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幼兒詞匯量的5大建議(續(xù))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建議四:明贊同,暗補充,讓寶寶“暢所欲言”

  瑤瑤(化名)從托兒所回來,高興地給媽媽念兒歌,“一只小螞蟻,看見一粒豆”,但她卻念成了“一只小螞蟻,看見一‘溺’豆”。媽媽說:“錯了!瑤瑤,是看見一粒豆,不是一溺豆。”瑤瑤說:“一溺豆!”“不是,”媽媽又糾正,“一粒豆!爆幀庍是念:“一溺豆!”媽媽說:“一粒、一粒、一粒豆。”“一溺!一溺豆!”“啊呀!不對!再跟我讀,一只小螞蟻,看見一粒豆。”“一只小螞蟻,看見一‘溺’豆!薄安粚Γ∫恢恍∥浵,看見一粒豆!薄耙恢恍∥浵仯匆娨弧纭。”“一只小螞蟻,看見一粒豆!薄瓔寢寙枺骸霸趺床蛔x了?”“不想讀!爆幀庌D(zhuǎn)身跑了。

  瑤瑤本來對這首兒歌很感興趣,卻受到媽媽不斷地糾正錯誤的打擊。其實瑤瑤媽媽完全不必這么“認真”。咬音不清在嬰幼兒期是常有的事,有時需要在很長時間內(nèi)才能糾正過來,有的寶寶在三歲以前總把“蘋果”叫作“屁股”,把“飲料”叫作“飲尿”,這沒有什么。錯誤多少并不重要,孩子遲早會糾正,如果說話的信心受到打擊,孩子不肯開口講話的話,事情就大了。

  所以,對寶寶講錯的話,父母不要急于去糾正,和瑤瑤一起高興地念上幾遍,用正確的音暗示她幾次,如果仍沒有效果,可能是寶寶沒有注意到,或注意到了但一時改不過來,可以另找機會練習“粒”的發(fā)音。明贊同、暗補充的原則對于擴充寶寶的詞匯量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比如,帶著寶寶在公園里玩,寶寶看見遠處一個紅衣小女孩,高興地指著說“姐姐!好看!”你可以說,“姐姐,姐姐穿著紅衣服,真好看!”這樣的談話,能幫助孩子擴展談話的內(nèi)容,使用更多的詞匯。當然,在多次暗示以后,寶寶也會漸漸糾正發(fā)音的。

  建議五:情境中擴大詞匯量

  亮亮(化名)的媽媽在報紙上看到這樣的廣告:本培訓班讓您不到三歲的孩子兩個月內(nèi)能掌握五百個新詞!!超前掌握語言能力,促進智力發(fā)展。她心動了。這個培訓班,是把大量的新詞編成簡要的順口溜,花大量時間讓寶寶反復讀,反復聽。亮亮剛?cè)サ?0分鐘還比較感興趣,很快就厭倦了,又吵又鬧。該培訓班的老師建議亮亮媽媽多訓練訓練亮亮的注意力

  現(xiàn)在這樣的訓練班多如牛毛,其中不乏混水摸魚的教育騙子。兩歲孩子學習的語言,主要是口語,不是一門具體的學科,是交流的工具,沒有必要把它單獨提出來,以擴大詞匯量為目的專門設計活動。詞匯的學習是滲透在其它的各種活動中的,是在情境中學習的。比如,坐下來和孩子在一起談談托兒所的小玩具,因為寶寶接觸多,所以寶寶就會講;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飯等隨意的交流,因為有家人的表情手勢和日常習慣的暗示,寶寶也會講;看著圖畫來講故事,有圖畫情節(jié)上下文的暗示,寶寶也會講。慢慢地,寶寶經(jīng)驗增加了,成人不斷地幫助擴充,詞匯量就會不斷擴大。

  我想強調(diào)的是:詞匯的學習是滲透在寶寶日常生活各種活動中的,是在情境中學習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0711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