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4項特征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里弗賽德分校、俄勒岡大學和俄勒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共同開展這項研究。
他們首先找來上世紀60年代對夏威夷州約2400名不同種族的一至六年級小學生的一份調查。調查中,這些孩子的老師依照學生日常表現(xiàn),以打分方式作出性格方面的評價。
40年后,研究人員找到其中144人進行深入調查,并給研究對象接受調查時的情況錄像。
研究人員主要對比4項性格特征:是否健談,又稱語言流利度;適應性,即能否很好適應新情況;是否易沖動、感情用事;自我貶低程度,主要看是否弱化自身的重要特質。
性格行為延伸
通過對比,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那些當年被認為健談的孩子,中年時善于動腦,講話流利,總是試圖控制局面并表現(xiàn)出高度智慧;而當年被老師認為不健談的孩子,中年時多表現(xiàn)為缺少主見,遇挫折容易放棄,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
當年被認為適應性強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現(xiàn)出樂觀開朗,善于動腦,講話流利;適應性打分低的孩子,成年后態(tài)度消極,缺少主見,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
當年被認為易沖動的孩子,成年后傾向于大聲說話,興趣廣泛,健談;不易沖動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現(xiàn)得膽小害羞,與人保持一定距離,缺乏安全感。
當年被認為自我貶低度高的孩子,成年后易內疚,喜歡尋求安慰,愛講自己的消極面,愛表達不安全感;自我貶低程度低的孩子,成年后傾向于愛大聲說話,善于動腦,表現(xiàn)出優(yōu)越感。
難以改變性格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加州大學里弗賽德分校博士生克里斯托弗·內夫說,研究結論令人吃驚。
“我們仍可辨認為同一個人,”他說,“這正好說明了了解性格的重要性,因為它可以跨越時間和環(huán)境,追隨你一生。”
先前研究顯示,雖然人的性格可以改變,但這并不容易。
內夫說:“我們認為,性格‘居住’在人身上,它是人的一部分,生物學層面的一個部分。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仍對人的行為構成影響,但我們必須承認未來行為中性格所起的作用。”
他說,下一步的研究“將幫助我們了解性格如何影響行為”,以及究竟在何種程度上人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1168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