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國內孩子前途在哪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不出國是不是只能讓孩子在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中掙扎?不上培訓班就上不了好中學、上不了好中學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誰能解決這全社會的焦慮?

  前幾天看了一個電視節(jié)目,知道當今中國有一種稱呼叫做“變態(tài)娘”。何為變態(tài)娘?說的是整天逼著孩子上各種培訓班,自己不情愿、甚至憎恨培訓班,但是為了孩子的前途又不得不掙扎著把孩子送去的媽媽群體。不上培訓班就上不了好中學、上不了好中學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這種心態(tài)已經演變成整個社會的焦慮。

  名校值不值得上?當然值得。其實名校最值錢的并不是這張畢業(yè)證,而是嚴謹學風下的思維方式、高含金量的校友網絡以及人外有人的眼界與見識。曾經有人把名校比喻成煉獄,熬過來之后,工作中再大的困難都容易克服。這樣的人,成功的概率自然也就高了。

  但是名校是否一定個個都是英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要說焦慮,其實也不是只有身在中國的家長才焦慮。海外的中國媽媽、外國媽媽也有焦慮。有些媽媽一方面讓孩子們按照國外的方式上各種各樣的體育、藝術班,同時又按照中國的方式和中國同齡孩子學同樣的奧數、同樣的中文,希望哪一方面都要優(yōu)秀。

  焦慮可以理解,但是焦慮解決不了問題。過去我也曾經焦慮過;仡^看,是因為我不了解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也不了解焦慮的危害。焦慮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殺手,因為焦慮而采取違背孩子成長規(guī)律的做法,更是百害而無一利。

  中國目前教育的大環(huán)境改變起來需要時間,與其抱怨和等待不如從我們自身做起。美國一項研究證明,孩子的學業(yè)能力很大一部分在學前階段就已經發(fā)展完成。所以說與其等待他人,不如從家庭教育做起。父母的理念正確,不但可以在家庭中實施好的教育,更可以鑒別教育機構的優(yōu)劣,幫助孩子抵擋不正確的教育影響。

  海外中國人的家庭教育普遍要好于其他族裔,因此,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下,華裔子女整體的受教育水平要高于其他族裔。而有些不重視家庭教育的族裔,即使在美國那樣重視閱讀的國家,還有到了高中閱讀仍然不過關的學生。

  看國內的家庭教育,感覺還有非常多的父母在孩子出生以后就把孩子交給老人或者保姆,自己沒有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來,甚至連基本的陪伴時間都不能保證。

  分析“變態(tài)娘”的根源,我感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孩子小的時候完全放養(yǎng),沒有在學齡前的關鍵期內抓住各方面發(fā)展時機。等到上學以后忽然發(fā)現孩子的差距,于是開始焦慮,開始抱怨。

  如何克服焦慮,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父母自身的學習和成長。當我們了解孩子成長的客觀規(guī)律和學科學習規(guī)律之后,內心就會理解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理解之后焦慮不存在了,反倒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在前,大人在后。站在孩子身后觀察孩子,同時根據孩子的需要提供相應的素材,幫助孩子充分完成內在建構。這樣,孩子在語言、邏輯、運動、情緒以及其他方面的認知發(fā)展就會很好。上學以后,各個學科的學習也會很輕松。學業(yè)成績“功夫在詩外”,這個“詩外”不靠做題不靠死記硬背,也不能扔給培訓班不管,完全看家庭教育的時機把握。

  對于培訓班,其實每個孩子都不能回避,國外孩子也都在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尤其是向往成為精英的家庭更是如此。并非說不上培訓班的家長教育理念就是多么的正確,上的就是多么錯誤。

  真正考驗家長水平的,不是絕對的上與不上,而是哪個該上、哪個不該上。什么樣的培訓班能幫助孩子積攢后勁、給孩子一個大未來,什么樣的培訓班只能讓孩子消磨意志、甚至產生自卑心理。再有就是培訓班總量的控制。目前中國教育普遍的問題是留給孩子的時間太少,孩子奔波于各種培訓班中疲憊不堪,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哪還有心思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

  那些僅僅能滿足某種目的的培訓班,如果孩子不喜歡,自然不會用心。不用心的孩子,就算你把他拴在教室,他的思維也不會停留在教室里。這樣的培訓班除了讓孩子更厭學沒有他用。一旦在一個學科中厭學,很可能會波及到其他學科。最終,孩子不但沒有獲得這個培訓班的營養(yǎng),反而失去了整個學習的動力。如果家長都明白這個理兒,那就沒有必要也不會再去強迫孩子了。找到能讓孩子喜歡的培訓班也是對家長的考驗。

  心理學研究的成果證明,一個人只有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才能有最高的效率;一個人只有發(fā)自內心的熱愛才能不畏困難不怕辛苦勇往直前。這種內在動力決定了孩子能走多遠。任何一種教育方式,如果破壞了孩子的內在動力,那都是有缺陷更是有危害的,不管它眼前教給了孩子多少知識。

  在培訓班的選擇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培訓班對孩子自信心的影響。在影響自信甚至導致自卑的因素中,力不從心是最大的殺手。所以拿大家深惡痛絕又都不得不上的奧數班來說,看它究竟有多大用途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看孩子在這方面到底優(yōu)勢如何。數學思維中天賦占很大比例,一個數學思維不好的孩子,僅僅通過培訓就能取得好成績是不現實的。很多孩子很早就開始上奧數,但是一旦到了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成績不升反降,就是這個原因。對于沒有數學優(yōu)勢的孩子,讓他拿自己的劣勢和別人的優(yōu)勢抗衡,不但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反會造成極大的不自信,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

  感覺中國目前的教育現狀,就好比是排隊搶購。只要看到有人在排隊,不管買的東西是否是自己需要,都會湊過去跟著排隊。送孩子上培訓班,也是如此。實際上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遠一些,看看經濟生活中那些突出的企業(yè)和個人,哪個不是靠差異、靠個性、靠創(chuàng)造力取勝?個性和創(chuàng)造,在國外重要,在中國一樣是成功的根本。如果沒有差異,即使是博士,今后一樣會有生存之憂。這一點,北美今天如此,中國的明天也會如此。

  有人說,考試擺在那里,我也只能為應付考試上培訓班。∑鋵,扎扎實實地提高基本功,最后應試一點不成問題。能力的空間非常廣闊,而應試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按照興趣原則,用科學方法引導孩子所獲得的能力,去應付考試是小菜一碟。最大的可能就是真正需要考試成績的時候,花上20%的時間臨陣磨槍去備考,這樣的結果,會比讓孩子花全部時間去應試效率高得多。

  目前很多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圍著應試轉,犧牲了培養(yǎng)后勁的好時機。實際上三年級之前的滿分或者絕對高分別說對以后,就是對小升初都沒有絕對的意義。與其把神經緊繃,把時間花在提高那幾分上面,不如在三年級前提高綜合能力,有了能力,后面的沖刺應試會很容易。

  目前,很多孩子在英語學習方面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從磨耳朵起步,靠閱讀提高語感和英語綜合能力,幾個月的時間就有不少孩子初見成效。上海的一些孩子沒有參加培訓班就去考級,都取得了遠比同齡孩子好得多的成績。

  很多人非常擔心孩子畢業(yè)后無法養(yǎng)活自己,以為上好大學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之所以看重分數也是這個原因。其實人能不能活得好并不取決于畢業(yè)后找到了一份多么好的工作,而是取決于自己是否能不懈努力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次抑車娜,當初畢業(yè)分配不如意的人目前大多發(fā)展得很好。而那些畢業(yè)時有很好工作機會的人,目前也大多普普通通。看目前的大學生擇業(yè),一方面大量的學生找不到好工作,另一方面大量的工作崗位找不到符合條件的畢業(yè)生。真有能力的人,總能找到自己實現價值的地方

  任何一份成功都不是憑空而來,任何一種幸福也都有它的根源。如果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能從教育的本質出發(fā),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那么就難免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左右搖擺,甚至受人誤導。當我們抱怨教育環(huán)境不好的時候,恰恰忘了我們其實正是這種環(huán)境的幫兇。我們以為這樣是愛孩子,其實恰恰是為不科學的教育環(huán)境貢獻了一份力量。

  孩子在國內受教育的過程中,如果家長能從應試教育的焦慮中解脫出來,關注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就能用更接近教育本質的方式,陪伴孩子更好地成長。家庭教育的正確理念覆蓋范圍越廣,孩子受社會教育的負面影響會越小。有后勁的孩子不管在中國還是到國外,都不會被埋沒。

  人不是為了成名成家才來到這個世界。就算是成名成家之人,一輩子大起大落也很常見。大多數時間,我們過的還是普通人的日子。每一個人,如果能不懼怕做普通人,在做普通人的過程中,有動力、有能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不管結果如何,都能體會到幸福。

  幸福,難道不是我們人生的追求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9133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