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美國小學科學教材介紹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國外早教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前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新科學新技術不斷涌現,學校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適應這一發(fā)展。如何根據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來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充實先進的科技知識,已成為目前全球性的研究課題,各國都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我國要實現社會主義建設的現代化、教育的現代化,就應該了解世界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趨勢,廣泛吸取教育先進國家在教材建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的經驗,推進我們的教學改革。
  
  美國Silver, Burdett & Ginn公司1991年出版的小學科學教科書雖然是美國最新一輪改革之前的作品,但仍然值得我們認真研究,有許多地方還是可以學習和借鑒的。
  
  一、教材如何編排,才能更適合教師教、學生學
  
  小學自然是一門綜合性科目,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有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每一方面都有自己的體系。因此,自然教材在編排上必須注意協調好各學科知識體系與學生年齡特點的關系,使之更適合學生的認識和發(fā)展規(guī)律,做到教師好教,學生好學。
  
  美國這套教材共六冊,將知識內容分為四個單元:生命科學、理化科學、地球科學和人體科學,每冊都由這四個單元構成,有些知識內容在各冊同一單元出現多次,由淺入深,形成了幾個循環(huán)。
  
  教材中每一單元含若干章,每一章含若干課。每課內容講完,安排有復習;每一章講完編有本章的知識結構圖。
  
  在知識結構之后,還編有包括詞匯、概念、技能三方面的總結和復習題;每一單元內容講完之后,編有單元摘要,對本單元學習的內容進行全面整理。
  
  從以上教材的編排情況看,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1.將涉及面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劃分為幾個大單元,同一科目的知識相對集中,學生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有一定關聯的知識。這樣,知識結構清楚,學生獲得的知識不是零散的,而是比較系統(tǒng)、比較完整的。
  
  2.教材中許多知識內容,在各冊的同一單元中反復出現、由淺入深、逐步擴展,就像前面提到的生物分類知識那樣,這樣安排很有必要,是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因為學生的認知活動是一個點滴積累、逐步提高、由感性到理性、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各科目各知識點都是由感性認識開始,通過頭腦的加工整理,上升到理性認識,得出結論。有些內容可以在本單元內安排小循環(huán),有些內容則可以在幾個年級,甚至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安排大循環(huán),形成小學科學教學的合理知識結構。這就是教材編者的一項重要工作。教材在編排時,只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把知識結構整理成能適應學生普遍理解的形式,才能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3.教材中每課的復習,每章的知識結構和復習題,每單元的內容摘要,也很有參考價值。這樣編排,可以使學生不斷地得到復習和鞏固。因為人的記憶如果不反復再現,就會遺忘。為了要牢固地掌握所學內容,復習是不可缺少的。而復習又不應該是簡單地、機械地重復,這套教材是通過復習題、知識結構分析等,將學生所學內容進行了加工和整理,使學生了解各課、各章的知識內容在本章、本單元內的地位,以及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形成某一部分內容的整體概念。教材中安排這樣的內容,對學生的學習毫無疑問是大有好處的。
  
  這套教材在編排上,雖然有很多值得我們參考的地方,但同時這樣編排也有不夠合理之處。例如,把內容分成四個單元,各冊按照單元前后不變的順序編排,教師勢必也應按照這一順序教學。但這就明顯地不能滿足生物教學應時應季的需要。生物方面的內容必須與季節(jié)相符,才能看到實物,教師若堅持實物教學,就必須對教材進行較大的調整,這就給教師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同時也打亂了教材的整體結構。

二、教材如何把握教學內容的廣度,才能使學生既學得好,又學得活
  
  一般說來,教材的編寫是以本學科教學大綱為依據的。我國的教學大綱已將本學科的教學內容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教材編者的任務就是要將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如何理解和處理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呢?
  
  這里引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在廣闊無邊的知識海洋中畫一個圓,本學科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被圈入圓內。這個圓可以有兩種畫法,用來比喻兩種教學思想指導下產生的兩種教學效果:一種是用實線畫,另一種是用虛線畫。第一種圓內和圓外由實線隔絕開,學生完全被限制在圓內,因而只能學到圓內的知識;第二種圓內外隨處相通,學生在學習圓內知識時,可以從虛線上任意一個空隙跑出去,因而他不會被限制在圓內,他能學到圓外更多的東西。
  
  很顯然,我們當然希望教學能達到后一種效果,學生不應該只是死讀書本。那么怎樣才能達到這后一種效果呢?除其他因素外,教材應如何把握教學內容的廣度,使學生學得活。在這方面美國這套教材有兩處對我有很大啟發(fā)。
  
  美國這套教材,除了編有與其他教材內容相近的課文外,還開辟了一個欄目,叫做《科學、技術與社會》。每一單元都有一兩篇科技短文,全套書共38篇。這些短文用通俗的語言,介紹了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技術新成就,以及人類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例如,《人類是怎樣跟蹤和研究動物的》、《胡蘿卜對人體的益處》、《太陽能小汽車》、《盲人用計算機》、《熱帶雨林的重要性》、《有毒的垃圾應怎樣處理》、《用電流促進骨骼痊愈》、《摩天大樓的高度問題》等等。這些內容既與各章教學內容有一定的聯系,又能跳出必學內容的圈子,向學生介紹了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引導學生把課堂的學習與社會實際結合起來,使學生大開眼界,并可以從小培養(yǎng)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以及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的意識。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在教學內容中怎樣適當充實先進科學技術知識的問題。 另外,這套教材在每一單元總結和復習之后,還選編一篇與本單元有關的科技文學作品片斷,有兒歌、故事、散文等,并配有問答題,注有原書書名、作者姓名,全套教材共選了24篇(每冊四個單元,共六冊)。在每一篇后面還介紹了幾本同類書籍。由此,學生不僅可以從本教材中讀到一些優(yōu)秀科技文學作品片斷,同時通過此書,還了解到更多的、值得一讀的好書,課外可以找到原著閱讀。選編這樣的文章,似乎超出了教材的范圍,但我感覺還是有可取之處的:這樣做可以使學生既增長了知識,增加了見識,將課上的學習與課下結合起來,又從中受到了文學藝術的熏陶,培養(yǎng)了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各門學科的教學目的,除了傳授知識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這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重視。尤其是科學教育,世界上許多發(fā)達國家已經在教學內容中加入了培養(yǎng)學生科學研究的能力,體現出以培養(yǎng)能力為主的教學體系。我國的自然教學大綱也已將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作為教學目的之一。那么,在教材中怎樣體現這一教學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好培養(yǎng)訓練學生能力的內容呢?美國這套教材在這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一)注重指導學生學習探索知識的過程
  
  教材中除了分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思維等能力外,還特別注意指導學生學習如何研究和解決科學問題。教材結合教學內容,安排了兩類學生活動,插在課文中。
  
  第一類叫做“技能(skills)”,是專門培養(yǎng)訓練學生各種能力的,每一次進行一項能力的訓練,每一項都是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反復訓練,由淺入深。全套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項目很多,有觀察、實驗、制作、測量、分類、推理、假設、預測等。
  
  第二類叫做“活動(activity)”,指導學生學習探索科學知識的過程和方法。這一類又分為四種:“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探究(explore)”,“集體探究(explore together)”,“發(fā)現(discovery)”。每一種活動都設計了一種完整的探索過程,從提出問題開始,直到最后得出結論為止。問題提出后,教材安排的各項活動的過程如下。
  
  “解決問題”活動的過程:(1)思考問題,(2)做出計劃,(3)具體實施,(4)匯報。
  
  “探究”和“集體探究”活動的過程:(1)準備材料,(2)有步驟地探究,(3)記錄結果,(4)得出結論并匯報。
  
  “發(fā)現”活動的過程:(1)準備材料,(2)有步驟地觀察或實驗。
  
  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能清楚地了解探究過程是如何進行的,同時在探究過程中又綜合訓練了第一類中的各項能力。
  
  總之,教材安排的這幾類學生活動,不僅能發(fā)展學生每一項能力,更能從科學家進行科研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體會每項“科研”的全過程,從而更有效地掌握各項技能。
  
  (二) 注重指導學生學習探索科學知識的方法
  
  這套教材中不僅將每類“科研”的完整過程設計好,而且把進行“科研”的方法交待得非常清楚。特別是“集體探究”活動,其方法很有真正的科研小組工作的味道:教材首先說明“集體探究活動是小組活動,小組中每個成員都有特定的工作做”。然后,說明每個小組成員的具體分工:材料員負責準備材料及活動結束后的清理工作;操作員負責具體操作;組長協助操作員的操作,掌握時間,進行數學運算,并負責整個活動的安全工作;記錄員負責用文字或圖形記錄活動情況;報告員負責向全班報告本組活動情況及結論。全套教材中每一個“集體探究”活動,都是按照這樣的分工,交待具體的做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99876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