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第一章證明(二)單元試題(北師大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第一章 證明(二)檢測題
(本試卷滿分:120 分,時(shí)間:120分鐘)
一、(每小題3分,共30分)
1. 下列命題:①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重合;②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高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的最小邊是底邊; ④等邊三角形的高、中線、角平分線都相等;⑤等腰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其中正確的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如圖所示,△ABC是等腰三角形,點(diǎn)D是底邊BC上異于BC中點(diǎn)的一個點(diǎn),∠ADE=∠DAC,DE=AC.運(yùn)用這個圖(不添加輔助線)可以說明下列哪一個命題是假命題?( )
A.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B.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
C.一組對邊相等,一組對角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D.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3. 如圖,在△AB C中, ,點(diǎn)D在AC邊上,且 ,
則 ∠A 的度數(shù)為( )
A. 30°B. 36° C. 45°D. 70°
4.下列命題,其中真命題有( )
①4的平方根是2;
②有兩邊和一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③連接任意四邊形各邊中點(diǎn)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A.0個B.3個C.2個D.1個
5.已知等邊三角形的高為2 ,則它的邊長為( )
A.4 B.3 C.2 D.5
6.在△ABC中,∠A∶∠B∶∠C=1∶2∶3,最短邊 c,則最長邊AB的長是( )
A.5 c B.6 c C. c D.8 c
7.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為a,頂角是底角的4倍,則腰上的高是( )
A. a B. a
C. a D. a
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邊及一對角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B.有一邊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全等
C.兩邊及其中一邊上的中線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D.兩邊及其中一邊上的高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9.已知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周長是 2 ,斜邊上的中線長為2,則這
個三角形的面積為( )
A.5 B.2
C. D.1
10.如圖,在△ABC中 ,AB的垂直平分線交AC于點(diǎn)D,交AB于點(diǎn)E,如果 c, c,那么△ 的周長是( )
A.6 c B.7 c
C.8 c D.9 c


二、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1.如圖所示,在等腰△ABC中,AB=AC, ∠BAC=50°,
∠BAC 的平分線與AB的中垂線交于點(diǎn)O,
點(diǎn) C沿EF折疊后與點(diǎn)O重合,則∠OEC的度數(shù)是 .
12.若一個三角形的三條高線交點(diǎn)恰好是此三角形的一個頂點(diǎn),
則此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
13. 在△ABC和△ADC中,下列論 斷:① ;② ; ③ ,把其中兩個論斷作為條件,另一個論斷作為結(jié)論,寫出一個真命題:_______ _____.
1 4.如圖,在△ABC中, ,A平分∠ , c,則點(diǎn)到AB的距離
是_________.

15.如圖,在等邊△ABC中,F(xiàn)是AB的中點(diǎn),EF⊥AC于E,若△ABC的邊長為10,則
_________, _________.
16.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5或6,則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 .
17.如圖,已知 的垂直平分線交 于點(diǎn) ,則 .

18.一副三角板疊在一起如圖所示放置,最小銳角的頂點(diǎn)D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板的斜邊AB上,BC與DE交于點(diǎn),如果∠ADF=100°,那么∠BD為 度.
三、解答題(共66分)
19.(8分)如圖,在△ABC中, , 是 上任意一點(diǎn)(與
A不重合),D⊥BC,且交∠ 的平分線于點(diǎn)D,求證: .
20.(8分) 聯(lián)想三角形外心的概念,我們可引入如下概念.
定義:到三角形的兩個頂點(diǎn)距離相等的點(diǎn),叫做此三角形的準(zhǔn)外心.
舉例:如圖(1),若PA=PB,則點(diǎn)P為△ABC的準(zhǔn)外心.應(yīng)用:如圖(2 ),
CD為等邊三角形ABC的高.準(zhǔn)外心P在高CD上,且PD= AB,求∠APB
的度數(shù).
探究:已知△ABC為直角三角形,斜邊BC=5,AB=3,準(zhǔn)外心P在AC邊上,試探究PA
的長.

21.(8分)如圖,在四邊形 中, , 平分∠ .求證: .
22.(8分)如圖,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邊AB為邊作等邊△ABD,連接DC,以DC為邊作等邊 △DCE,B、E在C、D的同側(cè),若 ,求BE的長.


23.(8分))如圖,在Rt△ABC中, ,
點(diǎn)D是AC的中點(diǎn),將一塊銳角為45°的直角三角板如圖放置,使三角板斜邊的兩個端點(diǎn)分別與A、D重合,連接BE、EC.
試猜想線段BE 和EC的數(shù)量及位置關(guān)系,并證明你的猜想.
24.(8分)求證:在一個三角形中,如果兩條邊不相等,那么這兩條邊所對的
角也不相等.
25.(8分)已知:如圖, , 是 上一點(diǎn), 于點(diǎn) , 的延長
線交 的延長線于點(diǎn) .求證:△ 是等腰三角形.
26.(10分)在△ 中, ,AB的垂直平分線交AC于點(diǎn)N,交BC的
延長線于點(diǎn), .
(1 )求 的大小.
(2)如果將(1)中的∠A的度數(shù)改為70°,其余條件不變,再求∠ 的大小.
(3)你認(rèn)為存在什么樣的規(guī)律?試用一句話說明.(請同學(xué)們自己畫圖)
(4)將(1)中的∠A改為鈍角,對這個問題規(guī)律的認(rèn)識是否需要加以修改?

第一章 證明(二)檢測題參考答案
一、
1.B 解析:只有②④正確.
2. C 解析:∵ △ABC是等腰三角形,
∴ AB=AC,∠B=∠C.
∵ DE=AC,AD=AD,∠ADE=∠DAC,即 ,
∴ △ADE≌△DAC,∴ ∠E=∠C,∴ ∠B=∠E,AB=DE.
但是四邊形ABDE不是平行四邊形,故一組對邊相等,一組對角相等的四邊形不是平行四邊形,故選C.
3.B 解析:因?yàn)?,所以 .
因?yàn)?,所以 ,
.又因?yàn)?,
所以 ,
所以 所以
4. D 解析: 4的平方根是±2,有兩邊和一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命題①②都是假命題,只有命題③是真命題,故選D.
5.A 解析:設(shè)等邊三角形的邊長為a,

6.D 解析:因?yàn)椤螦∶∠B∶∠C=1∶2∶3,所以△ABC為直角三角形,且∠C為直角.
又因?yàn)樽疃踢?c,則最長邊 c.
7.D 解析:因?yàn)榈妊切蔚捻斀鞘堑捉堑?倍,所以頂角
是 120°,底角是30°.如圖,在△ 中,


8.C 解析:A.兩邊及夾角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故A項(xiàng)錯誤;
B.有一腰及頂角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全等,故B項(xiàng)錯誤;
C.兩邊及其中一邊上的中線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正確;
D.兩邊及其中一邊上的高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D項(xiàng)錯誤.
9.B 解析:設(shè)此直角三角形為△ABC,其中 因?yàn)橹苯侨切涡边叺拈L等于其中線長的2倍,所以 又因?yàn)槠渲荛L是 ,所以 .兩邊平方得 , .由勾股定理知 ,所以 .
10.D 解析:因?yàn)?垂直平分 ,所以 .所以△ 的周
長 (c).


二、題
11. 100° 解析:如圖所示,由AB=AC,AO平分∠BAC得AO
所在直線是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連接OB,則OB=OA=OC,
所以∠OAB=∠OBA= ×50°=25°,
得∠BOA=∠COA=

所以∠OBC=∠OCB= =40°.
由于EO=EC,故∠OEC=180°-2×40°=100°.
12. 直角 解析: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高線交點(diǎn)恰好是此三角形的
一個頂點(diǎn);銳角三角形的三條高線交點(diǎn)在此三角形的內(nèi)部;鈍角三角形的三條高線交點(diǎn)在三角形的外部.
13.在△ABC和△ADC中,如果 那

14.20 c 解析:根據(jù)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角平分線上的點(diǎn)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可得答案.
15. 1∶3 解析:因?yàn)?,F(xiàn)是AB的中點(diǎn),所以 .在Rt△ 中,因?yàn)?,所以 .又 ,所 .
16. 16或17 解析:當(dāng)?shù)妊切蔚难L為5時(shí),其周長為5×2+6=16;
當(dāng)?shù)妊切蔚难L為6時(shí),其周長為6×2+5=17.∴ 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16或17.
17. 解析: ∵ ∠BAC=120 ,AB=AC,
∴ ∠B= ∠C=
∵ AC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點(diǎn)D,∴ AD=CD. ∴

18. 85 解析:∵ ∠BD =180°-100°-30°=50°,∴∠BD =180°-50°-45°=85°.
三、解答題
19. 證明:∵ , ,
∴ ∥ ,∴ .
又∵ 為∠ 的平分線,
∴ ,∴ ,
∴ .
20. 分析:應(yīng)用:分PB=PC,PA=PC,PA=PB三種情況討論.
探究:同上分三種情況討論.
解:應(yīng)用:若PB=PC,連接PB,則∠PCB=∠PBC.
∵ CD為等邊三角形的高,∴ AD=BD,∠PCB=30°,
∴ ∠PBD=∠PBC=30°,∴ PD= DB= AB,
與已知PD= AB矛盾,∴ PB≠PC.
若PA=PC,連接PA,同理,可得PA≠PC.
若PA=PB,由PD= AB,得PD=BD,∴ ∠BPD=45°,所以∠APB=90°.
探究:若PB=PC,設(shè)PA=x,則x2+32=(4-x)2,∴ x= ,即PA= .
若PA=PC,則PA=2.
若PA=PB,由圖(2)知,在Rt△PAB中,不可能.故PA=2或 .
點(diǎn)撥:分類討論問題要做到不重、不漏.

21. 分析:從條件BD平分∠ABC,可聯(lián)想到角平分線定理的基本圖形,故要作垂線段.
證明:如圖,過點(diǎn)D作DE⊥AB交BA的延長線于點(diǎn)E,
過D作 于點(diǎn)F.因?yàn)锽D平分∠ABC,所以 .
在Rt△EAD和Rt△FCD中, ,
所以Rt△EAD≌Rt△FCD(HL).
所以∠ =∠ .因?yàn)椤?∠ 80°,
所以∠ ∠ .
22. 解:因?yàn)椤鰽BD和△CDE是等邊三角形,
所以 , ∠ ∠ 60°.
所以∠ ∠ ∠ ∠ ,即∠
∠ .在△ 和△ 中,因?yàn)?
所以△ ≌△ ,所以 .又 ,所以 .
在等腰直角△ 中, ,故 .
23.解: ,BE⊥EC.
證明:∵ ,點(diǎn)D是AC的中點(diǎn),∴ .
∵ ∠ ∠ 45°,∴ ∠ ∠ 135°.
∵ ,∴ △EAB≌△EDC.
∴ ∠ ∠ , .
∴ ∠ ∠ 90°.∴ , ⊥ .
24. 解:已知:如圖,在△ 中, ,求證:∠ ∠ .
證明:假設(shè)∠ ∠ ,那么根據(jù)“等角對等邊”可得 ,但已知條件
是 相矛盾,因此∠ ∠ .
25.證明:∵ ,∴ ∠ ∠ .∵ 于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等腰三角形.
26. 解:畫出圖形如圖所示.
(1)因?yàn)?,所以 .
所以 .
因?yàn)镈是AB的垂直平分線,所以 ,
所以 .
(2)同(1),同理可得 .
(3)AB的垂直平分線與底邊BC的延長線所夾的銳角
等于∠A的一半.
(4)將(1)中的 改為鈍角,這個規(guī)律的認(rèn)識無需修改,仍有等腰三
角形一腰的垂直平分線與底邊或底邊的延長線相交,所成的銳角等于頂
角的一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san/16523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