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文言文閱讀期末復(fù)習(xí)試題(語文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七年級語期末復(fù)習(xí):古專項(xiàng)訓(xùn)練

(一)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shí)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鹪唬骸按貌恢,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眨∨c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本出自《 》,作者___,__朝學(xué)家。

2.解釋加點(diǎn)字
與友期行( ) 太丘舍去( )
相委而去( ) 元方入門不顧( )
3.翻譯句子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尊君在不?”“君與家君期日中……”
以上兩句話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gè)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 有一人欲依附, 歆輒難之。 朗曰:“幸尚寬, 何為不可?” 后賊追至, 王欲舍所攜人。歆曰: “本所以疑, 正為此耳。 既已納其自托, 寧可以急相棄邪?” 遂攜拯如初。 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

1. 本出自《 》,作者___,__朝學(xué)家。
2.解釋加點(diǎn)字
俱乘船避難( ) 歆輒難之( )
王欲舍所攜人( ) 納其自托( )
3.翻譯句子
本所以疑, 正為此耳。
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已納其自托, 寧可以急相棄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gè)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論語》
1.解釋加點(diǎn)字
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 ) 人不知而不慍( )
溫故而知新( ) 學(xué)而不思則罔( )
思而不學(xué)則殆( ) 擇其善者而從之( )
2.翻譯句子: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斷句:用“/”劃出下面句子的語氣停頓。

有 朋 自 遠(yuǎn) 方 ,不 亦 樂 乎?

4.回答問題: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說明了____的重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闭f明____是最好的老師。
《論語》六則中闡述了思考與學(xué)習(xí)的關(guān)系的句子是:________。
《論語》六則中表明要虛心向別人學(xué)習(xí)的句子是:_________。


(四)、
陳康肅公善射,當(dāng)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dān)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 但手熟爾!笨得C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 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1本節(jié)選:________,作者:____,___政治家、學(xué)家,字___,號(hào)___,晚年又號(hào)_____,謚號(hào)___,“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釋加點(diǎn)字:
善射: 自矜: 嘗: 釋:
睨: 去: 但: 忿然:
徐:

3、翻譯句子:
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亦無他,但手熟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gè)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shí)______,______。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shí),則_____,________。_______,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_____,______,_______,屬引凄異,________,______。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 本選自____,作者___,___地理學(xué)家、散家。字___,范陽涿縣人。三峽,指長江上游的____、 ______、______。

2.解釋加點(diǎn)詞:
略無闕處( ) 自非亭午夜分( ) 曦月( ) 沿溯阻絕( ) 雖乘奔御風(fēng)( ) 不以疾也( ) 素湍綠潭( ) 絕?( ) 飛?其間( )
良多趣味( ) 晴初霜旦( ) 林寒澗肅( )
屬引( ) 空谷傳響( ) 哀轉(zhuǎn)久絕( )

3.解釋一詞多義
自三峽七百里中_____ ; 自非亭午夜分______

沿溯阻絕________; 哀轉(zhuǎn)久絕________

4.重點(diǎn)句子翻譯:

①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②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③空谷絕響,哀轉(zhuǎn)久絕。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

5.仔細(xì)研讀第一、二段,用自己的話概括“三峽的”和“三峽的水”分別有什么特點(diǎn)?

6.在原的空白處補(bǔ)充上內(nèi)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47542.html

相關(guān)閱讀:七年級語文第21課《廬山云霧》測試題及答案