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當寶寶長到一定的年齡,就開始自己蹣跚著學起了走路,這時父母可不要忽視了,因為孩子走路姿勢不正確的話很容易造成八字腿或0型腿等,若是等孩子長大了再發(fā)現(xiàn),想要補救也就已經(jīng)晚了,所以當孩子學走路時,以下的三種情況是父母應該注意的!
八字腳需補充鈣
寶寶的八字腳表現(xiàn)在腿上,也就是常說的X型腿和O型腿。X型腿的寶寶愛夾著大腿走,一般都不愛走長路,老嚷著讓媽媽抱,有時候這種姿勢的寶寶是缺乏肌肉負重鍛煉,媽媽別老寵著,要讓他多做些鍛煉;O型腿的寶寶走路像騎馬,不過不用擔心,慢慢自己就能調(diào)整過來。這兩種走態(tài)一般在2歲就能慢慢恢復正常,但如果一直這樣,就有缺鈣和維生素的跡象,需要治療。像O型腿嚴重的寶寶甚至要給雙腿打上石膏來糾正。
跌撞易影響平衡
剪刀步和醉步,這兩種步態(tài)的共同點是跌撞、不穩(wěn)。
事實上,寶寶學步時的跌撞、摔跤都是正常的,在跌撞中他能很好地控制腳步。不過,如果到2歲后還是這么跌撞著走,那么就要帶他去醫(yī)院,一種可能是骨架結構的問題;另一種可能是小腦疾病影響平衡,也可能是腦缺氧或腦癱。
跛行要查髖關節(jié)
親子教育鴨子步和跛行。有的寶寶走起來像小鴨子,兩條腿移動很慢。如果不小心摔倒了,要用手撐地、彎腰,或用手撐膝關節(jié)才能站起來。這種步態(tài)一開始學步就很明顯,一種原因是因為他還是平足,走的過程中要慢慢練,不妨讓他蹬小轱轆童車,一般到5歲前就會自然出現(xiàn)弧度;另一種原因是由于兩側先天性髖關節(jié)脫位,要趕緊去醫(yī)院。走路跛行的多是得過小兒麻痹的孩子,若是一開始走就這樣,那可能是單側髖關節(jié)脫位引起的。
寶寶學步的注意事項
1、寶寶從出生到會走要經(jīng)歷幾個階段,媽媽千萬別強求。一般來說,寶寶3個月左右就能抬頭、抬腿,可以坐起來了;5個月的時候,他開始有力量,會翻身了;長到6個月,基本就能爬了;爬需要一段稍長的時間,到10-11個月慢慢站起來學走;1歲到1歲半寶寶就能獨立走路了;2歲前后,他的大腦神經(jīng)發(fā)育完全,走、跑就都沒問題了。
2、寶寶走路的時候別喂他吃東西,以防噎著、戳著嗓子。
3、地面一定要平,不能有坡、不能滑。否則寶寶走起來很容易摔倒、受傷。
4、孩子在家里走的時候,別讓他在擺滿各種尖角家具的房子里走,避免磕著。
總結:無論是什么壞習慣都是小的時候容易糾正,所以家長且不可抱有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好了的思想來安慰自己,因為許多習慣一旦等孩子長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已經(jīng)定性了,很難在改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9316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