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寶寶的一天天長大,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推推搡搡,作為家長到底管還是不管?心理咨詢師認為,采用肢體動作來溝通,是學齡前孩子溝通的一種主要方式,家長有了這樣的概念,心中便會淡定許多。
兩個孩子玩的時候推推搡搡,結果竟然升級為家長間的“格斗”,西祠一位網(wǎng)友的帖子引起不少網(wǎng)友的熱議,網(wǎng)友catherinezh跟帖表示:有時候確實很難,小孩子受欺負了,對別人兇,怕小事鬧大;忍讓過去,又怕影響孩子以后的處事心態(tài),孩子會吃虧。
心理咨詢師文清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大人總是橫加干涉孩子之間出現(xiàn)的小問題,那只會剝奪孩子的成長機會。其實動作溝通是學齡前孩子采用的一種主要溝通方式,當家長腦中有這樣的概念時,便會理解寶寶交往中的一些行為,比如在玩耍的過程中,前面的寶寶擋了后面寶寶上滑梯的路,后面的寶寶可能一句話也不說,直接把前面的寶寶“撥”到一旁。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家長不干涉并不代表不關注,當發(fā)現(xiàn)寶寶之間有“沖突”時,家長一定要讓寶寶處于自己的視線范圍內,防止寶寶在推搡中發(fā)生意外受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58676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