會分享是孩子需掌握的一項重要技巧。小編建議,媽媽在寶寶比較小的時候,可以通過與孩子共享某些物品來強化孩子的分享意識,比如和孩子分享一盤切好的水果、戴戴媽媽的太陽鏡等。

  等寶寶習慣與媽媽玩“分享”游戲之后,就可以邀請一些與寶寶相熟的小朋友,請大家各自帶上玩具一起玩。媽媽提議他們互相交換玩具,讓寶寶了解到“把自己的玩具借給其他小朋友,自己也就能玩到別人的玩具”。在集體游戲時,媽媽要保證孩子們的玩具在分享后能夠重新回到各自手中。有了愉快而安全的分享經(jīng)驗之后,寶寶慢慢也就能夠接受分享。

  6、 我接受你的憤怒,但我不能允許你打人

  一些寶寶生氣激動起來就會扔玩具、甚至打人、咬人。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動怒,這樣只會“火上澆油”,家長應該接受情緒,引導行為。比如向寶寶明確表示:“我接受你的憤怒,但我不能允許你打人”。

  首先家長站在孩子的角度,幫助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皠e著急,媽媽會幫助你的”。這樣孩子就不會把氣撒在小朋友的身上了。有時候孩子打人也是出于一種自衛(wèi),出自本能。

  寶寶選擇用打人的方式發(fā)泄不滿的情緒,這時家長需要提供溫柔,積極地安慰,以防止孩子情緒變得暴躁,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另外,讓孩子看到一種除了打人以外的處理好事情的方法。比如協(xié)商、交換等方式,讓孩子學會用語言進行“談判”。

  7、學會欣賞自己

  多孩子往往因自身的一些缺點對自己缺乏自信,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對自己評價過低。因而在與他人交往中往往表現(xiàn)得比較畏懼、焦慮,甚至有點不合群。

  家長要在孩子小的時候教孩子學會欣賞自己、接納自己。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孩子更多的鍛煉機會,讓孩子在成功中逐漸感受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

  也許孩子的優(yōu)點不多,值得驕傲的地方不多,但家長學會用欣賞的眼光來贊賞孩子,讓孩子時刻感受到父母的愛,使孩子有滿滿的安全感,孩子自然就會學會欣賞自己,自尊自信。

  8、合群的本質是尊重別人

  一個沒有規(guī)矩的孩子,在社會交往中也不太容易受歡迎。建議家長讓孩子越早、越多地和群體接觸,尤其是與同齡孩子之間的相處,這對孩子的情緒理解和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

  家長從小就應該給孩子明確界限,包括不能搶別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學會尊重別人,禮貌待人。在與同齡人的相處中孩子會逐漸明白:每個人都有情緒,而且每個人的情緒表達方式不同;知道自己的情緒會影響他人的反應,也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來改變自己和同伴的情緒,并在感知他人情緒中學會合理表達和調(diào)節(jié)情緒。孩子在與人的交往中學會理解、體諒他人,這對孩子以后的社交能力發(fā)展十分重要。

  9、從興趣入手,更容易找到玩伴

  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家小孩和幼兒園的孩子不太玩得來,不一定就是你家孩子不合群,或者出現(xiàn)社交問題,有可能他只是不喜歡他們的游戲方式。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不同,一些孩子喜歡安靜,一些孩子好動不已,家長嘗試從孩子的性格、興趣出發(fā),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小伙伴。

  孩子之間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收獲友誼的同時,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學習的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因此,媽媽們不妨聯(lián)合起來給孩子報興趣班,比如兩個孩子一起學畫畫、下棋或跳舞。因為有固定的“伴兒”, 這樣,即便他在一個大些的群體里仍然不太適應,但至少有了這個固定玩伴,孩子跟別人玩的本領也會比原來多一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45250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